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凱 湯云冰
1.江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總隊直屬六支隊,江西 撫州 344000;2.江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總隊直屬五支隊,江西 鷹潭 335000
?
淺議如何利用“互聯網+”推進高速交警執法規范化
黃 凱1湯云冰2
1.江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總隊直屬六支隊,江西 撫州 344000;2.江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總隊直屬五支隊,江西 鷹潭 335000
近年來,隨著全省高速公路網絡覆蓋面和公路里程的快速發展,高速交警部門的執法行為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充分發揮和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各項科技裝備織于一張網中,即規范民警的執法行為,保障民警的合法權益,又加強實時對執法行為的監督,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
執法;互聯網+;人才;規范化;裝備
江西高速公路里程數已達6000公里。可是,江西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裝備建設與互聯網+的結合仍然不緊密。全省高速以大隊為單位建立了以測速儀為主的違法拍攝系統,部分大隊建設了卡口監控系統,個別大隊自主投資建設了路面監控系統。廳局、總隊、支隊購置執法記錄儀、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酒精測試儀、執法記錄儀等一批科技裝備投入基層,規范民警的執法行為。但總體來看,裝備的投入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參差不齊
對于科技投入,全省高速沒有統一的規范和指導,大隊與大隊之間差異頗大。
(二)無法共享
不僅對交通部門的監控無法共享,就連一個系統內部不同大隊之間的一些科技裝備產生的數據,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管理,各自為政、分散建設,從而導致在實際工作中出現資源無法整合,規模效應難以形成的被動工作局面。
(三)裝備落后
我們的裝備投入顯得比較落后,總是處在學習發達省份裝備建設的老路上,科技裝備建設的前瞻性上有所欠缺,裝備的實用性和精準性方面都有待加強。
(四)維護困難
高速交警科技的投入缺口較大,過去那種科技應用經費主要依靠財政預算的資金投入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高速交警科技建設的發展需求,且建成后由于受人員、經費等條件的制約,后期的維護往往是跟不上,導致一些科技裝備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當前,“互聯網+”在服務交通管理,推動執法規范化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效明顯。但隨著近年來機動車保有量的爆發式增長,警力資源的日益短缺,上級部門對高速公路管理的要求和群眾對高速公路出行的需求不斷提高,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工作涵蓋了交通組織、交通違法查糾、交通事故處理、交通安全宣傳等方方面面,“互聯網+”在我省高速交警執法過程中的運用又顯得比重不高、結合不緊密。對照高速交警執法規范化建設的要求,當前“互聯網+”推動高速交警執法規范化還仍然存在以下問題有待改進。
(一)“互聯網+”開發人才缺乏
由于公安交管信息化工作是一項年輕的事業,相當一部分民警對信息化的認識不足,缺乏依靠科學進步的內在動力,對如何將信息技術融入公安交管事業中來、如何利用信息化實現創新的理解不夠,成為加快信息化進程、推動執法規范化發展的瓶頸。
(二)“互聯網+”運用觀念滯后
近年來廳局、總隊、支隊一方面為基層一線配備了警務通、執法記錄儀、酒檢儀等一大批實用性強的實戰科技裝備,其中新一代警務通不僅能保障一線執勤執法工作需要,還能實現分析比對等研判功能,執法記錄儀除實現執法過程的全程錄像外,還能通過GPS定位等功能實現執法監督、勤務考核等監管功能;同時還建成應用了集成指揮調度系統、聯網式信號控制系統、交通違法綜合分析系統、設施設備運維監管系統等30余個科技信息化系統。支隊每年都從各大、中隊選擇小教員分批次進行系統化的應用培訓,但從實際使用情況看,民警應用水平參次不齊,與系統建設應用預期目標仍有不小差距。
(三)交管系統軟件不兼容
現有我省高速交警日常需用到的系統種類繁多、比如:綜合查詢平臺、重點車輛管理系統、危化品車輛登記系統、非現場執法管理系統、路面監控系統、卡口管理系統等等,這些系統的運用雖然為交管工作提供了便利,但由于各應用系統無統一規范,多套軟件同時運行,不能相互兼容,信息不能共享交換,導致增加了民警的工作量,挫傷了民警運用系統軟件的積極性。
(四)交管執法公開模式落后
目前,基層高速交警大隊的辦案進展情況只能通過電話查詢,對于辦事指南、路況、天氣等信息在對外發布時主要依靠交通臺、微博、微信等媒介,如果不打開收音機,不關注微博和微信,以上信息發布之后無法起到相應的提示預警作用,在遇到惡劣天氣或事故等突發情況進行交通管制時更無法滿足群眾的知情權,在“互聯網+”的科技時代,以上模式有待更進一步的創新。
(一)積極推行網上執法辦案
要把“互聯網+”手段運用到執法辦案工作的各個環節,通過科技化技術監督辦案過程,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質量。投入力量爭取全面實行執法工作與網絡的有機結合,利用網絡平臺對執法活動進行全程的記錄,從接處警信息的錄入開始,詳細記錄受理案件的責任民警,案件辦理的進程,辦理案件遵循的法律等,并將所有的錄入內容通過系統直接形成卷宗并存在網絡上。當案件辦結后,執法質量考核由系統生成,不受人為的干擾。在公安網上建立執法專屬頁面,構建執法網絡工作平臺,平臺上要求有法律法規查詢、問題解答、情況反饋等功能,強化網上指導執法和服務,第一時間掌握信息,解決問題,從而掌握先機,節約執法時間,提高執法效率。
(二)加強執法辦案可視化監督
通過科技化手段,實現上級機關或監督機關可以運用網絡手段對執法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可視化監督,使每一個執法活動都在監督和約束之下。當案件進入執法辦案平臺,就必須按照系統設置的程序和步驟進行,只能前進,不能逆行,修改的過程都在監督之下,有效的避免人為因素的干擾,這正是利用科技化手段規范執法辦案工作的最有利因素。
要注意出警過程中視頻信息的采集和保存,例如為一線高速交警配備執法記錄儀,在出警過程中采用警用地理信息系統和GPS定位技術準確定位,使用警用車輛行車記錄儀將執法現場實時傳輸等手段實現出警取證以及視頻出警取證相結合。
(三)完善網上執法培訓平臺建設
積極研發網上執法培訓系統,探索新技術、新項目在交警執法領域的應用以及實踐作用,要鏈接數據庫提供對法律法規的查詢;開設專欄和討論區對執法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經驗,并由專人負責做指導工作;將一些典型案例、新出臺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制作成視頻對一線執法單位進行點評和普及,這種方式對偏遠地區基礎所提供遠程教學也同樣適用。并以科技化推進執法資格等級認證,不斷拓展科技化建設為執法規范化建設服務的深度和廣度。
(四)建立“一站式”審批服務流程
以信息化技術為手段來建立一套“一站式”行政審批服務流程。交警部門要做好“一站式”行政服務的流程信息化規劃,參與制定相應的信息系統需求分析工作細則,在實施過程中與技術開發商共同合作。做好“一站式”行政服務流程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數據庫建設,業務模塊建設,登陸系統建設,網站界面建設等,并建立良好的維護、管理、升級以及信息安全等工作,保證整個信息系統持續、健康、安全、可靠地運行。
[1]付道江.加強我國交通警察行政執法規范化的策略探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4(10).
D
A
2095-4379-(2017)14-0138-02
黃凱(1982-),男,漢族,江西撫州人,本科,江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總隊直屬六支隊,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