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旺
(山東省臨沭縣實驗小學,山東 臨沂 276700)
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
吳興旺
(山東省臨沭縣實驗小學,山東 臨沂 276700)
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立體的互動性較強的學科,合作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知識為本位,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基礎上進行改革的教學策略,本文通過闡述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使美術教學過程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分析當前美術教學在合作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提高小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培養小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小學美術教學;合作學習;素質教育
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互動性強是該學科的重要特征,而合作學習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而且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中揚長避短、互相學習,達到群體互補的效果,因此美術教學需要學生參加集體的合作方式進行。
合作學習是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革的一種教學策略,它是把知識作為本位,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之上,通過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的一種教學方法。
(一)分工合作
教師布置美術教學的任務,以責任分擔的方式使教學任務作為合作追求的共同目標,通過分工合作能夠讓學生明白兩個基本點:成敗是共同的榮辱;工作是共同的責任。教師在布置美術教學的任務時要根據自己掌握的學生特點和能力進行分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增強學生在分工合作中的責任感。
(二)密切配合、各盡其力
密切配合是指教師在布置美術教學任務時,將不同時間完成的各個項目進行統籌分配,提高學生的工作效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意識,使學生在不同時間階段,能夠做到密切配合。讓學生組成一個一榮共榮的團隊,而不是以個人為中心的團隊,讓學生走出個人競爭,達到共同進步的統一體,讓學生在完成自我工作之后能夠去幫助其他成員。
(一)師生合作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師生合作學習是最普遍、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參與到美術學習中,能夠不斷從合作中豐富自己的知識,擴大自己的視野,發散自己的思維能力,從而掌握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各項技能。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有目的地設置各種需要討論的問題,結合課題教學的實際情況,讓學生產生疑問,從而組織學生對該問題進行討論,提高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興趣,發揮學生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樹立學生的主人翁地位,達到教學目的。
(二)生生合作
美術教學具有實踐性較強的特征,在美術教學實踐活動中,生生合作學習便尤為重要了,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布置不同小組的實踐任務,放手讓學生們進行合作,互相幫助,完成教學任務。這種生生合作的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在完成任務中得到學業成績的提高,更能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養成良好的團隊協作品質。
(一)根據學生特點,按照層次進行分組
隨機分組具有一定的隨機性,無法兼顧學生的基礎,不能使團隊的優勢得到最大的發揮,甚至會產生“適得其反”的后果。教師在分組過程中必須對學生多角度地進行了解,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分組,特別是要兼顧學生的學習能力、組織能力以及性別、個性,特別是興趣和特長,方便進行合理的搭配,以確保各小組之間的公平性和小組內部的協調性、互補性。
(二)創造良好的環境,勇于嘗試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嘗試,一些傳統的教師不愿意嘗試這種新式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抵觸這種教學模式,擔心教學過程中產生不良后果,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可以循序漸漸,逐步擴大小組成員數量,創造良好的實踐環境,在不斷的實踐教學中提升合作質量,逐步形成規范化的小組,不斷積累合作學習的經驗,通過相互交流,不斷嘗試,逐步達到熟練利用合作學習進行美術教學的目的。
(三)對教學內容進行斟酌,有的放矢地確立合作形式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決定了交流合作人數及人員的構成,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從實際的美術教學內容出發,通過不同的美術教學內容確定合作學習的形式,有的放矢地確定合作人數和人員結構。
(四)正確引導,民主激勵、協調合作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和協調,既不能放任學生的行為,也不能過分地干涉學生的行為,而是要通過正確的立場,做學生的參謀,為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做“管家婆”,指責學生的行為,更不能做“法官”,否定學生的行為,而是做一個移動的“助手”幫助學生走出誤區,多一點激勵,少一點否定。當然遇到小組內成員參與不均衡狀態,和小組長“一言堂”狀態時,要及時更正,當機立斷,正確引導,使每一個小組成員都均衡、積極地參與到小組實踐中去,使組內成員能夠相互學習、相互影響,讓每一個成員都能體現自身的價值。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較之于傳統的學習方式,具有以下特征:教師與學生角色的轉變,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教師權威淡化,學生自主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任務,由個體化向個體合作相結合的方向轉化,學生單純的競爭關系轉化為合作競爭相結合。美術教學課堂中合作學習有利于改善教學環境,構建良好的教學體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活躍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有利于教學過程中的多變互動,使學生受到平等的參與機會。
(二)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合作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社交能力
目前的小學生,主要是獨生子女,被視為家長的掌上明珠,由于受到的呵護太多,因此擁有較強的個性,自我為中心現象嚴重,相互理解溝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在教授過程中通過正確的引導,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多地聽取別人的建議,能夠做到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提升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在美術課堂教學合作學習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自主的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使學生獲得更多知識的同時又能夠擴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得以發展,開拓小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每一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具有語言的天賦,有的具有包容的能力,有的人天生就是領導者……因此美術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相互影響和學習,取長補短,增加相互信任關系,提高學生的各項技能。
1.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合作學習過程中,經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可以加強同學之間的辯論,使學生逐漸利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口語表達能力,為自己的觀點進行佐證,為闡述自己的主張必然會想盡一切辦法提高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從而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提升。
2.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泵總€人的思維往往來自于對問題的思索,在美術課堂教學合作學習過程中,小學生為了獲得團隊的榮譽,往往會思考一些能夠獲勝的方式,不斷地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不斷地進行思考,不斷地積累經驗。因次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思路清晰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能力。
美術課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決定了美術教育必須把合作學習運用好,把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貫穿在美術課堂的始終,通過合作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做到有效地掌握各種專業技能,更能讓學生在學習美術技巧的同事學會尊重人,學會如何進行與同學、老師之間的溝通,更重要的是,為小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甚至工作中奠定了堅實的思維基礎。
[1]楊赟.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探究[J].戲劇之家,2015(17):220.
[2]李霜.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J].赤子(上中旬),2015(13):308.
[3]黃杰.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策略及方法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
[4]高秀明.小學美術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大眾文藝,2012(12):241-242.
[5]董國棟.小學美術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
[6]張雪蓮.小學美術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方式的探索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07.
[7]趙鳳君.小學美術合作學習的實施[D].山東師范大學,2006.
[8]黃翔鵬.論中國傳統音樂的保存和發展[J].中國音樂學,1987(4):4-21.
G623.7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