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會城鄉建設環境保護辦公室 洪曄演
以擔當精神鑄就事業基石
市人大常委會城鄉建設環境保護辦公室 洪曄演
擔當是什么?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勇于面對大事、難事的責任意識,是一股披荊斬棘、一往無前的拼勁,是一股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韌勁,是一腔無私奉獻、為民服務的熱血,更是一種鐵肩擔道義、敢為天下先的膽識和氣魄。《歷史的選擇 人民的期待》一文,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很好地詮釋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擔當精神,讓全世界看到了有擔當的執政風格:矢志不渝的民族擔當,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引領13億多人民同心筑夢走向復興;敢抓敢管的治黨擔當,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從嚴治黨,鍛造堅強的領導力量;堅定不移的改革擔當,用好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凝聚起奮斗的動力;互惠共贏的大國擔當,彰顯東方大國風范,全方位推進特色外交,引領中國走到世界舞臺中央。這里的每一份擔當,都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可以說,如果缺失了擔當精神,就沒有筑夢的基石,更沒有圓夢的可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黨員干部要敢于擔當,并在實際工作中身體力行、率先垂范,把擔當精神上升到了新的境界,賦予了豐富的時代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敢于擔當是衡量好干部的一條重要標準,在新的歷史時期,對于人大的青年干部而言,擔當意識不是一時之需,而是一種政治責任、行為操守、思想境界,需要畢生的修煉。
要有擔當的勇氣和格局。大時代需要大擔當,作為青年干部,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注定是勇猛向前,開風氣之先的。干部,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注定是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諸葛亮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時,可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是一種擔當。解放戰爭時期,粟裕多次提出與中央不同的作戰意見,受到毛主席的贊賞,這也是一種擔當。沒有擔當的人,必定是一個軟弱的人,沒有擔當的民族,注定是任人欺凌的民族。因此,我們要在其位、謀其政,以一種為黨為國為民做點什么、為將來留點什么的價值觀來對待我們人大的事業和工作,凡事更主動一些,變要我干為我要干,把擔當精神作為人生矢志不渝的志向和追求。
要練就硬功夫和硬本領。早在1939年,毛主席就說過:“我們隊伍里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打鐵還需自身硬,擔當精神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著眼大局的視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水平跟不上,只會好心辦壞事。我們青年干部要不負人大事業的歷史擔當,就必須練就善于擔當的過硬本領。不僅要讀好“有字書”,堅持把學習擺在重要位置,深學政治理論,精學本職業務,廣學各科知識,做到知全局、精本行。還要走好“萬里路”,主動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開展調查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新視角、新思路和新對策。
要做好創新與傳承的有機統一。我們目前處于一個不斷創新發展變化的時代,青年干部要跟上發展步伐、站在時代潮頭,應注重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有人說,創新是分層次的,最淺的是產品創新,再深一點是技術創新,最深的是理念創新。這句話提示我們,要高度重視理念創新,善于從源頭上推進,尋求思路上的轉變和突破。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學會傳承。要全面深入地了解過去,既不能墨守陳規、更不能全盤否定,把溫故而知新作為基本的工作態度,辯證地看待現有的工作基礎,善于從中總結經驗、繼承傳統、發現問題、找出突破口,進而謀定創新的思路和措施。因此,只有正確處理傳承與創新的關系,立足于傳承,著力于創新,青年干部才能真正擔當起重任。
要有努力作為,敢于擔責的豪邁膽識。鄧小平同志說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換言之,就是要努力作為,敢于擔責,開創事業。年輕就要果敢有沖勁,敢為天下先,面對工作要放開手腳、積極主動,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要為了成長而工作,把個人成長融入到促進人大事業的發展中。做到敢工作、敢擔責,就不能有害怕出錯的心態,在工作中出錯是不可避免的,出了錯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錯后不敢擔責,碰到困難繞道走,碰到麻煩四處推。因此,青年干部必須有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鍛造敢作為、敢擔當的豪氣和膽識,日夜謀之,全力行之,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業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順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難事看擔當”,“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作為一名人大的青年干部,我們因年輕而充滿激情,因年輕而無所畏懼,更要因年輕而勇于肩扛人大事業發展的重任,以習近平總書記有擔當的執政風格為鏡,做一名會學習、能實干、敢擔當、有作為的青年干部,以擔當精神鑄就我們事業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