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3D打印背景下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的區分標準

2017-01-25 10:10:36吳廣海
知識產權 2017年3期
關鍵詞:特征標準用戶

吳廣海

3D打印背景下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的區分標準

吳廣海

3D打印大大方便專利產品用戶對專利產品零部件的復制,對專利產品的維修產生較大影響。建立在傳統制造模式之上的專利產品合法修理與侵權再造的區分標準,無論是“Aro案”標準還是“實質特征”標準,都不能較好地與3D打印背景下的專利產品的維修實踐相適應。在3D打印時代,應該以“行使有限的所有權”理論作為專利產品維修權的理論依據,以“全部技術特征”標準作為3D打印背景下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的區分標準。

3D打印 修理 再造 行使有限的所有權理論 全部技術特征標準

作為新興的制造技術,3D打印不僅對傳統制造模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建立在傳統制造模式之上現行的專利制度,尤其對專利權保護提出了新的難題。相比傳統的制造方法,在3D打印背景下,3D打印用戶通過3D打印機對CAD文檔進行打印就可以將受專利權保護的產品打印出來,工序簡單,容易操作,制造侵權物的成本大大降低。①吳廣海:《3D打印中的專利權保護問題》,載《知識產權》2014年第7期,第7–22、53頁。與打印整個專利產品相類似,3D打印用戶打印專利產品的零部件也顯得相對簡單,在此基礎上,運用打印的零部件對專利產品原有的零部件進行更換(維修)的行為將更容易發生。在此背景下,如何對專利產品的合法修理與非法再造進行區分是十分重要的問題,關乎在新制造模式下專利權人與社會公共利益的合理平衡。由于我國專利法缺少對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區分標準的明確規定,②雖然我國《專利法》第69條對專利權利窮竭進行了規定,為專利產品用戶的維修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但該條沒有對合法修理與非法再造的區分標準進行規定。司法實踐也缺少充分的探討。③盡管我國司法實踐中有少數案件對專利權窮竭或用盡的適用進行了探討,如鄒某訴某酒業公司酒瓶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7)黑知終字第3號]、鞠某與山東某公司酒瓶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0)魯經終字第339號],但并沒有涉及專利產品維修與再造的區分標準問題。本文擬在對國外相關司法實踐進行介紹基礎上,分析3D打印對現有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區分標準的挑戰,在此基礎上,結合3D打印背景下用戶維修專利產品的新特點和相關理論對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區分標準進行探討,以期有助于完善我國的專利制度,使專利制度更好地適應技術進步所造就的社會現實。

一、國際視野下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區分的司法實踐

在國際專利法實踐中,關于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一般認為,在合法購買專利產品后,用戶有權對其進行自由使用,同時,用戶也有權對專利產品進行修理,即為保持專利產品使用功能而更換相關非專利零部件。④Jazz Photo Corp.v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264F.3d 1094,1104-05(Fed.Cir.2001). BHG4M2004CN. X ZR 48/03-Flügelradz?hler.但對專利產品的修理不包括在產品損壞后的完全再造。⑤Wilson v. Simpson, 50 U.S. 9 How. 109 123-124(1850).當修理行為實際上是將專利產品重新進行制造時,就構成侵犯專利權的再造行為。⑥Aro Mfg. Co. v. Convertible Top Replacement Co., 35 U.S. 336,346 (1961) .然而,實踐中如何對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進行區分則是十分復雜的問題。

(一)美國的司法實踐

美國是世界上對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區分探究最為久遠的國家,最早的案例可以追溯到1850年Wilson案,⑦Wilson v. Simpson, 50 U.S. 9 How.109(1850).在后來的Cotton-Tie案、⑧American Cotton-Tie Co.v.Simmons,106 U.S. 89 (1882).Aro案⑨Aro Mfg. Co. v. Convertible Top Replacement Co., 365 U.S. 336 (1961) .等案件中,美國法院不斷進行探索。其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Aro案所確立的區分標準影響最為深遠。

在Aro案中,原告對折合式敞蓬車頂擁有專利權,該專利產品中包括一些非專利的部件,如車頂布。被告銷售和制造更換用的布車頂,意欲用在原告專利產品上。聯邦最高法院認為,(由零部件組成的)組合專利只保護其權利要求中各技術特征組成的整體,而各組成部分部件(無論多么重要)并不單獨受到保護。……再造只限于整個專利產品壽命到期以后,實際上重新制造出專利產品的行為。而一次更換一個非專利的部件,無論重復更換同一部件,還是持續更換不同的部件,都是專利產品所有者擁有的合法維修權利。⑩Aro Mfg. Co. v. Convertible Top Replacement Co., 365 U.S. 336, 342-346 (1961) .

出于對先例的遵循,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在大多數案件中都按照Aro案的原則進行判決。并重申如下規則:每次更換一個已經損壞的非專利的零部件,無論是重復更換相同的零部件或者是連續更換不同的零部件,都屬于專利產品所有人對其財產的合法維修。1Surfco Hawaii v. Fin Control Sys. Pty, Ltd., 264 F.3d 1062, 1065, 60 USPQ2d 1056, 1058 (Fed. Cir. 2001).

(二)德國的司法實踐

在德國專利法上,一般意義的“制造”指做出具有全部專利特征的產品。而作為侵害專利的“制造”,除了完整地實現發明之外,還有僅僅只是缺乏一些不重要的步驟但是實質上等同于完整地實現“制造”。2Kra?er, Patentrecht, C. H. Beck Verlag, 2009,6.Aufl age,S.755.因而購買者對專利產品所采取的“修理”之類的維護措施,其被替換的損耗部分沒有反映專利的主要特征的,不屬于制造。但是,對專利產品根本性的修理,被替換的部分恰恰體現了發明“主要的技術效果”的,則等同于重新制造出具有專利特征的產品。對被損壞或不能再使用的專利產品的“重新制造”以及以等效形式重新實現發明對專利產品的“改造”,屬于制造,只能由專利權人實施。3參見范長軍著:《德國專利法研究》,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94頁。

在Flügelradz?hler案中,德國最高法院判決認為,合法的修理與受禁止的再造的區分僅應由相對于發明創造,更換的零部件的特定性質來決定。4Jazz Photo Corp.v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264F.3d 1094,1104-05(Fed.Cir.2001). BHG4M2004CN. X ZR 48/03-Flügelradz?hler.依此,有學者認為,在專利產品零部件的維修、更換中,發明創造的技術效果和/或經濟價值越是得以實現,這類更換超越購買者的使用權而構成非法復制的可能性就越高。當然,在專利產品的使用壽命期限內,如果零部件的更換屬于通常可預期的替換,則應允許專利產品所有者對其產品進行修理。1Mark R. Patterson,“Th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patent fi eld-of-use licenses”,in Research Handbook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mpetiton Law Josef Drexl Ed.(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2008), at 183-184.但當更換的零部件準確地體現了發明創造的技術效果時就不能被允許,應視其為非法的再造。2Estelle Derclaye,“Repair and Recycle between IP Rights, End User License Agreements and Encryption”,in SPARES, REPAIR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 Heath & A. Kamperman Sanders, eds.,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September 2009, at 29.

(三)英國的司法實踐

在英國,對專利產品已經損壞的零部件進行替換通常也不構成專利法意義的“制造”。Schütz案是近年來關于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區分的典型案件。該案中,專利產品為運輸危險液體的中型散裝容器(IBCs),由金屬籠子、與金屬籠相連接的大的塑料瓶以及支撐籠子的平臺板構成。塑料瓶通常僅一次性使用,而金屬籠子和平臺板可以反復使用。塑料瓶和籠子使用壽命的差異導致塑料瓶市場的產生。Werit公司專門生產、銷售這樣的塑料瓶。在中型散裝容器專利到期的前一年的2008年,該專利獨占被許可人Schütz起訴Werit專利侵權。該案的核心問題在于,替換中型散裝容器中的塑料瓶是否構成專利法意義上制造行為。

英國最高法院判決認為,該案中,塑料瓶是否屬于中型散裝容器的一個附屬部件(subsidiary part)是案件解決的關鍵。由于:(1)塑料瓶的使用壽命短于籠子并且較容易更換;(2)塑料瓶不能包含本專利發明構思的任何方面;(3)塑料瓶是獨立存在的且其與籠子的連接較為簡單。總體上,塑料瓶的附屬性質決定了對其更換沒有構成專利法意義的制造,因而,該案中Werit替換塑料瓶的行為沒有構成專利侵權。3Schütz(UK) Ltd. v. Werit(UK)Ltd. (2013) UKSC 16.盡管該案中,法官沒有對發明構思的涵義進行界定,但有學者認為,發明構思這一概念在英國專利法的諸多領域將越來越具有中心位置。4Julia Powles,Replacement of Parts and Patent Infi ngement,72Cambridge Law Journal 518,521(2013).

(四)日本的司法實踐

在日本,佳能公司訴Recycle Assit公司專利侵權案(墨盒案),最能反映日本對修理與再造進行區分的趨勢。該案中,原告對供噴墨打印機使用的某系列噴墨墨盒擁有專利權。該墨盒在最初填充的墨水使用完畢后,留下墨盒本體。被告進口、銷售由上述墨盒經再次填充墨水制成的再生墨盒。原告墨盒在制造時原本帶有一個墨水注入口,但原告將其密封。被告在原告的墨盒本體上的其它地方重新開口并灌墨,沒有使用原告墨盒的原有注口。2007年11月,日本最高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認為被告重新灌墨制成再生墨盒不是單純的補充墨水,而是利用使用過的墨盒在與原告發明實質部分相關構成要件H和K已經欠缺的物體上恢復其原有狀態,再次實現原告發明的實質價值。被告進口、銷售的產品與加工前原告的專利產品也不再是相同的產品,因此是再造產品,構成侵權。5石必勝:《專利權用盡視角下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的區分》,載《知識產權》2013年第6期,第14–20頁。

(五)評價與分析

根據上述國家的司法實踐,本文認為,專利產品合法修理與非法再造區分標準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Aro案”標準;一是“實質特征”標準。“Aro案”標準以美國為代表,“實質特征”標準以德國、英國、日本為代表。

就“實質特征”標準而言,在對由零部件組成的組合專利進行維修時,如果更換的非專利零部件體現了相關專利的技術效果(德國)或發明構思(英國),或實質部分(日本),則屬于侵權的再造,而非合法的修理。就“Aro案”標準而言,在專利產品使用壽命期限內,組合專利的非專利零部件無論多么重要都不能獲得保護。同時,在決定被告的行為是合法的修理還是非法的再造時,對發明“實質特征”(essential features)進行考慮是不適當的。僅當專利的全部技術特征在維修過程中都得以實現,維修才屬于非法的再造而非合法的修理。6Aro Mfg.Co.v.Convertible Top Replacement Co.,365 U.S.336,339-346(1961).顯然,上述“實質特征”標準有利于維護專利權人在專利產品零部件市場的利益;而“Aro案”標準則有利于專利產品的用戶充分實現專利產品的經濟價值。

相比較而言,在國際上,“實質特征”標準似乎體現了修理與再造區分的趨勢。上述采用“實質特征”標準的案件都是各國最高法院近些年的判例,如德國(2004年)、日本(2007年)、英國(2013年)。而“Aro案”標準是1961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確立的,且在確立之處就存在爭議。在并存意見中,Brennan法官認為,對合法修理與非法再造的區分不應使用Aro案的單一因素進行測試,而應該對諸如專利權人和用戶的意圖、專利產品的壽命、被更換零部件相對于專利產品的重要性、成本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1Aro Mfg.Co.v.Convertible Top Replacement Co.,365 U.S.336,363-64(1961)(Brennan,J., concurring).而在2008年Quanta案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認為,專利權利耗盡原則不但適用于專利產品的首次銷售,也可以適用于未完成產品的首次銷售,即使該未完成產品沒有包含專利的全部要素,只要在其中呈現了專利的“實質特征”就足夠了。2Quanta Computer, Inc.v.LG Electrionics,Inc.,128 S.C.2109,2016-2021(2008).盡管Quanta案沒有涉及專利發明中“實質特征”在區分修理與再造中的作用,但與Aro案不同的是,Quanta案實際上已間接地賦予了專利發明中“實質特征”的法律意義。3Bernard Chao,Breaking Aro’s Commandment: Recognizing That Inventions Have Heart,20FORDHAM INTELL.PROP.MEDIA&ENT. L.J.,1183,1185-1186(2010).

上述相關國家司法實踐對專利產品的維修是屬于合法的修理還是屬于非法的再造的區分,主要是基于傳統制造模式和制造條件而設立的標準,很難適應對3D打印背景下的維修行為的調整。

二、3D打印對現有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區分標準的挑戰

相比傳統制造模式,由于3D打印技術大大簡化了對包括專利產品在內的物體的復制,使得3D打印用戶可以獨立地進行制造活動,而這些制造活動此前由于成本太高需要在有較高投資的制造工廠里完成。基于此,有學者認為,3D打印技術與印刷技術出現后對社會的影響類似,使相關法律的適用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4Kelsey B. Wilbanks,The Challenges of 3D Printing to the Repair-Reconstruction Doctrine in Patent Law,20 George Mason Law Review,1147,1158 (2013).其中也使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現有區分標準面臨嚴峻的挑戰。

(一)3D打印對專利產品維修的影響

相比傳統制造模式,3D打印極大方便了用戶對專利產品零部件的復制以及對專利產品的維修。在3D打印背景下,3D打印用戶可以在家里通過簡單下載、掃描或設計相關CAD文檔,采用塑料、金屬或其它材料打印出許多產品的零部件。5Brian Rideout. Printing the impossible triangle: the copyright implications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5J. BUS. ENTREPRENEURSHIP & L.,161,174-75 (2011).在專利產品零部件損壞的情況下,用戶使用自己打印的零部件進行維修將更加普遍。在此情形下,在專利產品使用壽命期限內,用戶一次更換數個而非一個零部件的現象將時常發生,而且用戶更換專利產品零部件的頻次也將高于傳統制造模式下的維修,這使得3D打印下的維修出現了不同于傳統維修的新特征。

與此同時,由于3D打印用戶在對專利產品維修時,使用自己打印的零部件而非購買專利權人銷售的零部件,對專利權人在其專利產品零部件及其維修市場的利益將產生嚴重的影響。有研究預測,3D打印在全球范圍內給知識產權權利人造成的損失,到2018年每年至少有1000億美元。6Gartner says uses of 3D printing will ignite major for debate on ethics and regulation,GARTNER,(Jan.29,2014), http://www.gartner.com/ newsroom/id/2603215.2016-8-4.這里的損失除因打印知識產權產品給知識產權人造成的外,也包括因零部件的打印而使知識產權人在零部件市場的損失。有學者認為,用戶通過3D打印產品的零部件使得購買新零部件的需求越來越少,隨著專利產品用戶越來越少依賴于專利權人生產的零部件,專利權人將會視3D打印產品的零部件為假冒或偷盜行為。7Michael Weinberg,It Will Be Awesome if They Don't Screw it Up: 3D Prin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Fight Over the Next Great Disruptive Technology,PUB.KNOWLEDGE 1,13-14(NOV. 2010), http://www.publicknowledge.org/files/docs/3DPrintingPaperPublicKnowledge. pdf.2016-8-18.在此情況下,將不可避免引發大量的訴訟。針對專利產品零部件CAD文檔提供者、傳播者的法律訴訟將會導致網絡上共享的CAD文檔的減少。而對3D打印用戶的訴訟,由于被控侵權的3D打印用戶很難對訴訟結果進行預測,將會影響3D打印用戶對訴訟的決策,特別是是否接受專利權人的庭外和解。11Kelsey B. Wilbanks,The Challenges of 3D Printing to the Repair-Reconstruction Doctrine in Patent Law,20 George Mason Law Review,1147,1173-1174(2013).3D打印對專利產品維修的影響及其產生的后果客觀上要求對專利產品合法修理和非法再造的界限進行清楚界定。

(二)現有修理與再造區分標準適用于3D打印中專利產品維修存在的問題

如上所述,現有的對產品修理與再造進行區分標準有“Aro案”標準和“實質特征”標準。本文認為,總體上,現有的區分標準很難為使用3D打印的零部件的維修行為提供明確的指導。

就“實質特征”標準而言,其強調如果專利產品的用戶更換的非專利的零部件體現了專利產品對應的發明創造的實質特征,則此修理就屬于再造行為,構成專利侵權。此標準存在以下問題:

其一,“實質特征”標準不適應3D打印技術發展所造就的社會現實。3D打印代表新興的制造技術,具有重大的社會價值。理論上,相關法律應該為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支持,以最大程度發揮新技術的社會效益。相比傳統制造模式,3D打印使得用戶可以更容易地以較低成本制造相關產品,也包括專利產品的零部件,相關用戶使用自己打印的零部件對專利產品進行維修將更加普遍。按“實質特征”標準,相關用戶使用3D打印的零部件對專利產品維修將受到極大的限制,專利權人會很自然地以相關零部件具有“實質特征”,認為用戶的維修行為構成侵權的再造。“實質特征”標準的運用將大大增加專利產品用戶維修構成侵權再造的風險,導致3D打印用戶無法充分享有技術進步帶來的惠益。同時,“實質特征”標準在具體適用時也面臨較大的困難。因為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專利產品中許多甚至每個零部件對完成發明創造的功能、實現發明創造的目的都是十分重要的。實踐中如何確定專利產品中的某個零部件具有“實質特征”是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此外,如果相關零部件體現了發明創造的“實質特征”,專利權人完全應該通過對相關零部件本身申請專利進行保護,沒有申請專利也可以認為是專利權人已經放棄單獨對非專利零部件保護。因而,在3D打印時代,“實質特征”標準的適用將會不當擴大專利權保護范圍,產生不當限制甚至消除專利產品用戶合法的維修權利。其二,“實質特征”標準也違反了專利侵權的基本理論。盡管專利侵權可以分為直接侵權和間接侵權,在維修過程中,用戶更換零部件的行為,如果構成再造,也只能構成直接侵權,因為其不同于幫助或引誘他人從事直接侵權的間接侵權行為。再造專利產品對應的就是專利侵權中的非法制造行為,而制造專利產品主要指發明、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中所記載的產品技術方案在實踐中被實現了。在專利(直接)侵權判斷中,全部技術特征原則是國際上通行的基本原則,其要求專利產品中必須再現或包含有發明創造的所有技術特征。依此,“實質特征”標準在法理上違反專利直接侵權認定的基本原則。

就“Aro案”標準而言,盡管在理論上其較為明確,易于操作,但問題在于“Aro案”標準通常僅適用于一次更換一個非專利零部件的維修情形。12Aro Mfg. Co. v. Convertible Top Replacement Co., 365 U.S. 336, 342-346 (1961) .而在3D打印背景下,由于零部件的打印較為簡單,一次更換數個零部件的行為則較為普遍。一般地,當用戶打印出大的組合物中的一個零部件,常識告訴我們,這些活動屬于合法的修理。按“Aro案”標準,當用戶同時替換多個零部件或為了維持產品的功能而進行多處修理,修理和再造的區分就變得十分復雜了。13Donald S. Chisum, Chisum on Patent.New York: Matthew Bender.2012,§ 16.03[3][e].正是基于此,有學者認為,由于Aro案只涉及一次更換一個零部件的情況,其確立的區分標準無法對3D打印情況下,一次更換數個零部件行為的合法性進行預測。14Kelsey B. Wilbanks,The Challenges of 3D Printing to the Repair-Reconstruction Doctrine in Patent Law,20 George Mason Law Review,1147,1169(2013).

在3D打印時代,隨著復制零部件越來越容易、復制成本越來越便宜,用戶對專利產品維修出現不同于傳統制造模式下的新特征。由于現有的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區分標準并不能為3D打印背景下維修行為提供明確指導,因而建立與3D打印技術發展相適應的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的區分標準十分必要。

三、適應于3D打印的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區分標準的構建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認為,適應于3D打印的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區分標準構建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應該以“行使有限的所有權”作為專利產品維修權的理論依據

目前關于專利產品用戶修理權的依據主要是專利權利窮竭原則和專利權默示許可原則兩種理論。專利權利窮竭原則強調因專利權人在銷售專利產品時獲取了對價,專利物品的合法銷售使得相關物品上的專利壟斷權(排他使用權)耗盡,專利權人就不能再憑借其專利權來控制售出物品的使用或處置行為。11U.S. v . Univis Lens Co., 316 US 241, 250(1942).而修理屬于專利產品用戶(所有權人)使用權的范疇,為在專利產品壽命期限內發揮其使用功能所必須,其不同于再造行為,因為再造行為超越了專利產品允許的使用范圍,侵犯了專利權人的排他權。12F. Scott Kieff et al, Principles of Patent Law: cases and materrials, Foundation Press, 1093(5th ed. 2011).默示許可原則(也稱允許修理原則),其強調在合法購買專利產品后,專利產品用戶就獲得了修理損壞的非專利零部件的權利,只要修理行為沒有構成對專利產品侵權的再造。專利產品用戶此權利就是修理的默示許可權(repair-implied license)。13DANIEL M. LECHLEITER. DIVIDING THE (STATUTORY) BABY UNDER ANTON/BA UER: USING THE DOCTRINE OF IMPLIED LICENSE TO CIRCUMVENT § 271(c) PROTECTION FOR COMPONENTS OF A PATENTED COMBINATION. 3 J. MARSHALL REV. INTELL. PROP. L. 355,371(2004).有學者認為,盡管專利權利窮竭原則在操作層面看似簡單與可行,但在實際認定時仍較為復雜,并不能解決所有案件。應以默示許可原則作為區分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的真正標準。14董美根:《專利產品的維修與再造的區分標準》,載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編:《專利法研究》(2009年),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年版,第320–321頁。該學者同時強調專利權利窮竭原則屬于默示許可原則中的法定默示許可,此外,默示許可還包括以交易時當事人(專利權人)的真實意圖推定許可內容和范圍的事實默示許可。

本文認為,現有的關于專利產品用戶修理權的理論根據,無論是專利權利窮竭原則還是專利權默示許可原則,本質上都是基于專利權人的角度以專利權為中心而設置的修理與再造的區分標準。事實上,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的區分標準涉及到專利權人與專利產品用戶的利益平衡問題,應兼顧雙方利益,尤其是在產品維修大眾化、簡單化的3D打印時代,在維護專利權人權益的同時,更應注重眾多3D打印用戶的利益。

基于此,本文認為,應該以“行使有限的所有權”作為專利產品用戶維修權的理論依據。“行使有限的所有權”理論強調的是,在專利產品經合法售出后,專利產品的買受人或其他合法的繼受者因對專利產品具有所有權而擁有對專利產品進行修理的權利,但維修權的行使應以不構成專利侵權為條件。該理論的合理性在于,按所有權理論,財產所有權人對其所有的財產(物),擁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而對專利產品的修理就是為了保證實現專利產品所有人的所有權而應附隨的一種權利,屬于所有權行使范疇,但該權利的行使不是絕對的,應以不構成專利侵權為限制。相比專利權利窮竭原則和專利權人的默示許可原則,“行使有限的所有權”理論更可以理解為是站在專利權人與專利產品用戶利益平衡的立場來解決專利產品維修中的利益糾紛。基于“行使有限的所有權”理論建立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的區分標準更加公平合理,能更好地與3D打印時代的維修特征相適應。

(二)“全部技術特征”標準應作為3D打印時代的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的區分標準

基于本文提出的“行使有限的所有權”的專利產品維修權理論,專利產品用戶對專利產品的維修一般應視為行使其所有權的行為,只要不構成專利侵權就是合法的行為。由于專利產品用戶在維修中涉及的專利侵權應僅限于專利直接侵權,即對專利產品進行再造(制造)。這樣,邏輯上,專利產品維修中合法修理與侵權再造的區分,實際上就是對用戶維修行為是否構成專利直接侵權的評價。而對專利直接侵權的判斷,國際范圍內通行以全部技術特征原則作為標準。基于此,本文認為,應以“全部技術特征”原則作為專利產品修理與再造的區分標準。

根據專利直接侵權判斷的全部技術特征原則,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征的,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如果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征,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11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9年)第7條。這樣,對于專利產品的維修而言,用戶在對非專利零部件更換的維修過程中,只要沒有再現與專利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征,就屬于合法的修理,而非構成侵權的再造。或者說,專利產品用戶只要沒有整體再造專利產品,其非專利零部件更換行為都是合法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提出的“全部技術特征”標準與“Aro案”判定標準的關系問題。就兩者的聯系或一致性而言,都強調專利只保護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各技術特征組成的整體,而作為專利產品的組成部分的零部件,無論對專利產品功能的實現多么重要,只要是非專利零部件,并不單獨受到保護。兩者都體現了專利直接侵權判斷的全部技術特征原則,克服了“實質特征”標準在法理上的缺陷;就兩者的區別而言,Aro案的標準通常僅適用于一次更換一個非專利零部件的情形,12Aro Mfg. Co. v. Convertible Top Replacement Co., 365 U.S. 336, 342-346 (1961) .如前所述,其并不涉及一次更換數個非專利零部件的情形。而“全部技術特征”標準與專利直接侵權判斷一致,只要最終不構成專利法意義上的制造或再造,其對維修中更換非專利零部件的數量、次數都沒有限制。與“Aro案”標準相比較,“全部技術特征”標準更徹底地與專利直接侵權的判斷標準一致,為修理與再造的區分提供了更簡單、明確的適用標準。因而此標準更適應3D打印背景下的修理與再造的區分,因為3D打印技術方便了用戶打印專利產品的零部件,一次更換數個而非一個零部件將可能成為常態。“全部技術特征”標準更好地體現了3D打印技術下維修特征,為3D打印背景下維修行為合法性的評估提供了明確的判斷標準。

3D printing brings about great convenience for the users of patented products to copy the parts of the patent products,which greatly impactsthe business of patented products maintenance.Neither “Aro case”standards nor “essential feature” standards, can be well adapted to the maintenance practice of patented produc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3D printing,because these criteria distinguishing the patented products legitimate repair and infringement reconstruction ar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mode.In the era of 3D printing,the theory of “limited ownership” should be used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aintenance right of patented products,and the "all technological features" should be used as the distinguishing standard of the patented product repair and re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3D printing.

3D printing; repair; reconstruction; theory of limited ownership; standard of all technological features

吳廣海,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本文受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4GLD0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項目編號:30916014111)和江蘇省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課題資助。

猜你喜歡
特征標準用戶
2022 年3 月實施的工程建設標準
如何表達“特征”
不忠誠的四個特征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4
忠誠的標準
當代陜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48
美還是丑?
抓住特征巧觀察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11期)2016-12-19 01:20:16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6期)2016-06-29 09:18:54
關注用戶
商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5-09 01:23:12
一家之言:新標準將解決快遞業“成長中的煩惱”
專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3-01 04:13:4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日韩中文无码av超清| 亚洲动漫h|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a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a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91|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 欧洲欧美人成免费全部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欧美日韩免费| 蜜桃视频一区| 91久久大香线蕉|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精品国产网|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av无码久久精品|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国产一级在线播放| 国产迷奸在线看|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91国内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五月天久久婷婷|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av大片在线无码免费|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片|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人人艹人人爽| 无码精品国产dvd在线观看9久 | 啪啪啪亚洲无码| AV不卡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 自拍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99人体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亚洲色图欧美| 欧美性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69精品在线观看| h网站在线播放|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久久九九热视频| 伊人天堂网| 精品91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大全|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