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玉清,陳立新
(1.大連海洋大學 航海與船舶工程學院,遼寧大連 116023;2.大連海洋大學 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遼寧大連 116023;3.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 漁船安全研究中心,遼寧大連 116023)
?
《漁業勞工公約》最新進展以及中國應對策略探討
任玉清1,3,陳立新2
(1.大連海洋大學 航海與船舶工程學院,遼寧大連 116023;2.大連海洋大學 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遼寧大連 116023;3.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 漁船安全研究中心,遼寧大連 116023)
漁業是世界公認的危險行業之一。國際勞工組織一直致力于保障漁業船員享有體面的生活、工作條件,確保漁民在海上的安全,并于2007年6月通過了《漁業勞工公約》。目前該公約已經達到了生效條件,將于2017年11月16日生效,并將會對中國遠洋漁業帶來重大影響。在介紹該公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分析梳理了自其通過以來,國際勞工組織在推動該公約實施和生效方面所做的努力和通過的重要文件。結合中國遠洋漁業現狀以及與該公約要求的差距,建議中國漁業主管部門及遠洋漁業企業逐步提高漁船住艙及生活條件的舒適性,盡快改善漁船的醫療衛生及膳食供給,切實加強漁業船員的勞動和社會保障,盡早加入《漁業勞工公約》,以促進中國遠洋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漁業勞工公約》;漁業船員;船員權益;遠洋漁業
隨著經濟全球化對漁業以及海洋捕撈業產生深遠影響,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簡稱ILO)承認與其他職業相比,漁業是一種危險的行業。據統計,全球大約有460萬艘漁船,有超過3 800萬人從事捕魚行業。[1]為了保護漁民的權利,保證漁民安全、體面的勞動、生活條件,ILO于2007年6月通過了《漁業勞工公約》(ConventionConcerningWorkintheFishingSector,No.188,第188號公約,簡稱《公約》)和《漁業勞工公約的建議書(第199號建議書)》(RecommendationConcerningWorkintheFishingSector,No.199,簡稱《建議書》),提出了漁船上工作的最低要求、工作條件、住宿和膳食、職業安全和衛生醫護、醫療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國際標準。根據《公約》第48條規定,該公約將在第10個國家(至少包括8個沿海國家)批準之日起12個月后生效。截至2016年11月16日,批準該公約的國家有波黑、阿根廷、摩洛哥、南非、剛果、法國、挪威、愛沙尼亞、安哥拉和立陶宛10個國家,《公約》已經達到生效條件,并將于2017年11月16日生效。[2]
《公約》的生效是世界勞工史上的一件大事,將對世界漁業以及中國漁業船員管理、福利待遇、職業安全與健康、社會保障、漁船設計與建造等各方面產生一系列深遠的影響。
《公約》在構架上分為兩個層次,即正文條款和三個附件,其中正文有九章,共計54條。此外,附件三對于漁船的住宿和生活條件提出了比較全面的規定和要求。為保證《公約》在各成員國的有效實施,ILO還以“公約的建議書”的形式通過了實施《公約》的若干建議以補充該公約。
(一)《公約》的適用范圍
《公約》適用于船長24米及以上的漁船。同時,考慮到亞洲漁船船型與歐洲差別較大,為便于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實施該公約,允許將船長(L)與船舶總噸位(Gt)掛鉤,且明確15米等同于75Gt、24米等同于300Gt、45米等同于950Gt。
同時,該公約第3條將“在河流、湖泊或運河從事捕魚作業的漁船”排除在適用范圍之外,并且授權各國主管當局可以確定“有限類別的漁民或漁船”并將其排除在公約適用范圍之外。
(二)《公約》的內容構架
《公約》的主要內容涵蓋了以下幾個方面。[3]
第一,漁船工作的最低要求:包括船員最低年齡、體檢和體檢證書等。
第二,工作條件:包括船員名單、人員配備和休息時間、船員的遣返、船員的勞動合同、船員的招聘和安置、船員的薪水等。
第三,住宿和膳食:包括船員住艙空間和質量以及食品和飲用水條件等。
第四,醫療、健康保護和社會保障:包括職業安全和衛生及事故預防、因工患病、受傷或死亡情況下的保護。
第五,遵守與執行:監督檢查、港口國控制與管理、船上及岸上投訴程序及船旗國應盡的義務等。
(三)《公約》的主要強制性規定
《公約》的主要強制性規定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漁船上工作的最低年齡為16歲,未滿18歲的漁民禁止參與夜間工作。
第二,對通常在海上停留3天以上的漁業船員進行體檢,體檢證明有效期為2年。
第三,提供給漁業船員的最少休息時間為在24小時內不能低于10小時,7天內不能低于77小時。
第四,船東應與漁業船員簽訂勞動合同,并負責漁業船員遣返的費用。
第五,船長24米及以上的漁船,每間臥室允許居住的人員不得超過4人;除了床位和衣柜占據的地方外,每人的臥室地板面積不得少于1.5平方米(船長45米及以上的漁船,地板面積不得少于2平方米)。
第六,漁船上攜帶和提供的食品必須具有充足的營養價值并保質保量,同時還必須提供數量充足和質量過關的飲用水。
第七,漁船必須攜帶主管當局規定的醫藥供給、醫療設備和《國際船舶醫療指南》,長度45米及以上的漁船,須配有單獨的醫務艙并維持在合適的衛生狀態下。
第八,漁民有權享受條件不低于陸地居民社會保障的待遇。
(四)《建議書》的主要內容
《建議書》內容共5章,共計54小段,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漁船上的工作條件:涉及16歲至18歲未成年人的保護、船員體檢和能力及培訓等。
第二,就業條件:包括勞動合同結束時服務記錄的提供;為保護《公約》適用范圍以外的漁業船員的工作條件,應采取特別措施以提供足夠的保護;船員應享有按規定條件預支報酬的權利等。
第三,住艙:涉及到住艙的設計和建造,工作和生活場所的噪音水平以及振動問題的審查,住艙供暖及照明,臥室及衛生間的舒適性,船上娛樂設施的配備及廚師的資質等方面。
第四,醫療、健康保護和社會保障:包括船上醫療、職業安全和衛生等兩個方面。
第五,其他條款:主管當局應為港口國檢查的授權官員設定監察政策;此外,成員國應最大限度地相互合作,在港口國檢查(Port State Control,PSC)的檢查政策方面達成一致的導則。
《公約》自2007年通過以來,ILO先后又舉行了五次國際會議推動該公約的生效和實施。
(一)研究采納《港口國檢查指南》實施《公約》的三方專家會議
ILO于2010年2月15日至19日在瑞士首都日內瓦召開了“研究采納《港口國檢查指南》實施《公約》的三方專家會議”。[4]與會專家組由18名專家成員組成,其中除了來自巴西、日本、納米比亞、新西蘭、挪威和俄羅斯等6個國家的政府專家,還有6名雇主代表及6名漁船船員工會代表。參會的18名觀察員分別來自其他國家的政府及一些政府間組織、民間組織。此次會議的目的主要是討論并研究采納按照《公約》的要求對漁船進行港口國安全檢查的工作指南,最后通過了正式的《公約港口國檢查指南》(簡稱《PSC檢查指南》)。
《PSC檢查指南》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引言:包括對《公約》目的和內容的解釋、《公約》概述和商業捕魚等17個定義。
第二,《公約》和《建議書》的PSC檢查規定:包括依據《公約》PSC檢查責任概述、《建議書》中的PSC檢查規定和PSC檢查官及其資格。
第三,根據《公約》開展PSC檢查:包括PSC檢查的目的、一般指南、根據《公約》開展PSC檢查和檢查漁船遵守《公約》中生活和工作條件要求的程序共四部分。涉及到巡查證據、收到漁船不符合《公約》投訴時的程序和對投訴的具體調查指導等內容。
第四,基于證據獲取或有效申訴的PSC檢查:包括概述、《公約》基本要求、信息來源和典型常見問題等內容。
第五,發現與《公約》不一致時港口國檢察官可能采取的行動:包括關于不一致的程序、需要進一步調查或扣押漁船的情況舉例、不合理拖延或扣留的避免、與外國漁船的合作等四部分內容。
《PSC檢查指南》旨在為廣大國家提供更廣范圍的實踐性標準,同時帶動這些國家建立更為行之有效的檢查制度,在世界范圍內實施有效的PSC檢查來促使漁船滿足《公約》要求。這不僅有助于漁民自身,也有助于船東留住現有漁業船員并吸引滿足未來要求的新一代船員。
(二)關于促進《公約》生效的全球對話論壇
2013年5月15日至17日,ILO在日內瓦召開了“關于促進《公約》生效的全球對話論壇”。[5]在此之前,ILO在第310屆大會(2011年11月)同意提出討論關于實施《公約》所面臨的問題,并批準在第316屆大會(2012年11月)討論漁業工作的相關議題。而本次會議的目的是在研究討論實施《公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挑戰的基礎上,評估怎樣將《公約》作為工具來應對和處理漁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促使各成員間分享良好的實踐經驗,匯報和回顧《公約》推廣工作,為政府層面上批準和實施《公約》搭建更好的國際平臺。
(三)關于保護外來務工漁民的第二次區域性會議:東盟關于“船旗國對于有甲板漁船工作和生活條件狀況檢查指南”的復審
ILO于2015年4月28日至29日在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召開了“關于保護外來務工漁民的第二次區域性會議”。[6]在此之前的2013年9月,ILO和印度尼西亞政府組織召開過一次區域性的漁船工作會議。而本次會議是在上次區域性漁船工作會議的基礎上,在全世界范圍內,關注保護外來務工漁民權益。與會代表討論了更為詳細的國際合作方式,分享各國保護外來務工漁民的良好經驗以及捕魚作業中使用的符合國際標準的設備,同時分享了各國政策和立法進展情況及相關的船旗國和港口國監督的安全檢查步驟,提議增加完善《船旗國對有甲板漁船的工作生活狀況檢查指南》的資金支持,為全世界范圍內的各個成員國,特別是東南亞地區各國政府更好地實施《公約》及建議書提供實踐檢查方面的理論參考依據。
(四)關于實施《公約船旗國檢查指南》的專家會議
2015年9月21日至25日,ILO在日內瓦召開了“關于實施《公約船旗國檢查指南》的專家會議國際會議”。[7]本次會議目的是通過采納《船旗國檢查指南》來實施《公約》。與會專家一共24位,其中8位是船東雇主組織代表,8位是政府所屬的工會組織的代表,剩余8位分別來自于阿根廷、巴西、印度尼西亞、摩洛哥、納米比亞、挪威、南非和西班牙政府。專家們經過討論并且通過了針對實施《公約》的《漁船工作及生活條件的船旗國檢查指南》。
《船旗國檢查指南》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部分。
第一,引言:包括指南的目的和內容,《公約》概述,商業捕魚等17個定義。
第二,船旗國漁業部門監察體系:包括船旗國責任的概述,漁船和漁民的一般適用規定,船旗國負責監察漁船工作和生活條件的主管機關類型,執行監察漁船工作和生活條件的船旗國當局或主管機關的工作職責和政策。
第三,漁船工作和生活條件的船上檢查:包括兩個部分,即總則和船上檢查的具體問題和范圍。其中第二部分介紹了檢查人員依據《公約》要求進行檢查的內容、獲取參考信息的來源以及典型缺陷舉例。
第四,當缺陷被認定時所采取的行動:包括概述和決定行動的指導兩部分。檢查人員根據缺陷的數量和嚴重性,可以考慮給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適當建議、對安全或健康有較高風險水平的所有因素,要求在出海前予以糾正,發現的其他缺陷,明確整改期限,或者禁止漁船離開港口。
《船旗國檢查指南》旨在為各船旗國提供補充的實用信息和指導,以適應國家法律和《公約》的其他條款,從而讓各船旗國更好地行使管轄權。《公約》規定船旗國可以根據國家法律對船舶進行檢查、報告、監督,發現不合法的可以適當地進行處罰并予以糾正。
(五)大西洋地區的漁業部門勞動剝削問題的國際會議
2016年11月25日至26日,ILO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召開了“大西洋地區的漁業部門勞動剝削問題的國際會議”。[8]此次國際會議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是為了討論良好的方法和創新性的干預措施,以解決漁業部門勞動剝削問題并且研究討論船旗國、沿海國、港口國和漁民國家的責任。本次會議對于ILO提出的報告——“漁民第一,結束海上勞動剝削的良好實踐”的落實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旨在世界范圍內提出干預措施以改善勞動條件并保護弱勢群體工人。
另外,本次會議的結果還有助于鞏固《國際勞工組織反對強迫勞動和海上販賣漁民全球行動綱領》。該綱領旨在提出一個跨地區的全球性倡議,利用區域和國家的影響,以促進和保護漁業船員的人權、勞動權利以及以下幾方面。
第一,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防止在招募和過境期間漁業船員的人權和勞工權利的濫用。
第二,增強船旗國的監管能力,以確保船舶遵守國際和國內法律,防止強迫勞動。
第三,提高港口國的能力,以應對和解決強迫捕魚勞動的問題。
第四,在漁業強迫勞動方面建立一個廣為人知的基礎。
《公約》關于漁船設計和建造、船員勞動保障及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國際通用標準和要求,對于中國相對落后的海洋漁業,尤其是遠洋漁業的發展將會產生巨大的挑戰。《公約》生效后,締約國可對締約國和非締約國的到港漁船依據該公約進行PSC檢查,形成港口服務貿易壁壘。港口國有權采取措施糾正任何違反該公約的行為。即便中國暫時不加入《公約》,但是一旦中國遠洋漁船需要進入締約國港口時,也必須接受檢查,很容易出現不必要的滯留而影響漁業生產。
中國遠洋漁業發展30余年,綜合實力有了較大提升。截至2015年末,中國遠洋捕撈產量達到219.2萬t,遠洋漁業總產值達到206.5億元,遠洋作業漁船達到2 512艘。[9]但是,遠洋漁業發展現狀與中國漁業大國的地位很不相符,距離遠洋漁業強國還有較大差距。在中國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資助、協調下,針對中國遠洋漁船及船員的專項調研于2015年開展,結果表明:60%以上遠洋漁船的醫療設備、醫藥供給和衛生條件不符合《公約》要求,超過80%的遠洋漁船臥室人數、床鋪尺寸及相關生活設施配備也不符合《公約》要求。因此,目前中國遠洋漁船的工作、生活條件還遠遠不能達到《公約》的標準,漁業船員在必要的生活舒適性、勞動權益保障方面與《公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不能保證船員的“體面工作”。
海洋漁業(尤其是遠洋漁業)屬于國民經濟中的小產業,中國長期以來對于加入并且履行國際公約的問題重視不足。雖然實施國際公約將會導致中國海洋漁業遭遇巨大的困難和挑戰,但同時也是提高漁業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中國遠洋漁業綜合實力的良好契機。因此,筆者建議中國政府和遠洋漁業企業做好如下的履約準備工作,盡早加入《公約》。
(一)逐步提高住艙及生活條件的舒適性
中國現有遠洋漁船在居住艙室條件上不滿足《公約》的問題較多,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缺乏必要的醫療設備、醫藥供給和衛生條件,住艙不能夠在考慮氣象條件下的充分供暖等;船員艙室人數、床鋪尺寸及相關生活設施配備與《公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
建議主管機關嚴格要求船舶所有人或經營人對船體結構進行精心的維護保養,以保證船舶營運安全。對于新建遠洋漁船,主管機關應當逐步提高漁船建造標準,將《公約》的有關要求納入檢驗規則,同時要求船舶所有人按照新的標準進行設計、建造,而對于現有不符合《公約》要求的漁船則可以逐步淘汰和更新。
(二)盡快改善漁船醫療衛生及膳食供給
對于現有遠洋漁船的醫療、衛生條件,必須盡快配備必要的醫療設施和設備,配置常用的醫療藥品和器械,并且保證藥品和器械處于有效期內,同時還需配置具有一定能力的兼職醫療人員,保證船上具備必要的醫藥供給條件。此外,還應當加強宣傳,并且督促船舶所有人或經營人保證足夠的資金提高膳食質量,以滿足船員營養、健康的需要。
(三)切實加強漁業船員勞動和社會保障
要求船舶所有人或經營人必須依照《漁業船員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與船員簽訂正式用工合同,同時繳納各類保險。主管機關在簽發船舶離港證書,或者船員更換申請時,可以要求船舶所有人或經營人必須提供用工合同和保險憑證,方可辦理。從而可以確保船員享有良好的社會保障,消除船員的后顧之憂。否則,在沒有足夠保障的前提下,必然無人愿意從事海洋捕撈職業;漁業從業人員減少,就只能從低素質人員中聘用,長此以往,必然造成惡性循環,對于遠洋漁業的持續、良性發展極其不利。
《公約》的生效,無疑給中國遠洋漁業發展增加了不小的壓力;當然,同時也為中國遠洋漁業的科學、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動力。從長遠角度來看,中國作為世界漁業大國,應當早日為加入國際公約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履約準備,逐漸與國際公約要求相接軌,制定出符合現代漁業發展需求和滿足漁船裝備水平現代化要求的產業政策,盡快提高中國遠洋漁船整體安全技術水平,提升漁船及其配套裝備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中國遠洋漁船的國際競爭力,減少歐盟等發達國家對中國漁船的抵制,保障船員能夠“體面工作”,并且切實保障船員生命、財產的安全和保護海洋環境。
[1]ILO.ILOWorkinFishingConventionNo.188 (2007) to enter into force[EB/OL].(2016-11-06)[2017-03-23].http://www.ilo.org/global/about-the-ilo/newsroom/news/WCMS_535063/lang--en/index.htm.
[2]ILO.Ratifications of C188-WorkinFishingConvention,2007 (No. 188)[EB/OL].(2016-11-16)[2017-04-08].http://www.ilo.org/dyn/normlex/en/f?p=1000:11300:0::NO:11300:P11300_INSTRUMENT_ID:312333.
[3]ILO.C188-WorkinFishingConvention,2007 (No. 188)[EB/OL].(2016-11-16)[2017-04-08].http://www.ilo.org/dyn/normlex/en/f?p=NORMLEXPUB:12100:0::NO:12100:P12100_ILO_CODE:C188.
[4]ILO.Tripartite meeting of experts to adopt port state control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WorkinFishingConvention,2007 (No. 188)[EB/OL].[2017-01-18].http://www.ilo.org/sector/activities/sectoral-meetings/WCMS_161433/lang--en/index.htm.
[5]ILO.Global dialogue forum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WorkinFishingConvention,2007 (No.188)[EB/OL].[2017-01-19].http://www.ilo.org/sector/activities/sectoral-meetings/WCMS_204806/lang--en/index.htm.
[6]ILO.Second regional meeting on the protection of migrant fishers:ASEAN review of ‘guidelines on flag state inspection of work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on board fishing vessels[EB/OL].[2017-01-19].http://www.ilo.org/asia/whatwedo/events/WCMS_344594/lang--en/index.htm.
[7]ILO.Meeting of experts to adopt flag state 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WorkinFishingConvention[EB/OL].[2017-01-20].http://www.ilo.org/sector/activities/sectoral-meetings/WCMS_337091/lang--en/index.htm.
[8]ILO.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bour exploitation in the fishing sector in the Atlantic Region [EB/OL].[2017-01-20].http://www.ilo.org/global/topics/forced-labour/events/oslo-conference/lang--en/index.htm.
[9]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中國漁業統計年鑒(2016)[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6:7. Fisheries Bureau of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yearbook fisheries statistics(2016)[M].Beijing:Agriculture Press of China,2016:7.(in Chinese)
StudyonthelatestprogressoftheWorkinFishingConventionandthecopingstrategiesofChina
REN Yu-qing1,3,CHEN Li-xin2
(1.School of Navigation and Naval Architecture,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 116023,China;2.Schoo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 116023,China;3.Research Center of Fishing Vessel Safety,Register of Fishing Vessel of PRC,Dalian 116023,China)
Fishing is one of the most dangerous industries in the world. The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has been working to ensure that fishermen enjoy decent living conditions and the safety of fishermen on board and passed theWorkinFishingConventionin June 2007. TheWorkinFishingConventionhas reached the entry-into-force conditions and will enter into force on November 16, 2017. The Convention wi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overseas fisheries.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WorkinFishingConventionand analyzed the ILO’s efforts and the important documents in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Conventionsince it is passe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fisheries administrations as well as oversea fishing industry gradually increase the comfortness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and accommodation for fishermen, improve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for fishing vessels and food supply as soon as possible, strengthen the fishing vessel personnel's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that China shall ratify the Conven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versea fisheries.
WorkinFishingConvention;fisherman;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isher;oversea fisheries
2017-04-18
2015年農業部資助項目“國際勞工組織漁業勞工公約研究”(農財發【2015】35號)
任玉清(1971-),男,河北張家口人,大連海洋大學航海與船舶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船舶檢驗局漁船安全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E-mail:renyuqing@dlou.edu.cn;陳立新(1993-),男,吉林榆樹人,大連海洋大學海洋科技與環境學院捕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E-mail:1214817188@qq.com。
任玉清,陳立新.《漁業勞工公約》最新進展以及中國應對策略探討[J].中國海商法研究,2017,28(2):19-23
DF961.9
:A
:2096-028X(2017)02-0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