行業簡訊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2017年3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P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7.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0.0%,環比上漲0.5%。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環比漲0.5%,同比上漲11.5%。
3月份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化工原料類同比上漲10%,環比上漲0.5%;紡織原料類價格同比上漲4.6%,環比上漲0.3%;燃料動力類價格同比上漲19%,環比上漲0.3%。
3月份工業生產者主要行業出廠價格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環比漲0.5%,同比上漲11.5%;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同比漲29.9%,環比跌0.6%;化學纖維制造業同比漲10.8%,環比漲0.4%;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同比漲2.5%,環比漲0.5%;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同比漲39.6%,環比跌0.6%;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同比漲68.5%,環比跌0.1%。
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7.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9.4%。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出廠價格上漲10.9%;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大漲28.2%;化學纖維制造業上漲10.7%;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微漲1.9%;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大漲39.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飆升70.1%,化工原料類價格上漲9.5%。
2017年4月14日,由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負責EPC總承包建設的青海鹽湖鎂業有限公司100萬t/a DMTO聯合裝置及配套工程投產成功,并生產出合格產品。該項目的建成投產,不僅標志著世界海拔最高地區百萬噸級甲醇制烯烴生產裝置建成投產,而且為整個金屬鎂一體化項目下游裝置順利投料試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青海鹽湖金屬鎂一體化項目,是立足察爾汗鹽湖并依托柴達木盆地豐富的礦產資源,以金屬鎂為核心,以鈉利用為副線、以氯氣平衡為前提,以煤炭為支撐、以天然氣為輔助,在鹽湖地區構筑的一個大型產業集群,100萬t/a DMTO聯合裝置是其核心生產裝置之一。該項工程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100萬t/a DMTO與烯烴分離裝置、系統配套及公用工程共15個單元,于2012年2月28日現場開工,2015年12月20日項目中交。
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面對項目地處高原、環境惡劣、可依托資源有限、冬季漫長休工等各種困難,該公司積極發揮總承包單位優勢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MTO、烯烴分離工藝與工程技術,努力實現設計、采購和施工合理;抓質量,保安全,促進度,與參建單位一起確保項目各個關鍵控制點目標實現。該裝置進入投料試車階段后,該公司又派出專家團隊指導開工,開展現場技術服務,DMTO裝置于2017年4月9日上午10∶00甲醇投料,同日12∶00全部反應氣并入烯烴分離,13日6∶30生產出丙烯合格產品,14日4∶00生產出合格乙烯產品,實現了世界上第一套在青藏高原上建設的MTO裝置投產成功。
該項目的建成投產,不僅再一次印證了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DMTO技術的先進、成熟和可靠性,而且實現了DMTO技術在PVC行業的首次工業應用,為傳統電石法生產PVC開辟了一條新的技術路線,為促進鹽化工、煤基化工、天然氣化工、有色冶煉多產業間融合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萬華化學將斥資9.54億美元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建40萬t/aMDI裝置項目,該項目預計將在2020年建成。MDI也已成為企業走向全球化的朝陽產業。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聚氨酯材料和上游MDI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大型化企通過在中國投資建廠和對華出口,向中國銷售MDI產品,并獲取高額利潤。而國內企業也不甘示弱,萬華化學通過技術創新擴大MDI產能,在寧波、煙臺布局MDI項目,并將觸角伸向了國外市場。
到2016年底,國內MDI產能達309萬t/a,占全球總產能的36%。其中萬華化學MDI總產能達到180萬t/a,占全國總產能的60%。可見,萬華化學已成為世界最大MDI供應商,對MDI市場行情影響顯著。
2017年3月29日,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80萬t煤制甲醇、60萬t MTO項目協調會在新疆自治區吐魯番市托克遜縣政府舉行,會議對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80萬t煤制甲醇、60萬t MTO項目存在的問題和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進行了安排部署。
會議由托克遜縣副縣長鄧銘主持會議,托克遜縣重化工工業園區管委會、發改委、環保局、國土局、規劃局、水利局等12家相關部門參加了會議。據悉,新疆中泰年產180萬t煤制甲醇、60萬tMTO項目總投資219.8億元,計劃2020年建成投產。目前,中泰化學煤制烯烴MTO項目前期各項工作正在籌備推進中。
3月10日,中泰化學托克遜能化高性能樹脂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在新疆自治區吐魯番市托克遜縣能源重化工工業園舉行。項目總投資32億元,包括20萬t本體法專用料樹脂、10萬t特種糊狀樹脂、3萬t CPVC,配套22萬t燒堿、30萬t高純氯乙烯單體、萬噸級復合功能樹脂研發示范中心,計劃2018年12月陸續建成投產。
近日,從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備受業界關注的乙炔氫氯化無汞催化技術已經取得重大突破,該技術在工業單管試驗連續成功運行20 000 h的基礎上,又實現了在工業轉化器上成功連續運行超過4 000 h的驕人成績,且各項性能指標表現優異,呈現出良好的產業化應用前景。
作為聚氯乙烯行業汞污染防治工作的先行者和聯盟牽頭單位,天業集團將研發汞污染防治技術作為企業科研創新工作的重點關鍵板塊,經過十余年的時間相繼成功開發出低固汞催化劑、高效脫汞器、含汞廢水深度處置及廢觸媒綠色高效回收等汞減排成套技術,并建立了完備的知識產權技術體系。
減量化是過程,無汞化是目標。為徹底解決乙炔氫氯化反應過程中的涉汞問題,天業集團自2008年起就著手搭建無汞催化技術研發平臺,并集結清華大學、大連化物所等國內多家知名科研院所組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發團隊實施“產學研用”聯合攻關。同時與國家相關政策相結合,天業集團牽頭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國家科技支撐、國家863課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多項無汞催化技術國家級項目,各項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均已得到工業性論證,并已申請相關發明專利24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8項。
據天業集團公司戰略發展部相關人員介紹,在當前工業性試驗的基礎上,下一步天業集團將推動電石法聚氯乙烯生產無汞化示范工程的建設,為大規模產業化推廣應用奠定扎實的基礎。同時天業集團已啟動新材料工業園區建設,百萬噸級無汞化氯堿新材料項目是園區規劃的重點優先啟動工程,預計“十四五”初期建成投產。隨著無汞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電石法聚氯乙烯行業發展環境將發生深刻變化,這個變化更加有利于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有利于該行業更好地參與國際化市場競爭。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近日發布2016年年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共生產純堿348.42萬t,同比增長0.18%;粘膠短纖維52.62萬t,同比增長2.07%;燒堿51.16萬t,同比增長2.59%;PVC36.5萬t,同比減少2.75%,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環體6.99萬t,同比增長53.18%。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57.6億元,同比增長15.1%,利潤總額10.8億元,同比增長104.1%。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7.63億元,同比增長84.89%。實現每股收益0.412 3元。
報告分析,公司所屬行業屬基礎原材料行業,主要涉及純堿、粘膠短纖、氯堿、有機硅等四大行業。報告期內公司主導產品價格受淡旺季及環保影響較大,整體呈前低后高態勢。純堿一季度受山東海化停產影響,純堿市場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4月開始行業開工率快速提高,下游需求支撐不足,價格出現大幅下滑。三季度市場供需趨于平衡,尤其是玻璃線的復產對重灰需求有拉動,市場價格小幅上漲;四季度環保趨嚴,行業開工率受限,純堿供應緊張,價格持續大幅上漲。粘膠短纖市場價整體波幅大于2015年,受成本端上移、自身供需改善以及杭州G20峰會期間減產等影響,行業開工受限,7月底以來價格持續高漲。PVC、燒堿價格受環保及下游需求影響,PVC、燒堿價格均呈先低后高走勢。有機硅上半年受房地產緊縮及單體行業產能過剩影響市場走勢較弱,下半年借助G20峰會及環保壓縮產能契機,行業主觀拉漲市場,DMC價格強勢上漲。
在2017年3月27日歐盟委員會附條件批準美國化學行業巨頭陶氏化學(Dow)和杜邦(Dupont)合并,并建立市值高達1300億美元的“巨無霸”公司后,兩家企業于近日宣布,為滿足歐盟放行協議提出的剝離資產要求,原先的并購計劃將順延,預計2017年8月將完成所有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