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
(《每日經濟新聞》2017-09-18)
就業創造是阿里巴巴一項重要的社會責任,2016年底,阿里巴巴生態創造約3300萬靈活就業機會,為大學生、農民工、弱勢群體創造公平、包容的就業環境,成為傳統就業的有益補充。在互聯網的長尾效應下,基于對大數據的分享和交換,特色生意、細分服務層出不窮,職業種類推陳出新,如網絡直播、網絡模特、網絡攝影、網店客服……這背后創造了無數小眾、長尾的就業機會?!皠摌I式就業”成為一種顯著的“就 業”方式。淘寶、天貓正成為千萬年輕人創業的三角地,對接全 國乃至全球的“在線消費市場”。只有就業穩住了,民生才有保 障,社會才能穩定。近年來,中國新增就業一方面來自GDP增 長帶來的“傳統就業”,另一方面來自于“互聯網+”與傳統行 業融合形成創造的“新就業形態”。
(《證券日報》2017-09-16)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7.8%,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同比增長6.4%,增速比1-7月份低0.5個百分點,增速降幅與總投資一致。與去年同期比,民間投資增速回升了4.3個百分點,這說明總體投資增速創歷史同期新低,主要是因為非民間投資增長放緩。比如,1-8月份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投 資增長11.2%,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0.2個百分點,增速降幅接 近一半。分地區而言,東部地區民間投資增長最快(9.2%),中部 其次(6.8%),而西部地區較慢(5.4%),東北地區負增長,這也 是東北經濟困難、缺乏內生增長動力的集中體現。
(《投資快報》2017-09-15)
2017年1~7月居民新增中長期貸款增速放緩,但短期消費貸款卻迎來了爆發性增長。2017年前7個月居民短期消費貸新增額達1.06萬億元,累計同比多增7137億元。這并不是說國內居民的個人消費愿望有多么強烈,而是通過消費貸曲線進入房地產市場,這將給國內的金融體系安全帶來很大隱患,用短期限、高利率的消費貸投機房地產是非常危險的投資行 為,這既會使房地產調控難以發揮作用,更會給國內金融體系 帶來巨大隱患。銀行消費類貸款暗中流向房地產市場,引發了 各監管層的警覺。只有對銀行新增消費貸款嚴格把關,對存量 貸款仔細篩查,才能將潛在風險降到最低。
(《大眾證券報-財信網》2017-09-18)
未來,良好的軟硬環境是園區成功突圍的關鍵,所以園區亟需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進行布局和升級。硬件方面,園區首先要堅持一個園區就是一個生態的理念,通過以人為本對環境進行升級,達到辦公與生活場景的相互融合。其次是特色園區千萬不能出現工業粉塵的氣息,否則很難留住高端人才和龍頭企業在此落地生根。軟件方面,就是要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降低企業的外部交易成本,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一個 優質的特色園區,便是一個生產要素聚集的洼地和社會資本 投資的福地,它最終會形成強大的磁力效應,吸引越來越多的 上下游的企業在同一園區聚集,從而實現一個交易閉環。使園 區內的企業,足不出園區就可以尋找到所需要的供應商、銷售 商等。
(《經濟》雜志-經濟網2017-09-18)
中國金融的改革創新,從全局與長遠發展看,要納入中國的全面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洪流之中。中國金融的改革創新有6個方面的“勢在必行”。第一,以金融有效支持中國實體經濟升級換代,在形成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面勢在必行。第二,一定要有金融主體和金融產品多樣化的實質性改革,形成“無縫連接”的金融供給體系勢在必行。第三,在“雙軌制”戰略框架下,合理打造中國政策性金融體系勢在必行。第四,金 融體系建設緊密聯系PPP創新發展勢在必行。第五,金融和 互聯網的創新式融合滲透勢在必行。第六,在中國金融的深化 改革中,人民幣國際化勢在必行,人民幣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 “硬通貨”,必須在資本項目下來去自由,放棄我們過去不得不 堅持而且受益的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