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宗社
(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貴陽 551400)
貴州民族民間藝術文化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
——苗族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
康宗社
(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貴陽 551400)
貴州作為苗族聚居最多的區域,融合了苗族各方面的元素特點,而苗族在不斷的發展和傳承過程當中創造了極其豐富的紋飾特點,并具有極其獨特的意義以及深厚的文化特點,因此本文對貴州苗族文化中的各方面元素進行剖析,通過歷史性的分析以及深部內涵的透析將其合理地與現代設計進行結合,從而有效地延續民族文化,并進一步促進現代設計的發展和創新。
貴州區域;苗族元素;現代設計
(一)苗族的淵源
苗族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其祖先源于蚩尤,在歷史的發展演進過程當中,各個不同時期、朝代發生戰爭和推行民族鎮壓政策,造成苗族縱貫千年的歷史大遷徙,具相關史料記載,在我國的苗族群體自古到今主要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遷徙,進而演變成現當代全新的苗族分布格局。首次遷徙主要是在遠古時期,經過堯、舜、禹三個時期不斷的“征伐”“竄三苗于三危”,在這當中包含苗族先民在內的“三苗”集團逐漸被分化和瓦解;第二次遷徙則主要是在西周到戰國時期,在西周時期的“荊蠻”經過多次用兵和楚國勢力的進一步擴展之下,苗族的先民則被迫遠離了江湖平原,逐漸遷徙到武陵以及五溪等區域;第三次的遷徙則主要發生在秦、漢到唐、宋時期,這時候的苗族開始由起初的武陵以及五溪等區域向我國的西部和南部進行遷徙,甚至南遷到東南亞等區域。
(二)苗族的文化及精神
在20世紀,著名的澳大利亞民族學家——格迪斯曾經說過:“世界上主要有兩個苦難深重而又極其頑強不屈的猶太居民”。而著名的苗族作家——南往耶也曾經這樣寫道:“苗族作為一個不斷被驅逐甚至于被消滅的民族,但是他們卻一直沒有對生命以及祖先進行放棄,自從五千年前開始,爬山涉水,經歷了千辛萬苦,從中原區域逐漸遷徙到云貴高原以及世界各地,進而朝著太陽落坡的地方去尋找故鄉,用血淚養育古歌和神話。”
(三)貴州地區的苗族分布特征
貴州區域作為我國苗族人群分布最為集中的省份,而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臺江縣,以苗族占據97%的比例被稱之為“天下苗族第一縣”,并在貴州地區集中了全國苗族的全方面文化特征。
(一)苗族紋飾的構圖特點
對于苗族來說,并沒有較為統一的文字,因此,關于其本民族的典籍相對缺乏,但是他們卻一直運用“古歌”以及圖案紋飾來對本民族文化進行表達以及傳承,在苗族的文化表現當中,其圖案紋飾大多為幾何紋樣、動物紋樣以及植物紋樣這三種類型。苗族紋飾在其構圖表現上極其虛幻,但是也表現出將具象圖像、自由變化、寫實理念和寫意思想等相互交織和融合在一起的狀態。在苗族的紋飾表現上,其虛幻的特點則根植于他們豐富的精神文化當中;而具象的特點則主要源于他們對于自然界事物的模擬以及對傳統文化主題的集成之上;自由特點則主要表現在時空之上并不遭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約束,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表現心目當中的“美和善”,因而在表現上有了獅子、花草、水和魚等在同一畫面上進行表現的圖案,也出現了融合日、月、星、辰在一起的特殊景象,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時空的構圖,并反映出苗族同胞自由、無所約束的思維特點。
(二)苗族的幾種最為重要的紋飾特征
1.魚紋
在苗族的圖案紋樣當中離不開魚紋,其在苗族民間宗教的觀念當中主要標識的是一種多產多子的含義,是一種具有生命力的特征。
2.鳥紋
這種紋樣在苗族圖案當中運用最為廣泛,主要以寫實性為主,并且在構圖上與折枝或者是花卉共同組合構成圖形,主要以人面鳥形狀、比翼鳥、孔雀頭等形象展現。
3.蝴蝶紋
此種紋樣是苗族使用地區最廣的一種紋飾,在苗族當中具有其極為特殊的含義。“蝴蝶媽媽”作為苗族的始祖之一,因此,蝴蝶紋是苗族宗教文化以及圖騰最為崇拜的視覺呈現之一,具有多種不同的造型特點,以蝶身鳥頭、蝶身龍翅等為主。
4.幾何紋樣
主要出現在苗族的服飾之上,使用較為廣泛,但是在數量上卻最大,其中“十”“卍”等是運用最早也是最為基本的紋飾圖形。
5.角紋飾
此種紋飾一方面在苗族的蠟染、織繡當中被廣泛運用,另一方面則在銀飾器物當中被廣為運用,主要源于苗族人對牛的崇拜,具有對財富的祈求、祭祀等象征的意義。
6.植物紋樣以及云波文
這兩種紋樣在苗族當中運用最為突出,是各種構圖當中的主要配飾物,也是不少苗族當中的主題飾物;而云波文在苗族紋飾當中更多是運用主題紋飾的邊緣,作為一種裝飾和配花使用,特別是在蠟染圖案當中進行運用。
(一)苗族元素在我國現代服飾中的創新運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有關民族服飾的創新性以及特殊性也已逐漸引起國際設計師的關注,民族服飾元素也在世界的舞臺上彰顯出其獨特的藝術特征,而苗族因其所具有的獨特的美學價值、造型特點、多樣的文化等特征也已成為了現代服飾設計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運用元素。
在現代服飾的設計過程中,將苗族服飾當中的長衫外套、長條飄帶以及塔群等獨特款式的造型藝術,并將苗族文化當中所獨有的幾何紋樣、動物紋樣以及植物紋樣在整個服飾的表面加以修飾,將傳統的苗族工藝手法以及現代工藝相互結合進而促使現代服飾設計的創作與實踐,凸顯現代服飾當中的苗族特色,進而增強整個服飾所具有的視覺特點,將民族特色賦予現代服飾的設計構造之上,帶來更為全新的美學體驗。
(二)苗族元素在現代銀飾物件中的創新運用
對于苗族的銀飾制作來說,其工藝表現極為精湛,而且在造型上相對多變,紋飾圖案表現極其豐富,逐漸成為了現當代最為珍貴的藝術瑰寶。對于苗族的銀飾表現來說,不僅繼承了苗族本民族的文化特點,而且在歷史的演變過程當中也有效地與其他各民族的文化進行融合,轉變成一種具有多文化不斷融合和交流的重要載體,作為這樣一種極其特殊的民間藝術,我們可以不斷地對其工藝表現、圖案創新等元素進行有效的提取,基于其加工手法、保留原有的民族特色,將其核心元素與現代化銀飾裝飾物件進行再次設計,進而滿足于現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為現代化設計注入最為全新的活力。
(三)苗族元素在現代旅游產品中的創新運用
旅游產品作為旅游愛好者進行旅游經歷和體驗的重要載體,其主要體現出當地特殊的旅游環境、歷史發展、文化特征以及宗教特色,旅游者在經過某地區的時候往往會購買當地的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紀念品,特別是一些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以及地域特征的設計產品,進而為以后自身進行回味留下珍貴的記憶。
現如今,貴州政府也開始逐漸加大對本地區苗族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扶持,積極對貴州地域當中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進行發展,進而打造出具有貴州地域特色的現代文化品牌,例如:黔動銅仁政通傳媒文化有限公司,在對貴州當地苗族文化進行深入研究之后,通過當地的高校與企業合作的方式,運用梵凈山區域最為豐富的自然資源,將苗族文化中苗繡紋樣設計經過現代化的處理在樹葉的葉面之上進行表現,進而創造出梵凈山所獨有的“葉面繡”這具有現代化特征的旅游工藝產品,這一產品不僅深受旅游愛好者的青睞,而且還遠銷歐美等市場,進而取得了非常大的經濟效益,這一現代化的旅游產品設計不僅能夠為當地經濟的發展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而且能夠為苗族文化的傳播和繼承、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貢獻,成為我們進一步探索將民族元素融入現代產品設計當中最為成功的案例。
[1]徐百佳.民族圖案元素是現代設計之魂——貴州苗族圖案元素在家紡設計中創新[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1(4).
[2]成雪敏.湘西苗族服飾圖案的現代應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1).
[3]邢英梅,王竹君,鄔紅芳.淺析苗族服飾圖案的文化內涵[J].山東紡織經濟,2010(6).
[4]黃竹蘭.貴州苗族圖案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J].貴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
[5]徐百佳.論傳統元素的現代家紡設計[J].絲綢,2007(9).
[6]宋科新.苗族服飾圖案藝術的社會功能[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2).
[7]徐百佳.論纖維藝術空間形態美的整體關系[J].裝飾,2006(12).
[8]徐百佳.現代室內紡織裝飾品圖案設計新理念[J].絲綢,2005(6).
[9]徐百佳.論室內紡織裝飾品配套設計[J].裝飾,2005(10).
F592.7
A
康宗社(1989-),男,河南省商丘市人,貴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研究方向:美術教育、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