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視點
Information Network
為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礦業轉型和綠色發展,近日,國土資源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國家質檢總局、銀監會、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綠色礦山建設進程,力爭到2020年,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礦業發展新模式。《意見》明確了綠色礦山建設三大建設目標:一是基本形成綠色礦山建設新格局。新建礦山全部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生產礦山加快改造升級,逐步達到要求。樹立千家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型綠色礦山典范,實施百個綠色勘查項目示范,建設50個以上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形成一批可復制、能推廣的新模式、新機制、新制度。二是構建礦業發展方式轉變新途徑。創新資源節約集約和循環利用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和礦業經濟增長的新途徑,加快綠色環保技術工藝裝備升級換代,加大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大力推進礦區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和耕地保護,引導形成有效的礦業投資等。三是建立綠色礦業發展工作新機制。研究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聯創、企業主建、第三方評估、社會監督的綠色礦山建設工作體系,健全綠色勘查和綠色礦山建設標準體系,完善配套激勵政策體系,構建綠色礦業發展長效機制。《意見》主要內容:一是制定領跑標準,打造綠色礦山。各地要按照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細化標準,明確礦區環境面貌、開發利用方式、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現代化礦山建設、礦地和諧和企業文化形象等綠色礦山考核指標要求,形成主要行業全覆蓋、有特色的綠色礦山標準體系。推動新建礦山按照綠色礦山標準要求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對于生產礦山,各地要結合實際作出全面部署要求,積極推動礦山升級改造,逐步達到綠色礦山建設要求;選擇綠色礦山建設進展成效顯著的縣或市,建設一批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樹立綠色環保勘查理念,嚴格落實勘查施工生態環保措施,切實做到依法勘查、綠色勘查,減少地質勘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建設進程。實行礦產資源支持政策;保障綠色礦山建設用地,從年度計劃、新增采礦用地取得、存量用地使用等方面,支持和保障綠色礦山企業和示范區轉型發展的用地需求;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從統籌中央地方財政資金安排、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稅費減免等方面,加大對綠色礦山的支持;創新綠色金融扶持政策,從實施扶持性綠色信貸、支持上市融資、構建征信體系等方面加大支持。三是創新評價機制,強化監督管理。四是落實責任分工,統籌協調推進。
日前,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壓縮不動產登記時間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在確保登記資料移交到位、人員劃轉到位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登記流程,提高登記效率,分類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通知》要求,各地要通過創新申請方式、提高受理能力、加強業務聯動、強化信息共享等措施,將一般登記業務的辦理時限壓縮至20個工作日,不動產抵押登記辦理時限壓縮至10個工作日,不動產查封登記、異議登記即時辦理。政府組織開展的農村不動產登記以及未公證的繼承、受遺贈涉及不動產登記等較為復雜的登記情形仍按照30個工作日辦結。《通知》指出,不動產登記資料是證明不動產權利歸屬的重要依據,是依法開展不動產登記的前提,做好資料移交才能支撐高效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壓縮辦理時限。各地要嚴格落實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要求,明確和規范不動產登記申請材料,采取加快移交資料、規范申請資料、創新服務方式等措施壓縮工作時限,能夠通過信息互通共享取得的材料不能要求群眾重復提交。要務實創新,積極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工作模式,推出一站式辦理、同城通辦、綠色通道等多種服務舉措。《通知》同時強調,各地在實施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過程中,要以穩定和保護產權為基本原則,處理好不動產登記效率和質量平衡關系,在完成壓縮不動產登記時間任務的基礎上,實事求是確定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限。
近日,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召開全省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建設暨數據整合建庫工作現場會,再度部署不動產登記工作,要求今年6月底前全省100%的市縣接入國家級平臺,年底前80%的市縣完成存量數據整合匯交工作,同時提出“邊整合、邊應用、邊完善”。今年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在基層落地的關鍵之年,陜西廳提出要以“責任落實年”為抓手,緊盯目標,全面完成任務。要加快信息平臺建設和接入條件準備,盡快聯通國家級信息平臺,已聯通國家級信息平臺的榆林、安康、韓城等市縣,要及時、完整、準確地上傳新發證信息。對數據整合及匯交,采取“邊整合、邊應用、邊完善”等方式,優先完成不動產交易活躍等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類型數據的整合工作。把信息安全貫穿于信息平臺建設和數據整合全過程,建立健全分級控制、層層把關的不動產登記資料安全保密制度,強化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確保信息安全落到實處。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制定適合本地的配套政策,全面推進“房地一體”的農村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等。目前,陜西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全省12市107縣全部完成了職責機構整合,建立了相應的不動產登記機構。陜西廳先后制定了《不動產登記申請材料清單》《不動產登記資料移交工作指引》,全省已設立不動產登記網點114個,各類登記窗口560個,9個市本級及90個縣基本完成檔案資料移交工作。此外,全省已有40個市縣順利接入國家級平臺,累計上傳新增登記信息58211條。
湖北省創新出讓方式,突出生態開發綠色發展,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工作呈現四大亮點。一是突出凈礦業權出讓,創新出讓方式。礦業權出讓前妥善解決好礦業權與土地使用權、林地使用權、道路使用權等其他權利之間的關系,讓競得人不再受土地、地面附著物及固定資產等權益制約,做到干干凈凈出讓礦業權。二是突出生態開發綠色發展,創建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湖北大力開展礦產資源生態開發試點,創建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突出生態開發綠色發展,將其定為礦業權出讓的重要條件,突出以生態環境承載力為礦產資源開發底線的發展理念,強化礦產生態開發準入管理。三是突出“多規合一”,嚴守生態紅線。湖北省要求,礦業權出讓必須依照“多規合一”的原則,切實做好礦產資源、土地利用、環境生態和森林保護等相關規劃的銜接,堅守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市保護邊界,充分發揮規劃的調控和引領作用。四是突出科技管礦,強化監管服務。在“國土資源云”建設框架下,推進“互聯網+礦業權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打造武穴市露天礦山科技管礦標準化樣板礦山,抓好黃石三鑫公司等智慧礦山建設,推廣微慣導技術在礦山企業的應用,讓礦產資源管理人員能夠隨時隨地掌握礦山開采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工作。
國土資源部近日通報2016年度國土資源政務信息網上公開執行情況檢查結果,湖南省國土資源廳以總分91.5分名列前茅,政務信息網上公開成效明顯。近年來,該廳政務公開工作成績突出,已連續6年被國土資源部評為“政務信息網上公開省級示范單位”,連續5年獲得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表彰,連續6年被省政府辦公廳評為優秀省直部門網站。據了解,該廳歷來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在組織領導上,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辦公室牽頭協調推進,各處室具體承辦,信息中心提供技術支撐,紀檢監察部門監督落實;建立資金保障機制,將政務公開工作經費納入全廳財政預算;強化考核問責機制,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了廳績效考核體系,所占分值權重不低于4%。并強化了激勵與問責制度,加強指導監督檢查。在政府信息公開上,該廳建立《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政務公開規定》等基本工作制度,建立了省市縣3級政務公開組織實施架構的工作機制;按要求編制、發布并及時更新了政府信息公開指南、目錄及年報;積極推進主動公開目錄體系建設;主動解讀重大政策文件,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的熱點輿情等。在政務服務上,目前該廳政務大廳設置了11個辦事窗口,涵蓋土地、礦產、測繪地理信息三大業務的受理、初審、繳費、批單領取等事項;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政務大廳窗口服務管理;搭建了省、市、縣、鄉4級國土資源電子政務系統,實現了網上辦文、網上審批、網上交易、政務信息網上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