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新疆烏市兵團一中)
心田積累有成竹
——關于中考語文復習
張莉
(新疆烏市兵團一中)
回首2015年中考語文復習,感受頗多。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深感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盡力讓學生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主要是以讀書為抓手,讓學生喜歡讀書,以讀書為樂趣,從初一開始,我不斷地給學生推薦書目,介紹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
即使到了初三,學生讀課外書的時間更少了,我依然給他們推薦好書,我也是用了一些方法,比如,我非常愛讀的《基督山伯爵》,我用了兩個晚上重溫了《基督山伯爵》第一冊。上課時講了五分鐘故事情節,學生被深深吸引,在寒假我專門布置了讀一部長篇小說。在學到《威尼斯商人》時,我也相繼介紹了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等。總之,盡量使每位學生熱愛讀書,都始終對語文保持濃厚的興趣。
我所執教的兩個班在語文學習中有一個明顯特點,善于質疑,提出問題。
在初一,學生剛入校時,我就安排語文預習作業,其中有一項讀完這篇文章提2~3個問題。在上課時,學生有問題就執著舉手,提問:為什么要寫日本看護婦?在學習《石壕吏》時有學生問道:為什么沒有抓杜甫?
每個學期我也要上這樣以提問為主的課型。初三學到魯迅先生的《故鄉》時,我就向錢夢龍學習,教育有三個步驟①教問;②理問;③解問。將學生提的問題分為七類,逐一解決。
在初三重點是考場等級系列,注意指導審題話題作文的擬提、立意、選材、構思、開頭、結尾、文采、波折。
關于波折,我們在初二專門訓練過記敘事有波瀾,細化為十三次練筆的訓練點,分別有(1)婉言;(2)迂回;(3)組合;(4)意外;(5)挫折;(6)起伏;(7)誤會;(8)巧合;(9)線索;(10)懸念;(11)渲染;(12)對比;(13)抑揚。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到初三普遍會注意到敘事波折。
作文是一種思維活動。思維是有規律的。中學作文教學遵循的基本規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從模仿到創造。中學作文重在練基本功,如果忽略了這一重要環節,頓悟也好,創新也好,都是一句空話。
作文修改這一環節,讓學生參與,專門印發了表格,讓學生既發現了別人的問題,也注意糾正自己在作文方面的問題,表格如下:

?
烏市中考題有關人物形象題。例如,2015年16題張夢庚老師有哪些特點?請結合文章內容概括,12題請結合上文用自己的話說說曹劌這個人物有哪些特點?
這樣概括人物形象特點的題幾乎每年都會考到,我給學生這樣歸納:
①文中找(文中有關人物特點的詞或短語)
②從事件中概述。
③從描寫中概述。
賞析句子題,我是這樣總結:描寫+心理+性格
修辭+生動+……+解釋+表現
以字音字形為例:
字音、自行題在中考題中占6分,而對于字音字形的復習,可以說是費工、費力,又不見成效。
初當老師時,也曾讓學生抄抄寫寫,也讓家長聽寫;后來出小卷,以選擇題的形式讓學生練習,還是沒有明顯效果。在這個復習字詞的過程中,我也是不斷總結,現階段我深感老師在復習中準備充分最重要。
例如,總結與之相近的字形。多音字查閱,還要善于總結方法。
下面以七年級第1課、第2課、第3課為例:
1.散步
溫馨(wēn xīn) 瞬間(shùn) 和諧(hé xié) 詮釋(quán shì) 霎時(shà shí) 剎那(chà)
分歧(fēn qí) 分外(fèn) 拆散(chāisàn) 散步(sàn)散文(sǎn) 粼粼(lín lín)
水泡(shuǐpào) 燈泡(dēng pào) 背包(bēi bāo)背景(bèijǐng)
……
2.秋天的懷念
憔悴(qiáo cuì) 鞠躬盡瘁(cuì) 精粹(cuì) 萃取精華(cuì) 啐了一口(cuì) 碎步(suì) 訣別(jué) 爛漫(làn màn) 央求(yāng qiú) 泱泱大國(yāng) 遭殃(yāng) 絮絮叨叨(xù dāo)
……
3.羚羊木雕
羚羊(líng) 攥(zuàn)著 攥(zuàn)握 編纂(zuǎn) 篡改(cuàn) 允許(yǔn) 寒戰(zhàn) 犄角(jījiǎo) 發愣(lèng)嚴厲(lì) 再接再厲、磨礪思想、嘔心瀝血、淅淅瀝瀝 塞車、活塞(sāi) 塞翁失馬、邊塞、要塞(sài) 閉塞、茅塞頓開、阻塞、敷衍塞責(sè) 薄:厚薄(hòu bó) 單薄(bó) 日薄西山(bó)淺薄(bó)薄荷(bò he) 薄片(báo) 薄餅(báo)
……
總結方法:
例如:暮慕幕募墓 都讀mumo驀 摹 mo
這樣歸納便于學生掌握。
(1)找典型例題總結方法。
(2)材料少逐一總結;材料多,合并同類項;圖表題主語是關鍵。
最后有幾點建議:
中考信息要關注,教研會議必參加。
慢工細活夯基礎,梯度推進有層次。
限時訓練及時跟,掌握練字不松懈。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