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紹興實踐
□紹興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立足紹興產業優勢和發展實際,確定紡織、化工、金屬加工三大傳統產業和黃酒、珍珠兩大歷史經典產業等五大制造業領域作為改造提升重點行業,著力打造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五大標桿,推動產業從“追跑跟跑”向“并跑領跑”轉變,引領帶動紹興市傳統產業轉型躍升
為做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試點工作,紹興多次召開會議反復研究,基本形成試點方案。根據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十大重點行業領域發展導向,立足紹興產業優勢和發展實際,綜合考慮產業關聯性、發展基礎和市場前景等因素,確定紡織、化工、金屬加工三大傳統產業和黃酒、珍珠兩大歷史經典產業等五大制造業領域作為改造提升重點行業,著力打造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五大標桿,推動產業從“追跑跟跑”向“并跑領跑”轉變,引領帶動紹興市傳統產業轉型躍升,建設成為全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樣板區。
在找準問題的基礎上,紹興市明確了五大重點產業的發展方向:紡織產業按照“綠色高端、世界領先”的目標,化纖行業向“材料新型化、產品功能化”,織造行業向“面料高端化、品種個性化”,印染行業向“產能集聚化、生產綠色化”,服裝服飾業向“品牌全球化、產品定制化”方向改造提升,加快市場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文化創意和時尚設計,催生高端紡機產業,帶動紡織產業全行業全產業鏈提升發展。
化工產業按照“綠色安全、循環高效”的目標要求,以區域集聚化、產業循環化、產品高端化、生產清潔化、管理信息化為發展路徑,推動化工產業向功能性染料、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等方向發展,打造節能、環保、安全的現代綠色化工產業體系。
金屬加工業以“創新提質、做精做強”為目標,加快突破先進工藝和關鍵技術,推進金屬加工業向高性能銅材、新型合金材料、有色金屬電子材料、高端金屬粉體材料及制品等方面提升發展,努力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金屬制造產業基地。
黃酒產業圍繞打造“世界黃酒之都”的目標,以“產業整合、品牌聯合、跨業融合”為突破口,按照“全產業鏈提升、全生態保護、全市域旅游”的發展思路,做強做大黃酒產業,推動黃酒產業經典傳承和創新發展。
珍珠產業以科技養殖和生態養殖為支撐、精深加工為依托、品牌高端延伸為抓手,著力打造珠寶級珍珠和高附加值產品,加快發展珍珠文化創意產業等新型業態,推動珍珠產業國際化、高端化、時尚化發展。
打好落后產能殲滅戰。全面完成182家印染企業和190家化工企業搬遷集聚或就地整治提升。開展織造及特殊整理加工(如拉毛、涂層、燙金等)集中規范整治,組織實施黃酒、軸承、電機等行業專項整治行動,鼓勵達標企業集聚入園提升發展。淘汰300家企業的落后產能,整治提升“低小散”企業2000家以上,全市域消滅“四無”企業。全面完成工業園區(小區)的整治工作。
全面實施企業綜合評價分類管理。以畝均效益和綠色生態為導向,分行業制定企業綜合評價辦法,配套出臺差別化政策,推動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各類要素資源向有競爭力、創新力的企業集中。
實行最嚴環保和安全管控。嚴格落實用能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分行業制訂實施國際領先的環境質量標準、安全生產標準和能耗、水耗管控標準,嚴格項目準入,倒逼企業升級。
推動企業入園集聚提升。全面推廣大唐襪業整治和襪藝小鎮建設模式,大力推進黃酒小鎮建設,推動黃酒企業向鑒湖水系中心區域轉移集聚,促進企業提質,植入文化創意,支持藍印時尚小鎮、領尚小鎮、珍珠小鎮等創建省級特色小鎮,推動塊狀經濟向產業集群發展。
分塊分批改造傳統產業功能區。統籌推進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柯橋濱海工業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以傳統產業為主的功能區提升發展,規整產業布局,增強生態、文化、社區功能,優化發展空間。
改造提升專業市場。加快以中國輕紡城、錢清輕紡原料市場為代表的專業市場改造升級,推動中國輕紡城倉儲物流外移,增強展示、會展、時尚功能。大力培育網上交易市場,促進線上線下融合。
加快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實施“工業機器人”應用倍增計劃,推動化纖、印染、襪業、領帶、化工等重點行業開展智能制造試點,實施“機器換人”項目300項以上,打造20個智能制造應用示范工廠。推進“互聯網+”,實施企業“上云”工程和百家企業信息化“登高”計劃,建設紡織行業大數據中心,引導服裝、家紡等終端消費品領域企業運用大數據發展個性化定制。
大力打造行業標準品牌。貫徹落實省“標準化+”行動計劃,加快標準強市、質量強市、品牌強市建設,創建國家紡織化學品質檢中心和國家襪業產品質檢中心,制訂綠色印染、黃酒、珍珠首飾等團體標準和5項以上“浙江制造”產品標準,組織開展中小企業國際對標行動,全面提升傳統產業領域國際先進標準采標率。
加快重點產業研究院建設。圍繞紡織、化工、黃酒等重點產業領域,建立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院或技術創新聯盟,分產業制定技術創新路線圖,突破一批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加快紹興大學創建,推動設立浙江工業大學紹興研究院,籌建紹興黃酒學院和浙江紡織服裝學院,積極對接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爭取引進意大利CSMT中心,為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