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世榮(西北政法大學教授)
律師調解:拓展了法治社會建設的渠道
汪世榮(西北政法大學教授)
法治社會建設是中國法治建設面臨的短板,“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三位一體的建設思路,也要求在法治社會建設領域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改變社會建設滯后的局面。社會組織發育不良,社會風俗變革遲緩,社會管理效果不佳,社會矛盾糾紛突發頻發,無一不是社會改革滯后的表現。地方政府普遍推行的法官、檢察官、警官進社區活動,從國家、政府層面推進社會建設,是外在的措施。社會本身如何發育,社會建設的主渠道如何拓展,從社會內在層面如何采取策略與措施,尚需統籌謀劃。只有充分激發社會組織的活力,發揮社會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拓展社會建設的渠道,才能收到積極的成效。律師調解的試點是拓展法治社會建設的有效渠道之一。
調解制度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幾千年來,村落自治組織、家族組織、行業組織都有調解糾紛的功能。新中國成立以來,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社區自治組織等,都發揮了重要的調解糾紛的作用。在當代社會,隨著人們法治意識的提高、維權行動的普及,尤其是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調解制度被納入了多元矛盾糾紛解決機制之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調解制度面臨著現代轉型的要求:
首先,調解員的定位?,F代社會中,調解員是調解過程的組織者,負責調解程序的設計、主持調解的過程,幫助雙方當事人發現共同的利益,面向未來,合作共贏,解決糾紛。其次,雙方當事人是調解程序的響應者、提出調解方案的行動者和調解結果的決策者,當事人提出自己的訴求,回應和評估對方的訴求,積極尋求雙方利益最大化的措施和方案,扮演著建設者的角色。最后,調解過程尊重當事人意愿,調解方案的提出、評估和決策,都離不開當事人積極的行動,調解過程為當事人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并解決問題提供了平臺。當事人為中心,其意愿得到了尊重,能力得到了鍛煉,權益得到了保護,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調解因而成為數量龐大的民間糾紛解決的首選途徑。
法治為中心的調解制度的轉型,自愿原則基礎上調解的程序化、規范化,充分發揮雙方當事人在調解過程中的作用,都離不開律師的參與。調解員主持下,雙方當事人交流、協商、妥協、諒解,求同存異,化解糾紛,只有對調解制度賦予了新的時代特征,才能適應現代社會治理的要求。律師調解所具有的專業化、職業化和法治化要素,為調解制度的改革完善注入了活力。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調解制度是在調解員主持下當事人雙方協商解決糾紛的程序設計,是基層群眾實行自我管理的形式之一。律師作為社會工作者,參與社會建設的主渠道,是為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服務。開展律師調解試點,拓展了律師業務的范圍,律師作為中立的、專業的社會工作者,以調解員的角色,組織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糾紛,發揮積極的矛盾糾紛化解者的作用。如果傳統的律師角色是代理一方當事人,維護一方當事人權益,參與調解的律師作為調解員,具有了中立者的地位,能更好地發揮社會工作者的作用。
律師調解的目標不僅僅是解決具體糾紛,也包含了宣傳、普及法律,預防化解矛盾等豐富內涵。律師調解的本質是律師承擔調解員角色,居中提供“調解服務”。因而,律師調解是律師業務范圍的拓展,有利于律師更好地參與社會建設,實現自身價值。
律師作為社會工作者參與社會建設的渠道只有不斷予以拓展,其作為社會工作者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開展律師調解的試點,是拓展律師參與社會建設渠道的有益嘗試。認真做好試點工作,對法治社會建設具有現實的推動意義。
本次出臺的《關于開展律師調解試點工作的意見》亮點頗多,體現了制度的創新性和前瞻性。試點中要著重處理好三個方面的問題:調解協議的即時履行與司法確認關系問題,律師調解員角色與其他法律服務業務的利益沖突問題,政府財政經費投入與當事人承擔調解費用的平衡問題。
首先,調解的最大特點是調解協議一旦達成,就能即時履行。調解程序開始前,雙方應當對程序和協議的履行達成一致意見。不能即時履行的調解協議,在設置司法確認程序的同時,還應當約定違反協議應當承擔的后果和制裁措施。調解協議的即時履行是原則,司法確認是例外。
其次,中立性、保密性是調解員的職業要求,律師充當調解員時應當嚴格遵守調解員職業道德和倫理,規范自己的行為,約束咨詢、代理等業務活動,避免產生利益沖突。回避制度是解決利益沖突的有效措施,形成了對調解員和當事人的雙重保護。加強對調解員、調解過程、調解檔案等管理,建立切實可行的調解反饋機制,才能保證取得良好的調解效果。
最后,人民調解是公共法律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購買、公眾免費利用的對象之一。人民調解和其他收費調解應當并行發展,包括律師調解在內的收費調解是人民調解的有益補充。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相對滯后,要切實保證政府購買服務的范圍,發揮調解的優勢。
總之,律師調解是律師業務的一次拓展,為律師作為社會工作者參與社會建設提供了新渠道。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的積極推動,法治社會建設的實踐,將有力推進法治政府、法治國家建設的進程。律師調解試點將帶來的社會文明、進步,值得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