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特約記者 臨海市國土資源局 戴巧玲
臨海市在全省率先實行不動產抵押登記與抵押貸款“一窗受理 延伸服務”
□ 本刊特約記者 臨海市國土資源局 戴巧玲
今年9月,臨海市進一步深化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交易、稅收、登記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基礎上,政銀聯手,打破常規,在全省率先建立不動產登記信息銀行共享機制,將不動產查詢業務權限從政府部門的辦事窗口下放到全市銀行系統一線窗口,實現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和不動產抵押登記數據資料實時共享和內部流轉,由原先“3個部門3套資料跑至少3天跑6次”整合為“1個窗口1套資料1個小時最多跑一次”,年均可減少群眾企業辦理貸款上門次數約3.55萬次。同時,完善銀行網點專人查詢登記管理機制,有效杜絕“以人查房、以房查人”,實現政府減壓力、群眾少跑腿、銀行減風險等多方共贏。截至目前,試點銀行窗口累計辦理不動產登記銀行信息查詢1995次,涉及申請人839人,發放貸款2.87億元,未發生一起濫查誤查信息行為。
▲11月14日,臨海市國土資源局對該市農商銀行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1.充分征求意見,科學制定方案
組織法制辦、國土資源局、公積金中心、審管辦、金融辦、人民銀行、銀監辦和該市24家銀行召開討論會,充分征求相關部門、金融機構意見建議,細化完善《不動產抵押貸款與抵押登記“一窗受理、延伸服務”改革實施方案》和《臨海市銀行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系統技術方案》,倒排時間計劃,明確措施、責任單位、責任人員、工作職責和追責辦法,確保實施方案的科學性、可操作性。
2.開發專項系統,提供技術支撐
強化信息化建設,利用“互聯網+不動產”模式,委托專業網絡公司在全國率先開發不動產登記銀行查詢系統和抵押登記銀行專用受理端口,涵蓋不動產信息查詢和抵押登記兩大模塊,設置權利登記、抵押登記、證明登記3大查詢內容和首次、變更、轉移、注銷4大類抵押登記類型,為實現全業務、全流程不動產抵押貸款登記銀行“一窗受理、延伸服務”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3.查詢登記分步走,試點先行逐步全域覆蓋
根據試點先行、分步推進的原則,9月在臨海市農商銀行率先啟動不動產信息查詢試點,取得圓滿成功。在此基礎上,11月初著手開展抵押貸款和抵押登記銀行“一窗受理、延伸服務”試點工作,11月22日,臨海市農商銀行總行營業部成功受理了第一筆不動產抵押登記貸款業務,順利完成臨海市東魯彩燈廠最高額抵押貸款首次登記,該企業辦理時間先后只花費半個小時,享受不動產信息查詢、登記、貸款一條龍服務,收到企業好評和點贊。下階段將根據銀行自愿原則,逐步在市域銀行網點全面推廣,做到業務類型分類處理、有序開展。試點2個月以來,34個銀行網點窗口累計已辦理不動產信息查詢1995次。
▲11月22日,臨海市農商銀行總行營業部受理第一筆不動產抵押登記貸款業務
1.合理布局窗口,實現全城通辦
合理布局設置,在全市各鎮(街道)和經濟較發達、人口密集、業務量較大的行政村設置銀行查詢登記網點,推廣就近申報、全城通辦等服務,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群眾不出鎮(街道)甚至不出村便可查詢不動產登記信息、申請辦理抵押貸款和抵押登記,改變以往進城審批、排隊辦事模式,極大方便群眾辦事,實現不動產抵押辦證“就近跑”。據初步統計,目前,臨海市24家銀行中23家銀行約80處網點已計劃延伸推廣抵押貸款和抵押登記銀行“一窗受理、延伸服務”工作,實現19個鎮(街道)全覆蓋。
2.信息雙向互通,實現實時共享
制定銀行專項查詢方案,明確共享信息類型。企業和個人在申請借(貸)款時,由銀行直接受理查詢申請人不動產登記情況,并出具查詢結果證明,變群眾“多次跑”為窗口“零次跑”,同時有效消除查詢與登記時間差,降低銀行信貸風險,實現群眾、銀行、不動產管理機構等多方共贏。截至目前,銀行可實時共享不動產權利登記、抵押、查封3大類17小類不動產信息。
3.統一窗口受理,實現延伸服務
整合國土資源、公積金管理中心、銀行等單位業務窗口,打通三個單位內部通道,在銀行網點聯合設置“不動產抵押貸款和登記綜合窗口”。實施統一窗口受理、后臺并聯辦理,對符合辦理條件的,一次性收取抵押登記和抵押貸款所需資料,受理人員負責審查申請人相關資料,詳細詢問有關事項,在3項業務資料齊全、完成后分別掃描錄入不動產登記、公積金管理和信貸管理系統,分別上傳審批,分別建檔,實現公積金貸款、商業貸款和不動產抵押登記數據資料實時共享和內部流轉,由原先3個部門3套資料至少跑6次整合為1個窗口1套資料最多跑一次的延伸服務,三個部門全流程受理時間從至少3天縮至1個小時。
1.加強受理人員管理
加強銀行查詢人員管理,實行受理員“聘用制”和“雙軌制”管理模式,即由銀行自主選擇內部業務能力強、素質高的工作人員,由臨海市國土部門和公積金管理中心發放聘書,授權其登陸不動產登記銀行查詢系統,依申請自主開展信息查詢和不動產登記工作,并接受銀行和不動產登記局雙重管理。目前,試點單位已落實銀行專人37名。同時,強化受聘人員業務培訓,國土部門和公積金管理中心分別開展業務培訓,提升業務能力。目前,已對農商銀39名各支行分管行長和客戶經理進行業務培訓,對考核通過的12名受理人員頒發了聘書。
2.強化信息安全管理
加強數據監管保密,設置國土銀行專線光纜,實行“一網點一用戶”制度,為每名辦理抵押貸款業務人員配備一個授權U-Key。建立信息“雙條件”查詢和限制查詢制度,銀行在取得申請人授權后,具備不動產權證號和權利人雙重條件方可實施查詢,避免出現“以人查房、以房查人”現象,并對歷史登記信息和軍事設施、使領館、監教場所、宗教、殯葬用地5類特殊不動產信息實行限制查詢。
3.建立責任追究體系
明確國土部門、公積金管理中心、銀行三方職責,國土部門和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對受聘人員抵押登記、公積金貸款業務審查的指導、培訓和管理,銀行負責對受聘人員商業貸款審查的指導、培訓及日常監督管理。同時強化受聘人員監管和考核,制定出臺專項考核辦法,國土、公積金中心和銀行對受聘人員受理件差錯率進行聯合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人員進行及時調整解聘,取消相應網點的受理權限。同時加強后臺監管,國土部門對銀行用戶的日常查詢記錄進行不定期監管,防止信息濫用。截至目前,國土部門通過后臺實施監管82次。此外,明確法律責任,一旦發現違反法律法規政策進行虛假登記、泄漏信息、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等行為,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關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