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紹興市國土資源局 陳偉軍
用黨的十九大精神統領新時代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 紹興市國土資源局 陳偉軍
黨的十九大舉旗定向,舉世矚目。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筆者通過個人自學、中心組學習、專家輔導和黨校培訓,對十九大精神特別是對國土資源工作的要求有了更深的感悟。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要“嚴格保護耕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新目標、新要求、新任務。十九大報告是歷次黨代會報告提及國土資源工作篇幅最長、內容最多、要求最高的,為做好新時代國土資源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下階段,紹興市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全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著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黨的十九大的主線和靈魂,深刻領會其中所蘊含的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牢牢把握其中所體現的堅定信仰信念、鮮明人民立場、強烈使命擔當、求真務實作風、勇于創新精神和科學方法論,切實把十九大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國土資源各項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努力開創紹興市國土資源工作新局面。
土地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要素之一,是供給側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土地供給側改革的關鍵在于協調政府管制和市場配置的關系,將管理重點著眼于大力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嚴把土地供給關,為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一條可持續性的道路。對此,國土資源工作必須牢牢把控土地要素供給這一宏觀調控重要“閘門”,管控規模、科學布局、優化結構,多措并舉盤活存量用地、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強化差別化、精細化管理,以土地利用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優化。
一是要堅持“房是用來住的”定位,建立房地產多元化供地機制。以省級住房租賃試點城市為契機,推行住宅用地出讓“限地價競自持”試點,試行“租賃住房用地”出讓。通過租購并舉、加大土地供應等措施,加快建立房地產分類調控機制,維持降低房子投資、金融屬性,實現“房住不炒”。
二是要降低企業用地用礦成本,全面推行彈性出讓制度。在現行工業用地供應差別化管理基礎上,區分不同產業、全面實行“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的土地供應制度對新興產業、短周期產業根據產業周期特點、建設投產進度確定出讓年限,打破現有單一最高50年期出讓模式,拓展為20年、30年、50年等多年限的彈性年期出讓,并推行工業用地彈性年限租賃和先租后讓,明確相關的地價修正辦法,以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三是要按照“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要求,加強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建立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田長制”,對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網格化管理。加強永久基本農田與糧食功能區協同建設,做好糧食功能區規劃與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的銜接工作,確保糧食功能區布局在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內,實行優先保護。強化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布局的約束,嚴格補劃管理。大力推進質量建設,加強激勵保護,強化執法監管,切實做到管住、建好、守牢永久基本農田。
四是要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土地全域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整治規劃,以保護生態、保護耕地為前提,突出地域特色,在全市域內實施差別化、區域性、綜合性的土地整治。建立高標準農田建設政府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制度和經費保障,結合標準農田補建、耕地質量提升等土地整治工程,農業兩區、農田水利建設等其他涉農項目,統一建設,統一上圖,統一監管,確?!笆濉逼陂g建成高標準農田86萬畝,力爭完成105萬畝的目標任務。
當前,人民群眾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的新形勢下,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艱巨性,要以十九大精神為統領,統籌推進保護生態與促進發展,切實把礦產資源保障好、環境污染治理好、生態環境建設好,為“兩美紹興”建設提供強有力保障。
一是要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進一步加大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力度,打好政策“組合拳”。結合“三改一拆”“空間換地”“騰籠換鳥”“低、小、散”行業整治提升等工作,加快低效工業用地再開發和舊城鎮、城中村再開發。用足用好試點政策,通過收購儲備、退二優二、退二進三、提高容積率等方式加大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力度,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二是要推進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試點。加強對農村宅基地及農房確權登記工作的統籌協調,妥善處置登記發證過程中的歷史遺留問題,確保2018年全面完成。根據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工作安排,探索構建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制度體系和登記平臺,逐步實現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以及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
三是要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完善工作。堅持超前謀劃、統籌兼顧,科學評估現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情況,按照“多規合一”“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等要求,突出生態用地保護,科學推進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切實提高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要加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以實施礦產資源“十三五”規劃為契機,優化礦山布局,提高采礦權準入門檻,全面推進綠色礦山創建,確保全市“十三五”礦山數量壓縮在60家以內,其中建筑石料壓縮在27家以內,到2020年綠色礦山建成率和粉塵防治達標率達到100%。同時,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間省、市礦產資源規劃確定的全市143個廢棄礦山治理任務,按照宜耕則耕、宜景則景、宜建則建的原則,盤活利用廢棄礦地,促進礦地綜合利用。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十九大報告以新的高度強調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黨的十九大在利民惠民方面作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站在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我們必須把人民至上、民生為要價值導向貫穿工作始終,不忘初心,振奮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國土干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一是以“最多跑一次”理念做好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按照“全市通辦、信息共享”“一個窗口、一套資料、一小時辦結”的要求,通過整合資源、流程再造、數據“跑路”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效能,讓群眾有最大獲得感。
二是全力推進地災“除險安居”三年行動計劃。以市委市政府“確保走在全省前列,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為總目標,堅持搬遷為主,搬遷與治理相結合原則。在2017年完成190處基礎上,提前謀劃,拉高標桿,進一步加快剩余地質災害隱患點綜合治理進度,確保2018年提前完成地質災害“除險安居”三年行動任務,盡全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具體到國土資源戰線,我們必須把全面從嚴治黨的各項要求融入到國土資源管理的具體實踐中,切實從管黨、治吏、反腐、用人以及理想信念、作風建設、嚴明紀律等方面做好工作,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國土資源隊伍。
一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引導全市各級國土系統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市國土系統內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發揮以學促做作用,更好地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提高全市國土資源系統黨員干部懂全局、管本行,抓重點、破難題,抓落實、求實效,崇廉潔、拒腐蝕的能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三是完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突出“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的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努力選好用好“講政治、敢擔當、重實干、有作為、守廉潔”的獅子型干部,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為新時代國土資源事業的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