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建 馮利和
淺談加強制度建設與改進工作作風
□胡俊建 馮利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度,開展了“中央八項規定”、“群眾路線教育”、“三嚴三實”、“兩學一做”、“學講話、轉作風、促落實”等一系列專項教育活動,其目的就是教育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制度意識,讓學制度、用制度、守制度成為一種工作生活方式,從而進一步推動和促進干部作風的轉變和改進。
團場在制度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制度執行力不夠。比如,容易得罪人的制度執行起來往往“變軟”,不敢動真碰硬,剛性不足;有的部門在制度執行上采取實用主義態度,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的部門及干部在制度的執行上先緊后松,缺乏一貫性;有的部門在檢查考核中量化指標不明確、不細化,缺乏約束力;有的干部對自己要求不嚴不高,領會文件和上級精神不透徹,抓不住工作重點,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有的干部視制度為擺設,不遵守工作紀律,一旦出現問題不敢擔當,找理由為自己推脫責任。
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一是一些領導干部習慣于把個人意志凌駕于制度之上,常為感情、面子等突破制度規定,導致違反制度的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團場在內部改革中制定的一些制度,出臺不久就滯后于形勢發展的需要,這在客觀上弱化了制度的執行力。三是一些領導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價值觀念日趨功利化,為謀求個人利益而規避制度約束。四是有的領導干部在監督制度執行上失之于軟、失之于松、失之于寬。五是違反制度必受追究的導向不強,一些領導干部不按制度辦事,非但沒有受到追究,反而得到了好處,這大大損害了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改進工作作風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的一個重要話題。結合團場實際,我認為要建立健全一系列工作制度。如建立教育培訓制度。抓作風必先抓思想教育,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促使黨員干部不斷補充精神之“鈣”,增強改進作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理論素養、學習能力作為干部選任的重要依據,大力弘揚理論聯系實際學風,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推動工作的措施、促進發展的本領,不斷提高黨員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健全黨內生活制度。把嚴格黨內生活作為作風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研究改進“三會一課”、雙重組織生活和民主評議等制度的內容和形式,切實提高組織生活的質量和效果,使黨員干部在組織約束中錘煉作風、百煉成鋼。健全監督檢查制度。嚴格及時到位的監督是改進作風的有力保證,要加強日常監督,持續整治“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會所中的歪風”“培訓中的天價”等不正之風,積極構建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監督、社會監督有機統一的立體式監督體系,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形成制度化的監督合力。健全群眾評議制度。改進作風常態化,群眾滿意是第一標準,要更多地使群眾知情、讓群眾參與、由群眾評價,讓群眾看到他們關心的以及與其利益相關的問題是怎么改的、改到了什么程度,及時讓群眾了解整改的內容、措施和時限,只有群眾滿意的方案和措施才能通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問題我們一直在抓,但很多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風像割韭菜一樣,割了一茬長一茬。癥結就在于對作風問題的頑固性和反復性估計不足,缺乏常抓的韌勁、嚴抓的耐心,缺乏管長遠、固根本的制度。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增強制度的執行力和約束力。
加強制度建設是堅持從嚴治黨的重要保障,而制度建設的成效,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制度能不能得到有效執行。因此,在新形勢下堅持從嚴治黨,打好黨風建設這場硬仗,必須要提高制度的執行力。今年年初以來,二師三十三團黨委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為全團黨建工作的龍頭,聚焦問題、專項整治,理清責任、補齊短板,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促使黨員干部在“學”上有新收獲,在“做”上有新作為,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團黨委要求基層黨支部做到“三查三改”,即查找組織生活是否認真嚴肅、黨員教育管理是否嚴格規范、服務群眾是否積極到位,切實整改政治功能不強、組織軟弱渙散、從嚴治黨缺位等問題。對于查找出來的問題,團黨委要求基層黨支部建立問題清單,提出整改措施和時限,解決一個銷號一個,把解決問題貫穿于學習教育的全過程,形成“學、做、改”相結合的常態。通過持之以恒抓落實,不折不扣轉作風,提高了全團黨員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取得顯著成效。
轉變干部工作作風,沒有與之相適應的制度不行,制度執行不力更不行。通過工作實踐,增強制度的執行力,必須加強督導,提高約束力。對發現的問題,應該問事必問人、問人必問責、問責問到底,不管對領導機關還是基層單位,不管對領導干部還是普通黨員,落實制度的標準不能松、不能降,強化“制度執行沒有例外”的意識,切實維護制度的公平性、權威性、嚴肅性和公信力,真正使制度成為硬約束,確保各項制度真正執行到位,落到實處,發揮實效。□
(作者單位:二師三十三團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