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璨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
比較法視角下我國技術調查官制度的完善
周 璨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隨著專業性、技術性、復雜性的特色明顯特色明顯的知識產權領域的案件逐年增長,技術調查官成為法官在事實認定上的輔助者。我國現行技術調查官制度尚未完全在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筆者就這些內容結合國際制度經驗和我國技術調查官技術運行的實際狀況,對該制度的再完善和重構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期冀這些建議或意見能夠對我國技術調查官制度的完善發揮應有的作用。
技術調查官;知識產權法庭;專業性;技術性;技術事實查明
早在2008年,學者郭壽康、李劍就曾發文指出“為提高訴訟效率、統一執法尺度,知識產權審判機構的專門化已逐步成為一個國際趨勢。”并結合德國聯邦專利法院的設置提出應當效仿德國在中國建立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負責知識產權類案件的審判[1],以此來解決普通法院在應對該類案件查明技術性事實陷入短板的問題。這也成為了呼吁中國建設專門的知識產權法庭的先聲。
2011年,又有工作在司法審判一線的胡充寒、路紅青等人共同撰文,著眼于知識產權審判實踐中大量的技術性難題難以認定的現實,通過分析解決技術性難題的現行路徑之存在的不足以及受到的制約[2],提出知識產權審判專家陪審制度更有利于解決知識產權審判中的技術性難題,深入分析了其存在的正當性與合理性。
2014年10月,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一線工作人員張剛華發文對技術調查官的界定、法律地位及主要職能、技術調查官出具技術調查報告或意見書的法律效力、技術調查官參與案件審理的程序、任職條件、任期制,技術調查官的選任以及后備技術調查官庫的建立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技術調查官的選任來源受局限
按照現行的一般做法,時任技術調查官的來源主要為我國知識產權局中相關的專業人員,但是這種來源未免過于狹窄,俗話說:高手在民間,正是因為知識產權類案例技術性、專業性、復雜性較強的特點,所以有必要吸收社會上的相關專業人才加入技術調查官的隊伍之中。
(二)技術調查官的薪酬可能會影響社會上優秀專業人才擔任該職的積極性
技術調查官作為司法輔助人員,其薪酬不可能高于經過法定程序任命的審判員。在審判員的薪酬待遇都“低位運行”的現實環境下,技術調查官的薪酬待遇也就可想而知。在此種情況下,社會上一些優秀的專業人才、技術人才是否會放棄優厚的收入轉為擔任技術調查官也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三)公平公正性受到質疑
因為時任技術調查官大多來自于國家知識產權局內的相關技術人員、專業人員,盡管說技術調查官的建議只是作為法官審判的一種參照,但是普通民眾以及知識產權案例雙方的當事人對此的公平與公正性還是抱有質疑[3]。但是相信隨著一系列規范的出臺,該制度會愈加的走向公平公正,真正為知識產權類案件的事實認定以及公平審判起到推動作用。
(四)對技術調查官是否應當擁有表決權社會上持不同意見
最高法出臺的《規定》上闡明:技術調查官以司法輔助人員的身份存在,不具有表決權,眾所周知,知識產權類案件技術性、專業性較強,而技術調查官作為了解其的專業人員,其觀點無疑是最有說服力,但是法律并沒有賦予技術調查官以表決權,這意味著法官完全可以不聽從技術調查官的建議[4],獨自做出決定,在此情況下,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究竟能否得到法律的保護,無疑成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國外部分國家的專家學者對知識產權案件中的技術事實查明方式的研究起步較早,而且在部分國家技術調查官制度(或者類似的由專門的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的機構或個人協助法官審理知識產權類案件的方式)業已實施多年并已經成熟,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之間,針對知識產權類案件事實的查明方式不同,下面針對英美法系和大陸法系的國家分別進行闡述:
(一)英美法系國家技術事實的認定
關于技術事實的認定,英美法系國家的查明機制主要是專家證人制度。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為了解決這種技術性較強的知識產權類案件,設置了有相關技術背景的、長期從事知識產權研究的或者進行知識產權審判的法官。另外還設置了相關技術專家,用以及時進行技術咨詢或者進行其他有關審判方面的協助。在英國,關于技術事實的認定的問題,專利法院的法官有權決定采用專家證據或者要求專家陪審員參審或者聘請技術顧問[5],《Civil Procedure rules》第35條,對提供專家證據的專家做了定義,并對專家證人的職責、法庭在限制專家證人方面的權力、專家證人的提交形式和內容要求等等都做了具體的要求[6]。這些規定對專家證人的要求十分嚴格,而且法庭有權對專家證人的證據使用做出限制。
(二)大陸法系國家及地區對于技術事實的認定
大陸法系國家對于技術事實的認定,常見于技術法官、技術調查官制度,比如,德國、日本、韓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但是還有一些國家如瑞士,起法院在知識產權審判中針對專業技術問題的認定,主要是借助技術專家或者有專業技術背景的兼職法官的力量解決相關問題①。
1.對于技術事實的認定,德國采用的是技術法官制度。在德國,專利授權案件、專利確權案件、專利侵權案家有不同的法院處理。對于部分專利授權和確權決定的行政糾紛的一審案件,由聯邦專利法院專屬管轄,這也是德國唯一具有技術法官的法院。在德國的專利法院,技術法官的地位與普通的法官是一樣的而非司法輔助人員,技術法官與其他職業法官一樣,享有終身任職的地位②。由于德國聯邦專利法院的法官本身即具有與訴訟案件相關的專業背景,能夠解決專業性較強的技術問題,大大減少了需要技術專家到庭作證的情形,從而加快了案件的審理進度。
2.日本知識產權法院,采用的是技術調查官制度來解決技術性較強的專業問題,以輔助法官對案件的審理。技術調查官的主要職責是為法官提供技術方面支持,提出案件技術實施的參考事實,但不做法律判斷。在法定的時間或法定程序下,技術調查官有權向當事人詢問,或者要求當事人證明相關法律或事實問題[7],已澄清訴訟當中的事實。并且可以向證人及相關專家證人詢問。但是,技術調查官不接受當事人的詢問,其技術報告內容也不想當事人全部公開。可見從日本法院的實際操作來看,技術調查官的角色被定為司法輔助人員,用以彌補法官在專利技術知識方面的不足③。
(一)加強法律法規建設與規范
對于技術調查官制度,由于剛剛實施不久,缺乏既往的經驗,所以難免會出現紕漏與不足,對此知識產權法庭相關負責人員以及技術調查人員等應結合實踐經驗提出相應的意見與建議;國家立法機關以及最高法等相關部門應當對之提起高度重視,認真聽取社會各界、不同團體的聲音,適當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總結,并努力通過立法或者頒布相關司法解釋的方式制定有效對策,對技術調查官制度進行必要的規范、優化,同時為知識產權法庭接下來的工作提供相應的法律依據。
(二)嚴格技術調查官資質審查與遴選程序
當今我國技術調查官的來源主要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內的相關專業人員、技術人員,也有一小部分是面向社會上的知名技術人員,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擴大技術調查官選任來源也是大勢所趨;另外,由于技術調查官負責知識產權案件中的事實認定與查明工作,對整個案件的公正審判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技術調查官的意見也往往是案件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規范技術調查官的認定資質,嚴格遴選程序對于增強司法公信力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三)建立技術調查官追責機制
雖然技術調查官僅僅是作為司法輔助人員的身份而存在,但是由于其建議在知識產權案件中對于法官的認定事實、適用法律起重要的參考作用,對最后的判決也起到了一定意義上的決定作用,因此,最大程度的來促進技術調查官做出中立、正確的鑒定意見[8],對于整個案件的公平公正審判十分重要,追責機制的建立,可以在一定意義上促進技術調查官認真對待整個案件,從中立的角度,依靠自身所具有專業知識,獨立而不是參雜其他因素的做出建議,有助于知識產權類案件的公平公正審判。
(四)繼續完善現存的事實查明制度與技術調查官制度并用
知識產權法院通過建立技術調查官制度,無疑將有助于提高技術事實查明的科學性、專業性和中立性,進而確保技術類案件審理的公正和高效。但是,受制于人員編制、經費開支等各項因素的影響,技術調查官制度的建立并不能完全杜絕專家陪審員參與訴訟活動的需求,因此,仍有必要繼續完善現存的包括司法鑒定制度、專家輔助人制度、具有專業背景的人民陪審員制度在內的技術查明制度,以適應知識產權類案件逐年增多的趨勢。
(五)制定合理的技術調查官薪酬制度,吸引優秀人才
和“身份定位”、“人員來源”一樣,技術調查官的“薪酬待遇”也是一個很務實也很關鍵的問題。通俗地講,技術調查官也是一份職業,那么,什么樣的薪酬待遇能夠吸引到足夠優秀的實務人員加入技術調查官的隊伍呢?在審判員的薪酬待遇都“低位運行”的現實環境下,技術調查官的薪酬待遇也就可想而知。對此,有學者提出對于技術調查官的薪酬在考慮技術調查官的薪酬待遇問題時,也有一些技術性的問題需要考慮,比如,技術調查官在原單位享有的職級待遇如何轉換,“計件工資”的形式在解決薪酬待遇的問題上的可行性,等等。
[ 注 釋 ]
①瑞士法院啟示:需建立知識審判技術專家隊伍.
②黃之英.聯邦德國的專利法院[J].科技與法律,1996(2).
③劉影.日本技術調查官與專門委員制度[J].中國知識產權,2014.12.
[1]廖真.我國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制度設置相關研究[D].暨南大學,2014.
[2]強剛華.試論中國知識產權法院技術調查官制度的建構[J].電子知識產權,2014,10:84-90.
[3]倪翔,李竹.知識產權民事訴訟中技術事實查明的完善[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5,01:121-123.
[4]張廣良.知識產權法院制度設計的本土化思維[J].法學家,2014,06:55-65+177.
[5]俞風雷,楊再揚.論知識產權審判中專家輔助制度的改革[J].湖北社會科學,2015,02:144-147.
[6]宿遲.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若干問題[J].科技與法律,2015,01:8-20.
[7]蔡學恩.技術調查官與鑒定專家的分殊與共存[J].法律適用,2015,05:90-93.
[8]吳蓉.知識產權法院技術調查官制度初探——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知識產權法院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活動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J].中國版權,2015,02:10-13.
D
A
2095-4379-(2017)14-0118-02
周璨(1996-),女,湖北宜昌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