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銀
(054900 河北省臨西縣政府 河北 臨西)
淺談虛擬財產的可執(zhí)行性及其價值認定
劉立銀
(054900 河北省臨西縣政府 河北 臨西)
虛擬財產是網絡游戲軟件中的軟件模塊運行時顯示在電腦屏幕上的影像,它不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沒有價值,不屬于財產。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網絡虛擬財產應運而生,而隨之而來,虛擬財產的執(zhí)行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虛擬財產;執(zhí)行;可行性
虛擬財產是指狹義的數字化、非物化的財產形式,它包括網絡游戲、電子郵件、網絡尋呼等一系列信息類產品。包括長時間虛擬生活中形成的人物形象,這點是不能轉換到現實生活中的虛擬財產以及狹義的數字化、非物化的財產形式,它包括網絡游戲、電子郵件、網絡尋呼等一系列信息類產品。但由于目前網絡游戲的盛行,虛擬財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網絡游戲空間存在的財物,包括游戲賬號的等級,游戲貨幣、游戲人物擁有的各種裝備等等,這些虛擬財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成現實中的財產。
1.虛擬財產與物
將物作為民事權利客體,是沿襲古老的民事立法傳統,但是需要明確的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物的內涵也在不斷擴充,不斷發(fā)生變動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比如,在古羅馬法時期,人們對物的概念進行了有體物與無體物的劃分。其中,有體物是指占據一定空間,能夠被人所控制的自然物;而無體物則指的是法學理論中所有權和物思維模式的產物。這樣做的原因是受制于當時代社會生產力和人們認識能力的有限,羅馬人只有將權利也轉化為物,才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對該權利的實際擁有,而權利的轉讓在認識上便也如物的交付一般形象真切,易于掌控。從上述的劃分中,可以看出,古羅馬人將有體物之“體”限于外在之形,認為有體物應當是客觀存在并且可憑借人的感官而觸覺的物,但由于時代的局限,當時代的古羅馬人并不知曉瓦斯、電力這類物質,也想當然的不可預測到假以時日這些無形又難以單純憑借感官去感知甚至難以發(fā)現的物質資源將作為經濟的客體并因而成為權利標的新形式出現。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科技的進步,人們對物的認識逐步改變和深化,物的范圍不斷擴大。近代民法理論逐漸拋棄這種“有體必有形”的陳舊觀念。在立法例上,瑞士民法、韓國民法有類似規(guī)定,德國民法雖未明確規(guī)定,但對物作了擴張解釋,將自然力作為物權客體。可見,物的外延已經經歷了兩次歷史擴張:分別是在古羅馬時代與近代,羅馬法將權利視為無體物,而近代民法又將光線、電力、熱能、頻道、磁場等自然力納入到有體物范圍之中。
那么,今天的虛擬財產的地位問題是否也可以通過對物的范圍進行第三次擴張來解決呢?虛擬財產無形無體,在外觀上似乎符合無體物的特征,但是我們應當對無體物進行深入的分析,就會發(fā)現無體物的概念誕生于物質化財產結構下,而在信息社會環(huán)境下,其存在基礎早已不復存在。因此,虛擬財產不應從屬于傳統民法中“物”的范疇。依刁勝先在《論信息的民事權利客體地位》中所言,虛擬財產應當作為非智力信息,從屬于信息之中,被另列為獨立并區(qū)別于物的一類全新客體。
2.虛擬財產的歸屬
虛擬財產的歸屬就是指存儲于虛擬的網絡空間中的虛擬財產屬于誰所有的問題。近年來,由于對虛擬財產的歸屬不能達成一致的認識,致使虛擬財產的糾紛層出不窮。目前,主要由兩種觀點。一種觀點為網絡虛擬財產應當歸用戶所有。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網絡虛擬財產是由用戶付出了時間、精力、和金錢獲得,且為用戶所控制,并可用于交易,而服務商不過是為用戶存放虛擬財產提供了一個空間,并不能控制這些虛擬財產的產生和變化,也無權對其進行任何修改,虛擬財產的性質在本質上等同于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存儲在銀行賬號中的錢財。另一種相對應的觀點則認為網絡虛擬財產屬于網絡服務運營商,理由如下:一是網絡運營商對其開發(fā)出的游戲軟件或者程序當然享有相關的著作權及該軟件或程序的一切權利,而虛擬財產作為儲存在服務器上的一組數據或說電磁記錄也當然在服務商所享有的著作權范圍之內;二是從平衡用戶和運營商利益的角度出發(fā),虛擬財產歸屬運營商所有,在不影響用戶的精神愉悅的基礎上,更加有利于對虛擬財產的維護。
本人較贊同第二種觀點。但用戶對于虛擬財產所享有的權利仍需商榷,是使用權,又或者如一些學者所言是他物權呢。作為以營利為目的而開設的游戲服務運營商,占有虛擬財產的所有權絕不是其最終目的,為了獲取利潤,運營商通過和用戶簽訂使用協議的方式實現權利的讓渡,并默許用戶針對虛擬財產所進行的各種占有、使用、處分、收益行為。由此可以看出,用戶所享有的權利實際上超出了使用權的范疇,更加符合他物權的特征要求。
1.影響網絡虛擬財產價值評估的因素
對虛擬財產進行執(zhí)行不可避免將涉及到虛擬財產的價值認定。虛擬財產的價值會受到網絡運營商經營模式、經營方式以及用戶間供求關系、游戲玩家感情傾向等不穩(wěn)定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波動,因此很難為虛擬財產的價值認定擬定一個確定的標準。
對虛擬財產的價值進行認定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要素:一是游戲運營商運營游戲時的自定價格,不僅對部分虛擬財產標出明確的交易價格,運營商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也提供出售虛擬道具和財物的服務,運營商所定價格綜合考慮了時間、市場、玩家心理、游戲積極性、游戲的吸引力、運營成本以及周邊等因素;二是網絡游戲玩家為獲得虛擬財產所付出的投入,網絡游戲玩家參與游戲并獲取虛擬財產需要投入大量成本,除卻最基本的費用,還包括時間、體力、腦力、甚至機緣運氣等。
2.網絡虛擬財產的價值評估規(guī)則
首先,應允許玩家間進行自由的協商。每個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守護者,特別是在私法領域,更應該尊重當事人的自由意志。
其次,當協商不成的時候就需要選定專門的評估機構來做出權威的評估。專業(yè)評估機構相對于玩家的優(yōu)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作為一個獨立于網絡運營商與用戶的自發(fā)的機構,能夠以第三者的立場來評估虛擬財產的價值,專業(yè)評估機構可以避免網絡運營商與用戶的主觀性,更加真實地反映虛擬財產的價值;其二,絕大多數的網絡游戲玩家玩網絡游戲是出于娛樂的目的,不可避免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虛擬財產的交易價格也同樣不可避免的與其真實價值存在差距,由專門性的機構對虛擬財產的價值進行評估可以參照更加客觀專業(yè)的標準,做出更加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的認定結果。
[1]侯國云,么惠君.虛擬財產的性質與法律規(guī)制[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