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瑞瓊
(655000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云南 曲靖)
淺談計算機軟件侵權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平瑞瓊
(655000 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云南 曲靖)
計算機軟件與著作權的其它客體相比有其特殊性,對軟件的侵權很容易發生,認定軟件侵權卻很困難。而且計算機軟件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具有巨大的經濟增長潛力。在知識經濟的今天,社會已經全面進入信息時代,信息與技術產業的發展在計算機軟件上表現的尤為突出。計算機軟件作為人類創造性的智慧成果,其產權保護問題已經成為了當代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文章主要通過典型案例深入探究造成計算機軟件侵權的多種原因,并針對性地提出預防及保護措施。
計算機軟件;侵權原因;解決對策
計算機軟件的法律保護問題,是自本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計算機軟件產業的發展而產生的。對于計算機軟件進行保護的法律保護形式很多,如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合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等。根據軟件的自身的特點,軟件應用于不同的目的、表達的不同的形式,可以采用不同的法律保護形式。而不同的法律保護形式,又各有其特點。
(1)《著作權法》保護。這種保護方式主要是根據著作權保護的基本原則,即創意/表達分離原則,來保護創意的表達。美國版權作品新技術應用全國委員會(CONTU)的最終報告認為:就現有法律而論,著作權法是保護軟件最為適宜的法律。在我國,著作權保護也是對軟件進行法律保護的主要途徑。但是,著作權法僅保護該軟件本身的表現形式,而不能擴大到開發軟件所用的思想、概念、方法、原理、算法、處理過程和運行方法等。
(2)《專利法》保護。這種保護彌補了著作權法保護的一些不足,可以有效地保護計算機程序所體現的設計者的“創意”。但軟件本身不能單獨申請專利,而只能是從屬于某一個發明的組成部分。
1.合同約定不夠明確
軟件著作權使用許可合同是指軟件著作權人在軟件著作權保護期內授權他人在合同規定的條件、范圍和時間內使用其軟件,并通過這種授權而獲得報酬的合同。許可使用方式主要包括:獨占許可、獨家許可、普通許可。企業在簽訂軟件著作權使用許可合同中易忽略對使用方式、使用的權利范圍進行明確約定。如企業原本意圖簽訂獨占許可合同,而未對使用方式進行明確約定,使得軟件著作權人又將該軟件許可他人使用,導致企業支付了軟件使用費后所生產的產品不具有市場獨立性,失去競爭優勢。另外對于約定使用的權利范圍不明確,由于現行法律規定,在軟件著作權使用許可中,對于合同中未作約定的權利,被許可方不得使用,故在軟件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中,應對被許可的權利進行列明,否則很容易在使用過程中造成權利受限或構成侵權。
2.實質性權利保護遭遇忽略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十條規定:本條例對軟件著作權的保護不延及開發軟件所用的思想、處理過程、操作方法或數學概念等。因此,軟件著作權的保護并不能制止以不同方式表達同一構思的實質侵權。對于以不同方式表達同一構思的實質侵權如何保護,目前企業界尚不明了。特別是在目前利用反向工程獲取軟件結構一般不認定為侵犯軟件著作權的情況下,為防止此類侵權,企業應將用于特定產品的軟件與企業硬件產品相結合,申請專利保護,軟件一旦與產品硬件結合,在產品申請專利的情況下,對于軟件也就可以通過專利進行保護。如此,對軟件就可以達到強保護的目的。
根據多宗計算機軟件侵權案件的判例,再結合我國目前保護計算機軟件各種法律的欠缺和不完善,在保護計算機軟件方面應從以下方面注意。
1.重視軟件登記,加強識別能力
軟件使用包括企業自行研發的軟件使用,也包括企業通過購買或被許可使用他人軟件。對于企業自行研發的軟件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軟件著作權的非唯一性,其他軟件開發者通過獨立研發可以研發出與權利人一致或基本相似的軟件,兩者之間的著作權并不沖突,可以同時并存。此時,企業要做好著作權備案登記工作或保存好原始開發資料,防止在使用過程中被他人指認侵權,做好軟件登記工作,減少侵權訴訟風險。
對于企業購買他人軟件使用過程中,主要是做好防盜版工作,如上所述,企業應通過正當途徑購買軟件,并保存好購買軟件的正規發票。同時加強企業采購人員對正版和盜版軟件的識別能力,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另外企業在簽訂軟件許可使用合同中,應明確許可方式,簽訂保密條款,并明確被許可的權利范圍、使用地域范圍和使用期限,對于利用被許可軟件再行開發出新成果的歸屬雙方也可事先進行約定。
2.重視自我保護,加強軟件加密
就企業軟件管理而言,第一,加強對軟件產品的保密工作,減少不必要人員的接觸。第二,對于核心技術人員,因對于軟件的基本原理、構思等并不受軟件著作權的保護,因此,員工的流失必然存在對軟件著作權實質侵權的威脅。因此,企業應盡量保證技術核心人員的穩定性。對其工作期間所開發的軟件(包括自由開發軟件)應明確約定歸企業所有,并設立相應的獎勵制度。
3.重視法律維權,加強侵權舉證
當企業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計算機軟件侵權糾紛時,如何適當地進行舉證,成為訴訟勝敗的關鍵點。企業遭遇侵權時,首先應當提供作為權利人的證據,軟件著作權進行登記的重要性也就在這里體現了。由于登記的公示性,只要沒有相反的證據,軟件著作權的登記人就是理所當然的著作權人。對于沒有登記的軟件著作權,權利人可以提供軟件源程序、軟件首次開發完成的時間等證據證明自己是著作權人。其次,需要舉證的就是侵權事實的存在。對于這一塊舉證,企業通常存在難度。因為一般侵權發生地都不在企業控制范圍內,企業也沒有相應的適當途徑能夠進入侵權地。對于盜版軟件銷售中侵權行為的取證,可采用三種方式。
公證取證方式,由權利人與公證機關工作人員一起作為購買者購買盜版軟件,并就所購軟件進行封存以及對整個購買過程進行公證。這樣的公證,在民事侵權訴訟中,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據,一般都能夠得到確認。對于軟件著作權侵權行為的公證取證中,應注意的是,由于計算機軟件不同于其他著作權,通過一般的拍照、復制等公證保全方式有時并不能達到證據所應有的證明力,因此,在計算機侵權取證中,應盡量聘請專家或專業鑒定機構參與取證,增加證據的證明力;通過行政執法手段對侵權行為進行認定。
[1]王麗潔.計算機軟件侵權認定的特殊性[J].《社會科學輯刊》,200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