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
(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實驗中學)
《秋天》導學案
胡凌
(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實驗中學)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詩歌內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揣摩、品味詩歌優美的語言,體會詩歌的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詩歌的意境;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方法:“三學一反思”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
1.熟讀詩歌,掃清字詞障礙,感知內容。
給劃橫線的字注音
丁?。?)棲息( )背簍( )肥碩( )
烏桕( )滿載( )歸泊( )夢寐( )
寥廓( )枯涸( )清冽( )
青鳊魚( )撒網( )
2.查資料了解詩人何其芳的相關情況。
何其芳(1912—1977),現代詩人、散文家、評論家。早期詩作藝術精致,色彩絢麗,以清新柔婉見長。參加革命后詩歌變為平易樸實,樂觀豪放。主要作品:詩集《預言》《夜歌》,散文集《畫夢錄》《還鄉雜記》等。
一、導學
1.導語
上課前我想請大家和我一起欣賞一下我們英山秋天的景色(出示一組英山美麗的秋景圖),我們家鄉的秋天五彩斑斕、果實累累,詩人眼中的秋天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走進何其芳的《秋天》(板書 秋天)
2.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詩歌內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揣摩、品味詩歌優美的語言,體會詩的意境。
(3)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3.聽一聽(播放視頻朗讀)
欣賞范讀,注意讀音、節奏。
二、自學
讀一讀。
各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誦讀詩歌,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妙和喜悅。然后完成下面的任務:
1.從詩中的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1)最能體現鄉村特色的詞語有( )
(2)最能表明這是秋天的詞語有( )
2.試著標出每一節的中心句。
3.這首詩的一個小節就是一幅畫,你能根據中心句給每幅畫取一個詩意的名字嗎?
三、研學
說一說。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幾句或一節在小組內美美地讀出來,并說說理由,然后在全班交流。
(友情提示:可以從詞語的運用、修辭、寫作角度、描繪的畫面等方面來賞析)
示例:我最喜歡“秋天棲息在農家里”一句。因為“棲息”一詞原意是停留,休息(多指鳥類),這里表現農人家里稻谷飄香、瓜果滿院的豐收情景,運用了比擬的修辭,將虛無的秋天形象化,創造了一種悠閑、恬靜的氛圍。
學生展示:
我的收獲:我最喜歡( ),因為( )。
2.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反思檢測
寫一寫 唱一唱。
仿照《春天在哪里》創作《秋天在哪里》,然后試著根據它的曲調唱出來。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這里有紅花呀
這里有綠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秋天在哪里?
秋天在哪里呀,秋天在哪里?
秋天在那_________里。
這里有_________呀,這里有_________。還有那_________。
嘀哩嘀哩嘀哩哩 嘀哩嘀哩哩……
秋天在_________里,
還有那_________。
五、總結歸納
六、板書設計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