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 虹
(作者單位: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
藝術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基礎,是人類發展的一種智慧。人們生活在現代化的城市中,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人類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逐漸呈現在精神層面上。杜亞尼先生在《新城市規劃藝術》(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一書中系統講述了城市環境設計中眾多的經典案例的格局中空間理念合理運用的美學思想,從景觀設計環藝設計的演變到設計元素穿插,全面論證了在當代城市環境設計中運用空間理念帶來的藝術美感。因此,也可以說,在當代城市環境設計中,空間設計的理念對于追求和實現美顯得尤為重要。
明確運用空間理念的美學設計對塑造城市環境的重要性。杜亞尼作為美國著名的城市規劃師,他提出開創居住環境空間應該呈現為多功能性的發展目標,那么也就是意味著空間理念的美學設計需要把尊重自然的生態設計理念放在城市環境設計的首要位置。[1]該書開篇就明確了城市居住環境設計的核心是人的需求,根本目標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其獨特的審美藝術是對環境空間的組合與適應,其發展目標是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與升華。這也印證了空間理念的美學設計對實現城市環境設計呈現藝術美的意義。這就要求在城市環境設計中以需求美、生態美為空間組合設計的審美要求,進一步拓展具有創新性的設計理念,更好地將實現空間理念運用到城市環境設計中去,從而更好地構建符合人類生存的環境需求。[2]
運用空間理念的美學設計對實現城市環境設計呈現功能性的影響。在城市環境設計的實際當中,需要根據不同的形態表現方式,實行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空間理念來彰顯環境設計的藝術美。書中明確了城市格局的變化需要空間理念的結合,將空間理念運用到實際設計當中去,這也符合現代社會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基本要求。這一觀點也就表明了空間理念的審美藝術設計在塑造城市環境的過程中需要以此為指導思想,才能更好地為現代化的城市環境設計構建符合人們追求的審美需求。
與此同時,書中也明確指出環境藝術設計中無論是公共領域還是私人領域都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是以人為本追求形式美。這就需要我們著重在環境設計方法上作出合理的處理,從空間理念、元素運用等方面進行創新,從而展現出符合人們生活的形式美,可見運用空間理念的美學設計對實現城市環境設計呈現功能性有著重要的影響。[3]
《新城市規劃藝術》一書中所提出的空間理念運用到城市環境設計中的審美藝術,從根本上講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概述。當代城市環境設計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及對審美的藝術升華。作為城市人們居住的環境更應該合理運用空間理念去創造和傳承民族特色,構建和諧健康的城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