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孔榮
摘要:在公立醫院中推行績效薪酬改革制度有助于促進收入分配的公平與合理,從而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同時還有助于形成工資隨著醫院經濟效益自動調節的機制,產生杠桿作用,充分體現出獎優懲劣、多勞多得的原則,增強醫院的經營活力,提升醫院運營效率,保證醫院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公立醫院 績效薪酬改革制度 措施
我國從2010年開始,所有的事業單位都開始實行全面績效工資制度,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作為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做好績效薪酬改革勢在必行。當前,人民群眾對于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提升,但是公立醫院的非盈利性質出現明顯的淡化,這一現象對社會醫療服務水平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甚至影響到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加強公立醫院績效薪酬制度改革,能夠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熱情與質量,對于改善服務質量和提高服務水平具有較高的價值。
一、公立醫院進行績效薪酬改革的背景
根據醫療機構的性質可以將醫院分為盈利性醫療機構與非盈利性醫療機構的機構,公立醫院屬于非盈利性醫療機構,是以社會公眾利益為先的醫療機構,其收入主要用于彌補醫療服務中的支出,實際運營過程中的收支結余只能夠用于改善醫院的醫療條件、引進新的技術以及開展新的服務項目等。公立醫院績效薪酬改革過程中主要突出兩個原則,其中一個是突出公益性質,無論怎樣改革都必須保證人民群眾得到基本醫療保障和優質的醫療服務;第二則是發揮醫療機構中醫療隊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保證堅持公益性的大方向。除此之外,公立醫院推進績效薪酬改革的背景還有市場環境的因素,公立醫院是我國財政差額撥款的重要性單位,我國超過96%的醫院屬于公立醫院,每年財政撥款僅占醫院收入的7%-8%,部分醫院財政撥款不足醫院收入的5%,公立醫院的絕大部分成本必須通過醫療服務收費補償等。這樣的情況下,公立醫院必須將運營效益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避免發生財務風險,而是否能夠激勵醫護人員參與醫院成本控制,提高服務質量、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成為公立醫院績效薪酬改革成功的關鍵。
二、公立醫院進行績效薪酬改革的目的與意義
公立醫院的績效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目的是解決當前醫院績效工資分配制度中存在的平均化問題,探索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績效薪酬制度,以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為導向,以工作量為基礎,構建比較完善的績效評價和分配制度,取代目前按照職務等級、技術級別、科室收入等因素績效工資分配制度,通過制定合理的績效分配要素、形成合理的收入差距。同時結合崗位的實際工作情況選擇科學的評價方法,結合工作目標和醫院實際情況制定評價標準,將內部分配制度激活,形成良好的績效薪酬分配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公立醫院能取得更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公立醫院薪酬管理是醫院人事管理中的重點和難點,而績效薪酬制度改革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手段。其具體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助于實現管理目標
合理的績效薪酬改革能夠促進公立醫院管理目標的實現,改革過程中能夠見面的績效與可量化的業績掛鉤,并在其中融入公益目標與激勵機制,對于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改進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具有較好的作用。
(二)有助于實現按勞分配
醫院的績效薪酬制度改革重點在于將個人的收入與工作績效聯系起來,按照“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進行分配,打破以往分配過程中的平均主義,對于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具有很高的價值。
(三)有助于留住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
績效薪酬制度改革,能確保貢獻突出、關鍵崗位的員工得到必要的肯定與褒獎,通過經濟與精神上的激勵有助于提高其滿足感,是留住優秀人才的關鍵所在。對于提高團隊凝聚力、構建優秀的人才隊伍,改善醫療服務水平具有一定的價值。
(四)有助于實現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通過績效薪酬改革,分析具體工作崗位責任大小、技術要求、勞動的復雜程度以及承擔的風險等,將管理要素、責任要素以及技術要素納入績效評價內容,提高醫院服務質量。此外,績效薪酬改革的核心是不斷提升醫院、科室以及員工三個層次上的績效意識。應用績效評價制度、獎懲制度等引導醫院不斷加強內部管理、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從而確保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公立醫院績效薪酬改革的思路
(一)確定改革方向
結合新的改革政策,公立醫院在探索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的過程中,必須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高到醫院發展的的戰略高度。在國家確定的績效薪酬改革政策的指導下,推進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首先,轉變當前環境下公立醫院的趨利性,使公立醫院真正成為非盈利的醫療機構。除了在文化方面進行引導,應當從績效目標的設置上入手,將公益性作為公立醫院發展的重要指標。第二,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醫療服務過程中,影響到成本的因素包括醫院規模、數量以及醫療隊伍的技術水平,其中技術水平是最核心的要素。因此,穩定員工隊伍、提高工作積極性,提高員工的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是改革要實現的目標。第三,做好組織結構優化。明確公立醫院各個層級組織和員工的責任與義務,根據發展戰略采取組織結構優化策略。明確不同管理層級的分工以及各個科室的具體職責,對原有的崗位體系進行梳理和重新設置、編制符合醫院情況的崗位說明書,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工作標準,并以此為基礎,建立績效評價制度。
(二)構建科學的績效管理體系
公立醫院績效薪酬制度改革,涉及醫院各類員工的個人利益,推行難度非常大。因此,首先要構建績效管理組織機構。優化公立醫院現有的行政和業務管理組織體系,明確各級組織績效管理工作職能,確保各項績效管理制度的落實。其次,明確績效薪酬分配的基礎。公立醫院績效分配必須堅持以工作量為基礎,這也是保證公立醫院公益性的重要前提,比如診療人次、住院床日、手術量等,在此基礎上,結合崗位技術要求、勞動強度、風險因素等。第三,建立完善的績效指標體系。在績效薪酬改革過程中,通過確定戰略目標、結合公立醫院發展要求,完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把成本控制、工作效率、患者滿意度以及服務質量等目標,分解融入到績效指標中。避免將收入等財務指標作為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導致公立醫院短期逐利的弊端。第四,確定績效目標和選擇評價方法。公立醫院在進行績效薪酬改革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重結果而輕過程的現象,所以必須確定績效目標,并選擇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運用多重指標,從多個層面、多個維度進行績效評價,構建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制度,然后固化績效管理行為,形成切合醫院實際的績效管理體系。績效管理組織機構也可以適當引入外部力量,比如利用外部機構監督評價,也可以采取患者參與監督評價的方式。第五、構建通暢的績效溝通渠道。績效薪酬改革過程中的,績效溝通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只有做好績效目標、評價方法和結果的適時溝通,才能把員工的思想統一到醫院的戰略目標上來。并通過績效溝通不斷強化績效分配管理,優化績效評價方法與技術。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薪酬績效改革是公立醫院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薪酬績效管理改革是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社會發展使公立醫院內外環境不斷改變,績效薪酬改革實踐將進一步推動醫院薪酬績效管理體系的完善,促進公立醫院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易利華,郝愛民,周瑩等.平衡計分卡在醫院績效和薪酬管理改革的探索[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1,27(10):721-723
[2]李磊,夏景林,羅力等.RBRVS在公立醫院薪酬分配改革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4,34(11):42-45
[3]趙蘭珍.淺析公立醫院推進績效薪酬改革所帶來的思考[N].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2(4):54-55
[4]童肖慧,王學,顧曉春等.縣級公立醫院薪酬激勵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5):4-7
[5]羅永發.實施以工作量導向為主的公立醫院績效體系過渡方式探討[J].中國醫療管理科學,2016,6(3):51-55
財經界·下旬刊2016年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