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郡
中國科技開發院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57
?
獨立董事制度成功有效發揮作用的三個核心問題
馬 郡
中國科技開發院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57
董事會的治理關系到現代企業的成敗,對于企業如何構建戰略型董事會,很多學者進行了有益的思考。獨董制度的應用已成為構建戰略型董事會的重要內容,尤其在大型股份制公司、上市公司、國有獨資和控股企業,更可充分發揮其優越作用。
獨立;董事制度;核心問題
1993年青島啤酒設立了兩名獨立董事成為我國第一家引入獨立董事制度的企業;2001年證監會發布了《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2006年新《公司法》修訂,從法律上確立了獨立董事制度;2006年,證監會發布修訂《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對獨立董事做出了進一步的規定,獨立董事制度逐漸被應用到國有獨資企業,寶鋼集團等一些中央直屬企業也開始試點;2009年國務院國資委出臺了《董事會試點中央企業專職外部董事管理辦法》。
中證網2014年的文章《我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的基本情況》中統計,截至2012年底,滬深兩市在職的獨立董事共5972人,平均每個獨立董事在1.39家公司任職。2494家上市公司共聘任獨立董事8225名,平均每家公司聘任3.3名。全部上市公司中,聘任2名及以下獨立董事的有106家,占比4.2%,3名的有1785家,占比71.6%,4名的有454家,占比18.2%,5名及以上的有149家,占比5.9%。根據2001年,中國證監會《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中應當至少包括1/3獨立董事,因此,上市公司中獨立董事的“三人現象”和董事會的“九人現象”十分明顯。
2016年11月證券時報《11月日均1.5名獨立董事辭職一文讀懂為啥獨董不好干》中,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下半年有134人次獨董辭職。與往年受國家規定影響不同,伴隨著“寶萬之爭”時萬科獨董辭職,以及南玻A高層集體出走事件中,以往被視為“花瓶”的獨董正在越來越多的公眾事件中頻繁發聲。
“三人現象”,“花瓶現象”都顯現了獨董制度在我國的實踐中還有諸多的不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優越性還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下面選取兩個例子來重點關注一下在獨立董事制度成功有效發揮作用的董事會中,董事會的架構、獨立董事的比例、來源以及獨立董事在相關決策會議中的角色。
美國通用電器公司(以下簡稱GE)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的董事會,稱得上現代企業管理學習研究的典范,而獨立董事在GE與淡馬錫的董事會中都占有了絕對的大比例,并發揮了極其重要的監督與專業決策作用。
GE董事會的角色有三個層次,一是“反映者”,使公司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得到應有的反映;二是“監督者”,監督公司管理層的行為;三是“照看者”,保證股東的長期利益。董事會的首要職責就是監督管理層,為了做到這一點,確保董事會的獨立性,GE公司規定董事會中的獨立董事不得少于10人,根據紐約交易所的意見,GE要求董事會成員的獨立董事比例要達到2/3。1997年至2008年,GE董事會結構的數據是,在公司擔任管理職務的內部董事保持在1-4人,外部董事12-15人,董事會總人數15-19人。選取GE董事會2003年的數據來看,13名外部董事中,有2名董事與GE公司存在“實質性聯系”,他們是外部董事但不能算獨立董事,因此共有11名獨立董事,占全部董事的64.7%。
GE公司的董事會會議主要分為董事會全體會議、董事會委員會會議以及外部董事會議三類。GE公司規定每年至少要召開三次純粹由外部董事參加的會議。會議由管理發展與薪酬委員會主席主持,專門召開外部董事會議就是為了讓外部董事就公司的重要事項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我們看到2003年GE公司董事會的相關信息,其中審計委員會、提名與公司治理委員會、管理發展與薪酬委員會全部由外部董事組成。從GE在股票市場公開的信息了解,其現任董事會組成人員23人,15人為獨立董事。
再來看看淡馬錫,淡馬錫作為新加坡的國有資產投資管理平臺,由新加坡財政部負責監管,以私人名義注冊,是享有豁免權的私人有限責任公司,其運營完全遵照新加坡《公司法》及其他適用于新加坡公司的法律和規定,政府通過對董事會的直接管理實現高效管理淡馬錫與淡馬錫關聯企業。淡馬錫的董事會成員組成分為股東董事、獨立董事和執行董事,股東董事由新加坡政府委派,代表出資人利益,獨立董事全部按照市場價值和原則聘任。淡馬錫與淡馬錫旗下公司的董事會構成原則,基本上是政府公務員與民間企業家各占一半的比例,但是近年來,擔任淡馬錫及淡聯企業公司董事的現任政府官員越來越少,這是因為處于競爭激烈的商業領域,董事必須具備商業方面的專長和經驗,而政府官員的商業能力相對較弱。2006年淡馬錫董事會的9位成員中,共有2位股東董事、6位獨立董事和1位執行董事。淡馬錫官網顯示的現行董事會構成,共有14名董事,10位為獨立董事,4位包括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何晶在內的為非獨立董事。2004年在淡馬錫直接控股的34家公司中,他們的董事會構成是,71%是獨立董事、7%是淡馬錫控股的股東、15%是非新加坡人。
可以說淡馬錫的核心就是董事會制度,淡馬錫董事會的商業獨立性及優越結構,真正實現了政企分開、決策層與經營層的分開。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拋開國有資產而獨立存在,任何一種體制的國家,國有資產均占有相當的比重。尤其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國有獨資及絕對控股企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從董事會的結構、組成與運行的角度看,淡馬錫的董事會制度對我們是極具有研究借鑒價值的。
我們看到GE和淡馬錫董事會中,獨立董事的比例、產生來源、參與會議決策的實質安排,正是這三項關鍵的實操方面的內容,才是獨立董事制度成功有效發揮獨特優勢的真正內核。
獨立董事的占比。我國上市公司呈現的是相配合的獨立董事“三人現象”和董事會“九人現象”。以上GE和淡馬錫案例中我們看到董事會中的其獨立董事的絕對占比,從人員比例上給獨立董事充分工作空間,真正確保發揮獨立董事的獨立性及董事會的監督作用。
獨立董事產生。看得到數據的上市公司中,90%的獨立董事是由第一大股東提名的,獨立董事很難做到真正的“獨立”。上市公司中近半的獨立董事來自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其是否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和時間來充分履職是個問題。在獨立董事選聘制度上,美國上市公司的專門委員會的發展較為完善,獨立董事一般由提名委員會提名,人員的最終確定由股東大會來完成。
獨立董事參與會議決策的實質安排。我們看到GE公司的董事會會議中專門有外部董事會議,GE還規定每年至少要召開三外部董事會議的最少次數、發起、主持等實操內容,確保外部董事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另外,公司董事會的多個專門委員會全部由外部董事組成。
要使獨立董事制度在我國的大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等企業治理中真正發揮出其獨特優勢,確需在上述三個核心要素上多做研究,發掘董事制度成功的精髓,而不是流于形式。
F
A
2095-4379-(2017)14-0169-02
馬郡(1979-),女,滿族,吉林遼源人,本科,中國科技開發院有限公司,金融經濟師,研究方向:法律視角的公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