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通
(064000 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公司 河北 唐山)
淺談行政收費法制度的設定
雷小通
(064000 中國二十二冶集團公司 河北 唐山)
行政收費是行政機關在依法行使職權或事業單位在依法提供公共服務中,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收取一定費用的行政決定。本文通過對行政收費概念的辨析,從而進一步的分析出我國行政收費的缺陷:行政管理制度不完善;行政收費主體混亂;程序不完善;缺乏監督等。目前,行政收費的法治化已經提上日程,必須從制定統一的《行政收費法》入手,積極轉變行政職能。
行政收費;規范行政;收費法設定
行政收費是世界各個國家普遍存在的政府的行政行為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執照費、監管費、繁華地段的道路停車費等廣泛存在于現代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人們對行政收費不需要運用專業知識就能夠理解。當前我國行政收費總量多、收費秩序極為混亂,收費的管理法規不健全,這些問題導致了我國的行政收費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收費管理要求不相適應,由此對我們對行政收費的若干問題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行政收費與行政征收的區別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體憑借國家行政權,根據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對人強之地、無償地征收稅、費或者實物的行政行。它是國家財政的一大來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稅收,一是行政收費。由此可知,行政征收是一個大的概念,行政收費只是行政征收的一個子概念。稅收征收是行政征收的最主要方面,它由稅法調整。行政收費包括很多的費的征收,如資源費征收、建設資金征收、滯納金征收等各種各樣的費。行政收費的所有費的征收都是屬于行政征收的一種。
2.行政收費與沒收的區別
行政收費與沒收在形式上表現為對行政相對人財產的無償占有,它們的區別表現在,首先,兩者的性質不同。行政收費是行政征收的一種,是行政相對人負有一定的繳納義務,故向其征收。而沒收則是行政處罰的一種,只能以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法的有關規定為處罰的前提。其次,兩者的適用規則不同。行政收費適用行政征收的程序,規則,而沒收適用行政處罰的程序。往往行政收費具有連續性,而對于沒收只能給予一次性行政處罰。
1.行政收費管理性制度不完善
現行收費管理的制度不完善,導致收費的項目的冊立與收費的標準的額度核定隨意性很大。從現狀看,對行政收費管理比較嚴格,但對事業性收費項目的管理權限比較松懈。各級有關部門都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擬定收費項目和標準,經過省級財政和物價部門批準、審核后即可執行。
2.行政收費的程序不完善
行政收費的程序的完善是規范行政收費實施主體收費行為的最為重要的方面,正因為我國行政收費的程序不完善導致了我國的行政收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劣跡。
行政收費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就如何解決主要有兩種方案:一是費改稅;二是制定行政收費法。應當分情況對待,部分費改稅,部分制定《行政收費法》來調整。盡快地制定全國統一的完整的《行政收費法》是我國行政收費走向規范化、法治化的前提,也是保障行政機關公開透明、公正執法的重要步驟。
1.行政收費設立的原則
行政收費設立的原則眾多,主要應當包括法律保留原則;收費公正、公開原則;收費、繳費、支出分離相原則;收費集中管理原則。法律保留原則要求按照《憲法》以及《立法法》的規定,保護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權,對非國有財產以外的財產的征收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相關法律進行規定,在相關法律沒有出臺以前,國務院可以依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對行政收費問題先行作出規定。其他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有關行政收費的事項。收費公正公開原則是為了方便公民和相關組織有知情權,方便行使監督權,要求行政收費從開始到結束都必須向社會公布,為公民和相關組織提供有效便捷的方法查詢了解行政收費的相關過程。收費、繳費、支出相分離原則為防止行政機關過于集權,效仿三權分立原則,分權于決定收費部門、實施收費部門和支出費用的部門,有助于部門間的互相監督,行政機關更好地履行職責。收費集中管理原則可以糾正行政機關收費在公民心目中的印象,有些人認為行政機關的收費都是用于行政機關的日常支出,自收自支,越多越好。這在公民心中形成了不良的印象,不方便收費工作的開展。金融部門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將收繳的費用全部納入國庫,由國庫集中管理,行政機關的經費支出跟收費無關。
2.行政收費的實施主體
行政收費的實施主體是指依法享有行政收費職權,能夠以自己的名義運用其收費權向特定相對人收取費用,并能夠獨立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的國家機關和法律授權的組織。按照王名揚先生的觀點,行政主體概念是行使行政活動具有統一性和連續性的一種法律技術。目前關于行政收費的實施主體比較混亂,基本各種機關單位都有收費的權力,難以管理和控制,如能從立法上對行政收費實施主體必須具有的資質加以規定,勢必對行政收費實施主體混亂的情況有所改善,形成有規律、透明化、專業化的行政收費實施主體單位。
3.行政收費的程序
關于行政收費的程序筆者認為,可以參照《行政處罰法》的設立。應該考慮設立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兩種。數額較小的行政收費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規定在五十元人民幣以下的收費可以交由行政機關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收費。
普通程序可包括以下若干程序:①提出申請。行政主體實施行政收費須向相關有審批權的物價部門或財政部門提出收費申請。②進行審批。相關有審批權的部門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對行政主體提出要求收費的申請進行審查,如符合規定可以批準,如不符規定可駁回申請。
4.行政收費的監督與法律責任
行政收費有強制性、無償性的特點,監督是促使行政收費健康發展的最好方法,如無監督體制,可能導致行政收費目的偏頗,也可能導致公民對行政主體收費的不理解,最終可能導致收費項目的廢止。必須加以嚴格監控才能既保障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又使行政收費能夠發揮其重要作用。綜上,筆者認為可以在制定的《行政收費法》中規定以下監督機制:第一,明確監督行政收費的機關和組織。第二,建立行政收費的目錄制度,即將行政收費的各種收費名目編制成冊并規定收費的額度,將此冊公布給社會大眾知曉,便于接受公民和社會各界組織監督的制度。第三,建立行政收費許可證制度。第四,完善聯合檢查制度。第五,確立財政專戶儲存制度。
[1]章劍生.行政收費的理由、依據和監督[J].《行政法學研究》,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