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地租理論視角下知識產權價格的實質及數量特點

2017-01-25 07:26:07
知識產權 2017年2期
關鍵詞:馬克思價值

地租理論視角下知識產權價格的實質及數量特點

楊源哲

傳統上那種“依靠制造有體商品的勞動量或勞動時間來量化某一商品價格”的分析方法已經很難解釋知識或知識產權的價格。借鑒地租理論分析土地價格的方法,人們可以從新的角度分析知識或知識產權的價格,不必再將該價格與創造知識的勞動量掛鉤。

知識 知識產權 地租理論

一、問題的提出:傳統方法解釋知識產權價格所遇之困境

傳統上,有學者經常將創造知識的行為當作勞動價值理論中的復雜勞動,而將知識(知識產權)a嚴格來說,由于具有稀缺性的只是知識產權而非知識,因此現實中所進行的資產評估的對象其實是知識產權而非知識本身。(參見楊雄文:《知識產權評估基礎理論解析》,載《知識產權》2010年第1期,第26頁)但是,由于現實中人們習慣將某一權利的價格視作該權利的對象的價格,如將某一物權的價格視作該有體物的價格,將某一版權的價格視作該版權對應的作品的價格。因此,為了“遷就”這種習慣思維,本文對知識的價格和知識產權的價格并不做嚴格區分,談知識的價格也就是在談知識產權的價格。的價格解釋為創造知識所耗費的“創造勞動”量或復雜勞動量的貨幣表現,并認為知識(知識產權)具有高昂價格的原因就在于知識之上凝結了大量的“創造勞動”量(復雜勞動量)或勞動時間。b參見陳永志等著:《勞動價值論的創新與發展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0頁;劉詩白:《論科技創新勞動》,載《經濟學家》2001年第3期,第7–8頁。這種觀點貌似可以解釋知識(知識產權)具有高昂價格的現象。因為從經驗上說,發明技術、創作作品時似乎要耗費大量的“創造勞動”或經歷漫長的創造時間,如果這些大量的勞動量或勞動時間最終凝結在創造成果(知識)當中,則該創造成果(知識)的價格確實會很高。但現實中,此種測算知識價格的方法會遇到許多困境。首先,知識的發明創造不同于有體物的生產,很難事先知道這一過程所需要耗費的勞動量或勞動時間,換言之,知識的生產很難說有所謂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c參見楊源哲:《勞動價值論視角下的知識和創造》,載《知識產權》2015年第2期,第44頁。其次,人們在對知識(知識產權)進行價格評估時發現,如果用創造某一作品、技術或商標d在知識產權理論中,知識產權的對象是知識,而作品、技術、商標都屬于一種知識。[參見劉春田主編:《知識產權法(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頁。]的“創造勞動”量(時間)來測量這些知識的價格,時常會驢頭不對馬嘴。比如,由于創造知識時所耗費的勞動量或勞動時間應該是在知識形成后就相對確定的,因此,體現這些勞動量或勞動時間的知識價格量應該也是大致穩定的。但現實中人們卻感覺知識的價格似乎是不斷浮動的,它會隨著知識應用的增加而不斷上升。這似乎是很矛盾的e比如某一專利技術會隨著不斷推廣應用而越來越貴,某一商標會隨著使用的增加而越來越馳名;反之,如果將這些知識或無形資產閑置不用,其財產屬性反而無從體現。。此時,無論創造這一“復雜勞動”再怎么成倍成倍地轉化成簡單勞動,似乎還是力不從心,還是很難在數量上與知識(知識產權)的價格完美匹配。由此可見,那種“依靠制造有體商品的勞動量或勞動時間來測量某一商品價格”的分析方法已經很難解釋知識或知識產權的價格,我們需要另辟蹊徑。考慮到土地與知識在一些方面的相似性,本文認為地租理論是解釋知識或知識產權價格的有效工具。

二、地租理論視角下知識價格的實質

土地這一對象在馬克思的論述中不具有價值f此處的“價值”指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意義上的價值,商品的價值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它非是人類勞動的產物。g參見馬克思著:《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頁。因此,分析土地的價格不能簡單仿照其他有體商品那樣再從什么制造土地的勞動量入手。在這一點上,土地與知識有類似之處,它們自身的價格都不宜從制造它們的勞動量尋找答案。那土地的價格又是從何而來呢?按照馬克思的解釋,土地的價格要從地租及剩余價值中尋找線索,土地或土地所有權的價格其實為一定年限的資本化地租的購買價格,而地租的源泉是剩余價值。h參見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8頁;《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96–697頁。借鑒該思路,本文認為,知識的價格是由一定年限的知識產權許可費價格之和組成,而知識產權許可費源自產品中的剩余價值,因此知識價格的實質也指向剩余價值。

(一)知識的價格由一定年限的知識產權許可費的價格之和組成

借鑒地租理論中“土地價格由一定年限的資本化地租的購買價格組成”的觀點,知識的價格也可認為是由一定期限的、資本化知識產權許可費價格之和組成。

1.土地價格由一定年限的資本化地租的購買價格組成

首先,土地無價值,非是人類勞動的產物,對土地的價格分析不能從土地所含的價值(物化勞動)出發。馬克思在許多論述中都指出,土地無價值,不是人類勞動的產物。如馬克思認為,處女地有使用價值而無價值,他說:“一個物可以是使用價值而不是價值。在這個物不是以勞動為中介而對人有用的情況下就是這樣。例如,空氣、處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i馬克思著:《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頁。此外需要指出,這里說的土地是指處女地或土地物質,與土地之上的投資或土地資本j馬克思曾區分土地資本和處于自然狀態的土地物質。(詳見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98頁)無關。

其次,所謂土地的價格其實只是資本化地租的購買價格。馬克思在《剩余價值理論》中轉述過某位批評李嘉圖勞動價值論的匿名作者的觀點。該匿名作者說:“如果我們把作為某物的實際價格的勞動理解為生產該物的勞動,那么就產生另一個困難;因為我們常常要談到土地的價值或價格;但是土地不是由勞動生產出來的。因此,這個規定只適用于商品。”k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7頁。對此觀點,馬克思認為基本是正確的。馬克思接著還評論道:“土地的價值不過是支付資本化的地租的價格。”l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8頁。地租又是什么呢?馬克思認為,“地租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m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15頁。。土地對土地所有者來說只代表一定的貨幣稅,這是他憑他的壟斷權,從產業資本家即租地農場主那里征收來的。n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96–697頁。

可見,按馬克思的解釋,土地的價值或價格是一種名義上的價值或價格,是一個“不合理的范疇”,因為土地非是勞動的產物,原本應該沒有價值或價格。但是由于土地所有權所帶來的壟斷,他人使用土地必須支付給土地所有權人一定的地租,而地租資本化之后就形成了所謂的土地的購買價格,而這個購買價格實際上并非真的是土地的購買價格,它只不過是一定年限的資本化地租的購買價格。

2.知識的價格指向一定期限的、資本化的知識產權許可費購買價格之和

借鑒馬克思分析地租的方法和思路,本文認為,知識的價格同土地價格都具有某種虛幻性,它們都不是指向創造它們的勞動量或自身所承載的“價值量”(物化勞動)。實際上,知識或知識產權的價格是由一定年限的知識產權許可費的購買價格之和組成。

第一,知識的價格不是知識上所含“勞動量”或“價值量”的貨幣表現。對于普通的物質商品來說,其價格是其價值的貨幣表現。但知識不同,創造知識的行為不能簡單等同于勞動價值論意義上的“勞動”,創造所經歷的時間非是“勞動”時間,也難以用這種時間來量化創造成果(知識)的價格。o關于創造行為不能等同于勞動價值論意義上“勞動”的觀點可參見劉春田:《司法對〈反不正當竟爭法〉的補充和整合》,載《法律適用》2005年第4期,第10頁;楊源哲:《勞動價值論視角下的知識和創造》,載《知識產權》2015年第2期,第41–42頁;因此本文認為,知識不同于有體物,其上并無物化勞動的凝結,即知識之上無“價值”。既然知識無“價值”,那么知識的價格自然也不是知識的“價值”的貨幣表現,對知識的價格分析自然也不能從知識的“價值”出發。

第二,知識產權帶來的知識使用上的壟斷導致了知識產權許可費的產生,知識產權許可費是知識產權在經濟上的實現。根據地租理論,地租起因于土地所有權所帶來的壟斷,任何人使用土地一般都要向土地所有權人支付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借以實現即增殖價值的形式。比照“地租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的觀點,本文認為,知識產權許可費源于知識產權的壟斷,該許可費是知識產權在經濟上的實現,知識產權是許可費在法律上的確認。在知識產權制度還沒誕生的時候,生產中使用某一知識如技術并不需要額外支付什么費用。正如馬克思曾指出,“由協作和分工產生的生產力,不費資本分文”p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3頁。。后來,知識產權出現了,由于該法律權利的存在,客觀上形成了一種壟斷,無論是作品、技術還是商標,想要使用這些知識的人必須按照合同的規定定期支付給知識產權人一定的貨幣費用,該費用即知識產權許可費。

第三,知識(知識產權)的價格由資本化的知識產權許可費的購買價格之和組成。知識產權許可費是知識產權人許可他人使用某知識而得到的一定的貨幣收入,而根據馬克思的解釋,任何一定的貨幣收入都可以資本化,也就是說,都可以看作一個想象資本的利息。q關于馬克思對地租資本化或資本化地租的解釋可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02–703頁。比照地租的資本化,知識產權許可費的資本化可以這樣解釋:如果平均利息率是5%,那一個數額為500元的知識產權許可費就可以看作一個數額為10000元的資本所產生的利息,這樣一來,該500元許可費就“資本化”了。接著,假設有一個資本家用10000元購買下某個知識產權,通過發放許可,該權利可以每年提供500元許可費,那么,他從這10000元資本中得到每年5%的許可費,這就好比他把這10000元資本按5%的利息直接借出去一樣,這是一個數額為10000元的資本按5%進行增值,在這種情況下,這個購買知識產權的資本家可以在20年內用他發放知識產權許可所獲的許可費收入,完全填補當年購買這一知識或知識產權所花費的那10000元資本。因此,表面上看資本家當時是為購買該知識或知識產權而花費了10000元,但實際上,這個10000元的購買價格并不真的是知識或知識產權的價格,而是那20年的知識產權許可費總額的購買價格。

(二)知識產權許可費的真實來源是剩余價值

借鑒地租理論中“地租來源于土地上產品中的剩余價值”的觀點,本文認為,知識產權許可費的真實來源其實也是“使用了知識的物質產品”(如書籍、專利產品等)中的剩余價值。而由于前述已分析得出知識的價格本由一定年限的知識產權許可費之和組成,那么自然地,知識價格的實質最終就指向了剩余價值。

1.地租的實質來源是剩余價值

馬克思說:“土地的價值不外是預購的一定年數的地租,是地租本身的轉化形式,在這種形式中,若干年(例如21年r配第認為,一個人有興趣購買的年租的年數,只是他要為自己和自己最近的后代“操心”的年數,就是說,祖、父、子三代共同生活的年數。這個年數在英國估計是平均21年。)的剩余價值(或剩余勞動)表現為土地的價值;總之,土地的價值無非是資本化的地租。”s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3–384頁。在《資本論》第3卷“超級利潤轉化為地租”這一篇中,馬克思一開頭就說道:“我們只是在資本所產生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歸土地所有者所有的范圍內,研究土地所有權的問題。”t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93頁。恩格斯也認為,由產業資本家占有的剩余價值是產生利潤和地租的唯一源泉u參見馬克思著:《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3頁。。

權利(土地所有權)本身不創造任何剩余價值(利潤)。馬克思說:“單純法律上的土地所有權,不會為土地所有者創造任何地租。”v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53頁。單是將土地所有權擺放在那兒,土地所有權不會獲得任何利益。唯有將土地放租給產業資本家,土地所有權人才能獲取地租利益。不過,地租的實質也是剩余價值,比如土地上農產品所含的剩余價值,它仍然是被雇傭工人創造的。產業資本家在使用土地后需要將剝削雇傭工人所得的一部分剩余價值與土地所有權人分享,這部分剩余價值就是地租。因此,土地所有權本身并不是利潤或剩余價值被創造出來的原因,它只是使一部分利潤或剩余價值從產業資本家手中轉移給土地所有權人的原因。

地租的產生同商品的生產、資本攫取剩余價值的過程密不可分。“只有在商品生產的基礎上,確切地說,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地租才能作為貨幣地租發展起來……”w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18頁。“當商品生產,從而價值生產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發展時,剩余價值和剩余產品的生產也相應地發展。但隨著后者的發展,土地所有權依靠它對土地的壟斷權,也相應地越來越能攫取這個剩余價值中一個不斷增大的部分,從而提高自己地租的價值和土地本身的價格。”x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19頁。

2.知識產權許可費的來源是“使用了知識的物質產品”中的剩余價值

知識產權的許可費的實質同地租類似,它也是源于產品中的剩余價值,理由如下:

第一,知識產權本身并不創造剩余價值。法律權利本身并不創造任何剩余價值,正如馬克思說“單純法律上的土地所有權,不會為土地所有者創造任何地租”y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53頁。一樣,單純法律上的知識產權也不會為知識產權人創造任何許可費。知識產權人需要發放許可,使知識應用到具體物質產品或服務中,才能生產價值、剩余價值,單純將知識或知識產權擺放在那兒并不創造任何價值,因為價值源于工人的勞動。以技術為例,某先進技術所對應的專利權本身,對于剩余價值(利潤)部分的創造或者說對于超額利潤的創造,沒有任何關系。即使沒有專利權,例如,先進技術是在完全免費的情況下由產業資本家來利用,超額利潤z馬克思認為超額利潤是指在某些情況下(如采用先進技術),個別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其商品生產的個別勞動時間小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但仍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出售所形成的利潤,超額利潤的實質仍然是剩余價值。(剩余價值)也會存在。超額利潤的實質是剩余價值,而剩余價值是雇傭工人創造的。因此,專利權本身并不創造超額利潤,它只是使這部分超額利潤從產業資本家那里轉移到專利權人手中。專利權不是使這個超額利潤(剩余價值)創造出來的原因,而是使超額利潤(剩余價值)轉化為一種專利權許可費形式的原因,也就是使一部分利潤或一部分商品價格被專利權人所占有的原因。

第二,知識產權許可費的產生與物質商品中剩余價值的生產密不可分。價值源于工人的勞動。既然創造知識的行為并不簡單等同于勞動價值論中能形成價值的“勞動”,那么分析知識或知識產權的價格就不能再從創造人所付出的創造勞動量入手,而應從具體物質產品的生產中尋找答案。本文認為,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適應的知識產權許可費,其實質不過是“使用了知識的物質產品”中所含剩余價值的一部分,這一部分剩余價值被知識產權人以許可費的形式從產業資本家那里拿走了。只有在商品經濟的基礎上,或者說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大背景下,知識產權制度才能真正發展起來。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商品經濟的擴大,同知識有關的應用、傳播越來越普遍,產品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剩余價值或剩余產品也將不斷增多。知識產權人憑借其對知識使用的壟斷權也越有機會從“使用了知識的物質產品”(如書籍、專利產品)中抽取大量的剩余價值,從而提高知識產權許可費的總量以及知識產權的整體購買價格。

三、地租理論下知識價格的數量特點

知識價格的實質影響著知識(知識產權)價格的數量特點。既然知識的價格由一定期限的知識產權許可費購買價格之和組成,而許可費又來源自剩余價值,那么自然可推知,知識價格在數量上也對應著許可費的多寡或者剩余價值的多寡。許可費越多或剩余價值量越多,知識的價格自然也越高,反之亦然。那么許可費或剩余價值的數量多寡又與哪些因素相關呢?這一問題亦可從地租理論中求得啟示。

(一)地租的數量特點

土地或土地所有權的價格體現為一定年數的年租,具有預期性。威廉?配第曾指出,土地不過是資本化的地租,即一定年數的年租,或者說,一定年數的地租總額。@7參見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Ⅰ,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83頁。對威廉?配第的觀點,馬克思評論說:“土地的價值不外是預購的一定年數的地租,是地租本身的轉化形式,在這種形式中,若干年(例如21年@8同注釋r。)的剩余價值(或剩余勞動)表現為土地的價值;總之,土地的價值無非是資本化的地租。”馬克思在《資本論》第3卷“資本主義地租的起源”一章中也曾說:“土地的價格不外是資本化的因而是預期的地租。”@9馬克思著:《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3頁。

土地的價格高低、地租的數額大小取決于土地上農產品及其剩余價值的生產規模。之前已介紹過,馬克思認為地租的來源是剩余價值,那么,地租在數額上也必然與土地上的有體商品(如農產品)及其剩余價值的生產規模直接掛鉤。馬克思指出,“只有在商品生產的基礎上,確切地說,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地租才能作為貨幣地租發展起來……”①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18頁。“價值量,剩余價值量以及這個剩余價值的一部分向地租的轉化,竟然取決于社會生產過程,取決于一般商品生產的發展。”②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19頁。

(二)知識價格的數量特點

通過前述可知,土地或土地所有權的價格體現為預期的一定年數的地租,其數額大小取決于土地上商品及其剩余價值的生產規模。與地租相似,知識產權許可費以及由這些許可費之和組成的知識產權價格也在數量上有類似特點。

第一,知識價格的高低或知識產權許可費的多寡受制于“使用了知識的物質產品”的生產規模。馬克思認為,地租數量以及由地租之和構成的土地價格都會受土地上有體產品數量的影響,工人生產的農產品和剩余價值越多,以地租形式轉移給土地所有人的剩余價值也可能越多。③參見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19頁。這種分析土地價格的思路也可適用于知識產權價格及其許可費。前面已知,知識產權許可費的實質是“使用了知識的物質產品”中的剩余價值,那么邏輯上很自然得出知識產權許可費的多少主要取決于這些物質產品的生產規模,更確切地說是這些物質產品中剩余價值的生產規模。而由于知識產權價格表現為一定期限的知識產權許可費之和,那么,知識產權的價格高低自然也要受物質產品生產規模的影響。實際上,在有關知識產權的資產評估實踐中,運用知識的物質產品的生產規模即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美國無形資產評估專家戈登?史密斯認為,知識產權這樣的資產不能自身創造其價值,其為了得到經濟上的開發必須與其他資產合作,其價值評估堅決立足于投資回報的原則。①參見[美]戈登?史密斯、羅素?帕爾著:《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開發與侵權賠償》,夏瑋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1頁。這里說的“其他資產”應該就包括了實際運用知識的物質產品。此外,無形資產評估中不時用到的“折現現金流法”②關于“折現現金流法”可參考《評估和交易以技術為基礎的知識產權:原理、方法和工具》一書。詳見[美]理查德?拉茲蓋蒂斯(Richard Razgaitis)著:《評估和交易以技術為基礎的知識產權:原理、方法和工具》,中央財經大學資產評估研究所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220–221頁。通過無形資產在使用中產生的現金流量和收益來估算無形資產的價格,這其中就隱含了評估時要考慮知識的使用規模或產品的生產規模的意思。

第二,知識的價格表現一定年限的知識產權許可費之和,有期限性。依馬克思的說法,土地的價格表現為預購的一定年數的地租。而這個年數,根據威廉?配第的解釋,是買地人要為自己和自己最近的后代“操心”的年數,就是說,祖、父、子三代共同生活的年數,這個年數在當時的英國估計是平均21年。類似地租,知識產權的價格也表現為一定期限的知識產權許可費。在知識產權資產評估中,期限是一個經常被考慮的因素。比如有學者歸納了運用市場法評估知識產權時應考慮的因素,這其中就包括權利的法律保護狀況、產品的剩余經濟生命期,等等。③參見[美]戈登?史密斯、羅素?帕爾著:《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開發與侵權賠償》,夏瑋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184頁。再如運用折現現金流法評估無形資產時,資產的收益期限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變量。④參見[美]理查德?拉茲蓋蒂斯(Richard Razgaitis)著:《評估和交易以技術為基礎的知識產權:原理、方法和工具》,中央財經大學資產評估研究所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221頁。但是,關于知識產權許可費的期限到底多長似乎不能按照配第的解釋方法來計算。本文認為,這個期限的確定需要考慮知識產權的法律期限、收益期限、運用知識的產品的市場壽命或前景等因素。

第三,知識的價格或知識產權許可費的數量是一個預估值,有預期性。馬克思說:“土地的價格不外是資本化的因而是預期的地租。”⑤馬克思著:《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3頁。這是因為,地租取決于將來農產品中剩余價值的多寡。同樣,知識產權價格及許可費也具有預期性。知識只有在被具體運用到物質產品的生產銷售中才會逐漸體現出該知識(知識產權)的經濟利益。在此之前,知識產權人往往只能結合當時的市場狀況,通過仿真的方法預估出許可費的多寡和知識產權價格的高低。無形資產評估專家戈登?史密斯認為,知識產權價值評估不是一種“玩弄水晶球的巫術”,它堅決立足于投資回報的原則。⑥參見[美]戈登?史密斯、羅素?帕爾著:《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開發與侵權賠償》,夏瑋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1頁。這里說的“投資回報”其實就指向將來預期的利潤。知識產權的預期收益將形成被許可人支付使用費的基礎。⑦參見[美]戈登?史密斯、羅素?帕爾著:《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開發與侵權賠償》,夏瑋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424頁。美國制度經濟學家康芒斯也認為,與傳統的物質財產不同,版權、商譽等無形資產反映的是一種預期的利潤。⑧參見[美]約翰?R?康芒斯著:《資本主義的法律基礎》,壽勉成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345–346頁。此外,按照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解釋,產品利潤實質上也是雇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因此,若承認利潤即剩余價值的觀點,那么可以推知:反映著預期利潤的知識產權價格,其實質也仍然是剩余價值。

第四,知識價格具有浮動性。知識價格或知識產權許可費的數額是浮動的,它與物質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的供需狀況有關。在地租理論中,由于地租來源于農產品中的剩余價值,因此有多少農產品或有多少剩余價值,就相應地有多少地租。以此邏輯類推知識產權許可費,則是有多少“使用了知識的物質產品”,也就相應地有多少知識產權許可費。因此,由知識產權許可費之和組成的知識(知識產權)價格,其高低取決于“使用了知識的物質產品”的生產規模。知識被應用得越廣或越久、產品的生產規模越大,知識所體現的財產數額就會越大,知識產權許可費或知識產權價格的數額就越高。在此過程中,根據價值規律,“使用了知識的物質產品”的價格又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而不斷上下波動,從而間接影響到知識產權的價格,因此,知識產權價格又需考慮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就如某些學者指出的那樣,知識產權評估只能是建立在相關市場運營的仿真結果上⑨楊雄文:《知識產權評估基礎理論解析》,載《知識產權》2010年第1期,第24頁。。無論是知識應用的程度亦或市場供求狀況都是不斷變動的,那么受這些因素左右的知識(知識產權)價格自然也會處于浮動的狀態。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單純以創造知識時所投入的、數量上早已相對確定的勞動或勞動時間來測量知識(知識產權)的價格是不可行的。如果非要說創造行為本身對知識產權價格或知識產權許可費有什么影響,那也無非是創造水平的高低會影響物質產品的將來的市場狀況,如寫得好的作品、科技含量高的技術會增大市場的需求和產品的生產規模,從而間接影響到知識產權價格或知識產權許可費的多寡,但這整個過程都是借助于產品和市場來實現的。

第五,在單個“使用了知識的物質產品”中,知識產權許可費只占產品中全部剩余價值的一定比例,該具體比例(許可費率)受知識的市場應用前景、創造成果智力水平高低、知識產權人市場地位及談判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在單個產品所含的全部剩余價值中,知識產權人一般只能抽取其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為如果是全部的話,運用知識生產物質產品的產業資本家將會無利可圖。這就如同地租,地租也不過是農產品中的一部分剩余價值,該部分剩余價值被土地所有人從農業資本家那里分享走了。因此,為了不虧本,產業資本家會通過預估收益或利潤的方法大致計算出應該支付給知識產權人的許可費率。那么這種許可費率究竟如何測算呢?本文認為,這個問題需要考慮知識的市場應用前景、創造成果智力水平高低、知識產權人市場地位及談判能力等因素。市場應用前景好、智力水平高的知識,更有可能有較大的市場需求,進而左右將來物質產品的總生產規模,在此情形下,知識產權人在發放許可或讓渡權利的談判中會相對處于優勢地位,更有可能在總利潤(剩余價值)的分配中獲得更多的份額。這如同地租理論中,優質土地比劣質土地更為搶手,掌握了優質土地的土地所有人也能從農業資本家手中分配到更多剩余價值,因此,土地所有權的壟斷雖然能使土地產品的市場價格超過它們的生產價格,但這種市場價格能在多大程度上超過生產價格,或者說土地產品中的剩余價值能在多大程度上轉化為地租,這要取決于土地自身的市場供需狀況。①參見馬克思著:《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64頁。此外,國外在知識產權交易實踐中曾使用“25%法則”來確定許可費率,即知識產權人能從被銷售產品的利潤中抽取25%作為許可費。②參見[美]理查德?拉茲蓋蒂斯(Richard Razgaitis)著:《評估和交易以技術為基礎的知識產權:原理、方法和工具》,中央財經大學資產評估研究所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190–198頁;[美]戈登?史密斯、羅素?帕爾著:《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開發與侵權賠償》,夏瑋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421頁。該法則的提出者Richard Razgaitis通過考慮行業標準、被許可人的行業優勢地位、一般投資回報率、研發費用與利潤的通常比率等因素論證了“25%法則”的可行性。③轉引自[美]戈登?史密斯、羅素?帕爾著:《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開發與侵權賠償》,夏瑋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431頁。該法則主要應用于專利許可領域,并在部分判例中得到法官認可。但是,“25%法則”只是一種經驗法則,它可能在某些專利許可領域有效,但未必適用于商標許可或版權許可。④就連“25%法則”的提出者理查德?拉茲蓋蒂斯(Richard Razgaitis)自己也曾說:“比如書刊、音樂和其他出版物,作者的著作權費率通常是5%~15%,與所討論的商標許可一樣,對暢銷的作家和熱門的題材(如由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和現任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寫的書)也會出現例外的情況。”(參見[美]理查德?拉茲蓋蒂斯(Richard Razgaitis)著:《評估和交易以技術為基礎的知識產權:原理、方法和工具》,中央財經大學資產評估研究所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89頁。)不少人對“25%法則”持批評態度,認為它只是一種武斷的“經驗法則”、“粗糙的工具”。⑤參見[美]戈登?史密斯、羅素?帕爾著:《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開發與侵權賠償》,夏瑋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年版,第431–433頁。

結 語

分析知識(知識產權)的價格,不宜再套用那種“依靠制造有體商品的勞動量或勞動時間來量化某一商品價格”的分析方法。類比并借鑒地租理論,知識的價格其實是由一定期限的知識產權許可費之和組成,其實質指向“使用了知識的物質產品”中的剩余價值。這種觀點也可較好地解釋現實中知識的價格具有預期性、浮動性的現象。

The price of knowledge 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n't be adequately explained by analyzing the amount of labor to produce a tangible product. In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tax theory, we can borrow the land price analytical method, and need not to relate the amount of labor in knowledge creation to the price of knowledge 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knowledg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nd tax theory

楊源哲,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博士后研究人員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資助編號2016M602453);2016年度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論廣州和諧勞動關系法律保障機制的構建——以花都試驗區為典型”(批準號:2016GZQN10)。

猜你喜歡
馬克思價值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丝袜国产一区|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观看裸模|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欧美在线伊人|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国产精品护士|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色综合激情网| 欧美一区精品|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精品国产中文一级毛片在线看 |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jizz在线免费播放|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狠狠亚洲五月天|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国产自在线拍|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911亚洲精品| 综合色亚洲|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亚洲精品第五页|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99热这里只有精品5| 日本午夜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蜜桃| 日本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 97综合久久|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成年人网|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天堂|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日韩国产另类|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欧美五月婷婷|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九九九| 欧美综合成人| 国产亚洲欧美日本一二三本道|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免费无码网站|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欧美视频在线不卡| 四虎AV麻豆|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视频网址|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