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培英
(710122 西北政法大學 陜西 西安)
淺論非常損失規則在追續權中的適用
——基于我國著作權第三次修改送審稿中追續權入法的思考
呂培英
(710122 西北政法大學 陜西 西安)
著作權利的行使與保護在知識經濟時代中日益重要,我國《著作權法》第三次大幅度修改也應運而生,其中一個主要變化便是追續權入法。追續權在于保障“貧窮”藝術者與高價作品之間的利益平衡以及激勵作者創作,以實現形式正義到實質正義的轉變。但從學說學理上分析,追續權的正當性來源還有待商榷;從各國實踐經驗證明,追續權能否有效、合理實現還有待考量。
非常損失規則;追續權;著作權第三次修改送審稿
追續權一般是指藝術作品原件被出售后,作者在該藝術品被再次出售中分享一定數額的收益的權利,設立初衷在于實現貧窮藝術者與高價作品之間的利益平衡以及激勵作者創作作品。討論追續權立法目的或來源是否正當,首要解決藝術作品的價值來源。
肯定說學派根據固有價值論認為藝術作品具有潛在的升值空間。這種潛在的增值很大程度上歸因于藝術家的創作和努力。[1]藝術作品的增值正是體現在藝術家對其他作品的持續創作中所積累的名譽。
一般認為追續權來自于非常損失規則,其基于有償法律行為中有明顯不平等事實的存在,為實現契約正義受損失方有權請求法院撤銷此行為。肯定說學派認為作品的增值來源于作品本身的價值和作者持續創作中積累的名聲。但筆者對此存在保留意見,追續權的立法目的在于實現貧窮藝術者與高價作品之間的利益平衡以及激勵作者創作作品。在作品增值的過程中,作者的身價也已上漲,其具有完全的經濟能力,作者便不符合“貧窮”的身份,因此追續權的激勵作用也有疑問。
筆者認為現有的追續權是一種事后的安慰性補償,其前提在于先肯定買賣雙方存在不平等事實,這并不能及時保障作者權利。因此若將非常損失規則適用于追續權,其正當來源應是作者與買受人訂立原件作品買賣合同時存在明顯不平等的事實,如果買賣雙方交易時存在合法的合同,雙方均是真實且自由的意思表示,當時合同所表示的作品價值就為作品的真實價值。此規定將購買作品的風險完全歸于買受人,這也是不公平,無法實現形式正義相實質正義的轉變。適用非常損失規則正當性來源歸于簽訂合同時存在不平等事實,是否就是否定作者在轉售作品增值后有追續的權利?筆者對追續權依舊持肯定的態度,只是認為基于合同中是否存在不平等的事實對保護作者獲利程度不一致,并且希望通過對非常損失規則的適用在初售合同中能夠及時有效的保護受不公平對待的作者。
我國對作者著作權的取得采用自動保護制,大量的私下交易難以規范,所以送審稿第十四條明確規定買受人只有通過“拍賣”的方式轉售原件,作者方可有權獲利。但原始的追續權難以在第一時間保護作者,且只有“拍賣”這一唯一合法交易方式,可能會使追續權偏于保護個別利益即知名藝術家,而忽略了整體利益。并且私下交易中作者與買受人往往處于不對等地位,規范私下交易行為意義更為重大。總的來說筆者將非常損失規則適用于追續權主要是為了作者能及時保障權益,而非只作事后安慰性補償,這樣對作者而言意義更大。
不少學者認為非常損失規則可作為追續權的正當性來源,但完全將非常損失規則用于追續權中仍存在不合理之處。首先非常損失規則主要針對的是初售合同,其法律后果可能是買賣合同的撤銷或者初售合同中買受人對作者補償,但追續權形使得目的則是作者在作品的每次符合法定條件的轉售過程中均有獲利。因此筆者并不將非常損失規則作為追續權的正當性來源,而是將其作為如何更好實現追續權中雙方的利益平衡或者如何保護受不平等對待的作者權利的措施。
另外非常損失規則的適用前提是因欺詐、脅迫等行為導致顯示公平或者乘人之危的現象出現,但美術作品是買賣合同雙方的意思自治的結果,交易之時不存在欺詐、脅迫等使合同撤銷或者無效的情形[2]。對此筆者認為在追續權中非常損失規則的適用應降低標準,顯失公平不僅體現在欺詐、脅迫,大多數作者是出于經濟窘迫及緊急情況而以明顯不符合作品本身價值的價格同意轉讓作品的所有權。誠然作品真實價值難以量化以及穩定,因“其價格完全受市場機制以及當事人的需求程度決定”,公平價格難以確定,但此價格筆者認為應指作品本身的價值,作品的真正價值永遠以是作品本身的價值為基礎。關于作品的價值可以以作者當時所創作品的平均價值為參考,以及讓專業的鑒定人員對作品本身價值進行分析。
在現有追續權制度下,追續權只能發揮事后安慰性作用,難以及時確保作者的權利。筆者認為真正的公平不是絕對、偏向性的公平,真正的公平應是“回報與付出成正比”,在適用追續權時應當關注買受人的利益不受侵害。研究追續權對作者權益的保護仍舊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盧純昕.《追續權的爭議焦點與立法動議》.《河北法學》,2014年第32卷第8期。
[2]孫山.《追續權入法的三個假說及其檢驗》.《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16,34(6):107-118。
呂培英(1996.5~),女,漢族,浙江省紹興市人,西北政法大學本科在讀學生,行政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