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縣壺山街道國土資源所 胡 彬 揚 靜
武義縣壺山街道推出農戶建房一本通服務
□武義縣壺山街道國土資源所 胡 彬 揚 靜
武義縣壺山街道位于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境東北部,為縣人民政府駐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近些年來,由于轄區內許多農村住宅均已有20年以上的“房齡”,農戶對改善居住條件的需求很大,轄區內每年需要翻建和新建的農房數量較大。隨著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們對宅基地的需求非常強烈,但是前些年由于審批手續上的繁冗,農民建房難成為一大棘手問題。
2014年,為有效破解農民建房難的問題,武義縣政府將農村宅基地審批權限下放到鄉鎮街道,按照“農戶申請、村級審查、鄉鎮審批、縣管轉用”進行宅基地審批。但一直以來宅基地審批手續十分繁瑣,辦理時需要經過村級材料聯審、規劃部門踏勘許可、供電部門踏勘許可、安監部門踏勘許可、工作片踏勘意見、國土資源所踏勘意見、分管領導審核、召開主任辦公會議聯審、主要領導審批等十幾道程序層層審核,層層簽字才能走完整個過程。有村民戲說,“跑斷腿、磨破嘴、受了氣,去政府辦事情我們‘一直在路上’。”如此,不僅增加了村民的負擔,也降低了街道的辦事效率,而且因為審批不及時增加了大量合規的“違法建筑”。
從2015年開始,武義縣壺山街道辦事處針對農民建房審批難的問題,開始探索農房審批一站式服務進程。2015年6月,為切實破解農民建房難問題,由壺山國土資源所牽頭,街道主要領導帶隊通過現場辦公,走村到戶等多種形式,不斷完善并創新農戶建房審批流程,擇機推出《壺山街道農戶建房一本通》。通過以下措施整合了程序方便了村民。
材料整合;《壺山街道農戶建房一本通》內將壺山街道農戶建房標準與資格和農民建房報批流程、工作流程進行了詳細說明,凡是符合建房條件想報批宅基地的村民,只要按照建房一本通的要求完成材料組件,就能在規定工作日內完成報批程序,領取建房批準書。
資源整合:街道將原來的國土資源、規劃等部門進行了整合,以往國土資源與規劃部門各自為政,分別對宅基地進行踏勘。既浪費了人力又浪費了物力,降低了工作效率。現在國土資源、規劃、工作片等多部門單位同時進行上門踏勘同時簽署意見。既避免了互相推諉扯皮,也避免了批人情地的現象。
查漏補缺:街道國土資源所的工作人員還將發放的一本通按照發放順序進行了登記和編號,若有發現未及時交回的材料,工作人員及時電話咨詢是否出現了困難并進行指導,工作模式由被動變為主動。
微信公開:壺山街道為了增加宅基地審批的透明度,適時開通了以便民為主線的微信公眾號“壺山國土”,將轄區內村民上報并審批的宅基地通過平臺公之于眾,讓村民可以在家里也能了解自己宅基地審批的進度。
自2015年推行農戶建房審批新機制后,兩年半的時間里,壺山街道共為454余戶農戶辦結宅基地申請審批,再沒有出現因材料不齊全的原因還擱置的宅基地審批件。與此同時,街道涉土信訪量逐年下降,今年是村級換屆年,上半年涉土信訪只有兩宗,涉農戶建房一宗,對比往年同期,下降了80%。今年以來未出現一宗因為審批不及時導致的新增農村建房違法建設。農戶建房一本通運行兩年多來,既獲得了轄區村民們的一致好評,也獲得浙江省國土資源廳、金華市國土資源局和縣有關領導的好評。
2017年1月16日,時任浙江省代省長的車俊同志在浙江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第一次提出了“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壺山街道又適時推出了違法用地處置一本通,已陸續幫助118戶村民完成了農房補辦審批。尤其是解決了下山脫貧村金陽村84戶農戶二十多年的宅基地審批歷史遺留問題,避免了下山脫貧村的群訪,緩解了緊張的干群關系。
據悉,壺山街道還將陸續推出設施農用地一本通、臨時用地一本通等系列便民服務舉措,方便群眾辦事,提升服務水平,讓老百姓切切實實體會到“最多跑一次”的辦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