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來 柏文峰



摘要: 住宅小區作為城市居民的居住點和生活的主要場所,伴隨著人一生的絕大多數的時間,其人居環境對居民的生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以昆明市呈貢新區雨花毓秀小區為研究對象,運用住區規劃和建筑設計及理論的相關知識,以人居環境科學的自然系統、居住系統和支撐系統為切入點,從人居環境科學的角度來分析雨花毓秀小區的可取之處,并發現其不足提出改進建議與意見。進而起到為今后的住區規劃設計在人居環境上提供參考和借鑒的作用。
Abstract: The residential area is a place where people spend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ir time, and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life of the residents. This paper takes Yuhuayuxiu Community in Chenggong district of Kunming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and related knowledge of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theory, taking the natural system, living system and supporting system of human settlement scie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rits of Yuhuayuxiu community from the angle of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finds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iden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e living environment.
關鍵詞: 城市住宅小區;人居環境科學;昆明市呈貢區雨花毓秀小區;實例分析
Key words: city residential area;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Yuhuayuxiu residential area in Chenggong District in Kunming City;example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TU-0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1-0175-04
0 引言
早在20世紀30年代,希臘學者倒薩迪亞斯在深入了解與研究了古代希臘城市后,清楚的感覺到現代城市中人們生活質量日漸惡化。其像通過所從事的專業區改善和提升人類的生活環境。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其提出人類聚居學的概念,目的在于真正地理解城市聚居和鄉村聚居的客觀規律,進而更好的指導人們正確地進行人類聚居的建設活動。
我國學者吳良鏞先生“著眼于全球的思考,立足于地區的行動”其在“人類聚居學”的基礎上結合本國實際情況構建“人居環境科學”。人居環境科學是圍繞地區的開發,城鄉發展及其諸多問題進行研究的一個學科群,其是聯貫一切與人居環境的形成于發展有關的學科,其包括自然科學,技術科學與人文科學等。是將建筑學,景觀學,城市規劃三位一體的綜合。其研究領域是大容量,多層次,多學科綜合的復雜巨系統。
現今,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口的聚集,主要中心城市的區域面積在不斷的增長。昆明市作為云南省的省會城市,人口數量每年都在逐步增長,區域面積也在不斷的像周邊不斷擴大。呈貢區為昆明市的一個新區,其經濟在快速發展,人口數量也在急速上升。城市配套的住宅小區的數量在呈貢新區也快速的增加,而各小區在處理人與自然、建筑與自然等問題上不一而足。雨花毓秀小區作為一個新建住宅小區在規劃與設計中,要求處理好人與自然、建筑與自然的關系提供一個人居環境,達到生活舒適,鄰里和睦,環境優美,服務便利的目的,進而為今后同等規模的住宅小區的建設、規劃提供參考。
1 雨花毓秀小區的自然系統
1.1 雨花毓秀小區自然系統概況
雨花毓秀小區位于昆明市呈貢區,昆明市位于中國西南邊陲地區,地處云貴高原中部,屬于北緯亞熱帶氣候,境內大多數地區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繁花不斷,獨特是地區環境,氣候條件及植物資源從而贏得“春城”的美譽。呈貢區位于昆明市區東南方,滇池東岸。地勢東高西低,氣候宜人,屬于低緯度高原季風型,且日照充足。年均氣溫為14.7℃,全年無霜期達到285天,年均降水量為789.6毫米。夏季多雨,冬季多晴天,非常適宜人類居住。
雨花毓秀小區位于呈貢區大學城內昆明理工大學呈貢校區對面,緊鄰景明南路,春融東路和聚賢街,與云南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相連。據調研,雨花毓秀小區綠化率達到40%左右,小區綠化覆蓋率高,交通方便。(圖1)
1.2 雨花毓秀小區綠化系統
雨花毓秀小區的綠化率高達40%左右,主要以喬木為主,形成喬、灌、花、草相結合的復層綠化模式。在建筑與建筑的空地上,以種植綠化和鋪地相結合形成小游園,充分利用了建筑間的空地營造人居環境。小區內多處地段造景觀水池,在水池旁利用綠化,休憩空間營造親水空間,使綠化空間更加自然化。(圖2、圖3)
1.3 雨花毓秀小區環境系統
雨花毓秀小區在沿入戶道路以小區內機動車道路旁都設有垃圾桶,其在每單元的入戶門出設有生活垃圾定點回收箱。但通過調研發現,作者發現其綠地草坪的垃圾較多,景觀水池里也有少量漂浮的塑料制品等垃圾的現象。在入戶生活垃圾定點回收處的垃圾存量較多,有些甚至堆滿整個垃圾桶而沒人來及時清掃。部分景觀水池由于是人造水面,水面面積較小,水質不好甚至有的出現了蚊蟲滋生的情況。建議小區物業加強衛生管理,安排物業管理人員勤加打掃。其景觀水池的漂浮垃圾應及時清理進而保持水質。(圖4)
2 雨花毓秀小區的居住系統
2.1 雨花毓秀小區居住系統概況
呈貢區雨花毓秀小區,為云南師范學,云南民族大學、師大附中附小的教師配套小區,其主要是為上述大學的教職工解決其住房等問題。小區共有建筑57棟總計4361戶。其在公共空間安排了幼兒園,體育健身器具,生活超市和公共活動廣場空間。建筑物的布局上周邊沿城市干道建筑物以中高層為主,小區中心地段以多層為主,為小區營造了一個安靜的環境。建筑物與建筑物的間隙空地安排各種空地和廣場方便居民間的交流。
2.2 雨花毓秀小區住宅建筑
雨花毓秀小區的住宅建筑,主要以中高層為主,中心地帶有少量多層建筑,坐北朝南,適宜日常居住。但是,小區住戶在陽臺上自行安裝風格不一的陽臺護欄,部分戶主將太陽能熱水安裝在陽臺上,更有部分戶主直接講招租廣告掛在陽臺欄桿上,使的建筑外立面的整體感被破壞。在作者的走訪調查中發現,在多棟一樓的住戶中有的講入口直接開設在陽臺從草地上直接進戶,更有部分住戶將一層改建為商店,進而占用公共綠地。建議物業加強管理,對住戶的護欄風格進行統一,應該統一規定住戶安裝空調或太陽能的位置。占用公共綠地的情況應嚴加監督,在一層改建為商店的情況應該及時阻止,進而提升建筑的整體風貌,確保公共綠地的合理使用,進而提升小區的整體環境品質。
2.3 雨花毓秀小區公共設施
雨花毓秀小區內設有幼兒園,生活超市,小型商店等,各種服務設施較為齊全,方便小區居民的生活。沿小區道路旁設有社區服務宣傳欄,其主要是宣傳安全衛生和國家的最近政策等內容。小區內設有多個地下停車場,且在對應住宅樓處就近設置了垂直疏散口,以方便居民到達地下停車場的相應車位。但是地下停車場中所停車輛并不多,大多數車主選擇就近的道路停放,地面停車數量甚至超過了停車場的停車數量。在小區中電動摩托車的數量較多,很多電動摩托車就近停放在每棟的入戶單元樓前,一定程度造成道路的擁擠。建議小區物業限制地面停車數量,引導更多的居民將車停入其就近的地下停車場,進而將更加方便小區的管理。小區應增設非機動車和電動摩托車的停放場地,將其統一管理。
2.4 雨花毓秀小區娛樂設施
雨花毓秀小區為一新建小區,其在多處綠地上建設了多處以健身和兒童娛樂為主題的小廣場,充分的考慮到居民的休閑健身的需求。其也預留了部分空地并鋪設地磚方便居民進行小規模的聚會或群體活動。健身小廣場上布置了部分安全性高的基本健身器材,其主要是以安靜的體育項目為主,盡量避免了人們活動是過大的噪聲干擾其他居民的休息和工作。兒童娛樂廣場上主要布置一些兒童喜歡玩中型設備,且在周邊布置了家長休息座椅,方便家長在兒童玩耍時觀察其行蹤,進而提高了兒童的安全性能。在兒童娛樂廣場周邊多值高大喬木,減少兒童娛樂時的歡笑聲干擾周邊住戶,其充分在考慮到小區的聲環境,營造一種宜居的氛圍的同時也兼顧到小區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使其各種人群的體驗達到最佳。
3 雨花毓秀小區的支撐系統
3.1 雨花毓秀小區支撐系統概況
雨花毓秀小區,其毗鄰昆明理工大學,云南師范大學和師大附中附小,離大學和中小學都比較近。其距昆明地鐵一號線聯大街站2000米,據昆明火車南站(昆明高鐵站)僅1000米,其交通方便易達。小區三面臨城市干道:景明南路、聚賢街、春融東路,并在其設有出入口,多趟公交車直達,出行方便。城市配套基礎設施完善,非常適宜居住和生活。
3.2 雨花毓秀小區道路系統
雨花毓秀小區的小區路與組團路路況較好,路面平整,道路側設置了一定數量的停車位滿足居民的臨時停車和來訪人員停車的要求。小區在設計之初充分考慮了車流量對交通造成的影響故道路面寬充分滿足現今車流量的影響并預留了發展空地。宅間路上鋪設透水性材料,在昆明的雨季有利與雨水的排放進而不會造成雨水堆積的現象,方便居民的出行。
小區在臨城市干道了三面分別開設了三個出入口連接城市干道,并在與城市干道相連處設置交通環島,緩解了城市干道的交通壓力。
4 總結
作為昆明市呈貢區內的一處住宅小區,雨花毓秀小區自然條件優越,四季如春,綠樹成蔭,建筑尺度宜人。其交通方便易達,出行方便,小區配套設施齊全。但是,小區同樣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希望今后小區的新建者們能夠避免此類問題與不足,進而使新建小區能夠處理好人環境,建筑與環境的關系。同時也希望在今后的建設活動中,設計者能運用人居環境科學的基本原理打造出更多的人居環境與宜居小區。
注:圖片來源:文中所用圖片、表格均為作者自繪或自攝.
參考文獻:
[1]吳良鏞.人居環境科學導論[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
[2]吳良鏞.創造我國人居環境的新景象[J].建筑學報,1990(8).
[3]李倩.城市社區人居環境系統分析—北京市海淀區東王莊小區人居環境研究[J].資源與人居環境,2011(2).
[4]王成超,王洪海,陳素宜.淺析城市人居環境評價及優化測施—以蘇州市為例[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05(1).
[5]潘殊.關于住宅小區人居環境的一點思索[J].科技信息,2009(29).
[6]陳曉林,席靜.可持續發展理論與理想人居環境淺析[J].科學導報,2015(18).
[7]夏健,楚超超.住區設計[M].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