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評論員 │
金秋十月,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和崇高使命,在北京勝利閉幕。這次大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華民族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大會。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時代號角,新聞出版業的發展也將邁進更加燦爛的新時代。
新聞出版業邁進新時代,要深刻認識行業發展所處的新方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基于對我國國情的全面深刻認識作出的科學論斷。精神文化需求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反映在新聞出版領域,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對更高水準和層次的出版產品、服務的需要與高質量出版物供給不充分的矛盾。目前,我國新聞出版產業的規模、出版物品種和發行數量等指標均已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實的新聞出版大國。但是,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新聞出版業發展的環境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人民對新聞出版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已經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而與這一轉變相適應的新聞出版業的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清晰的認識,這是做好新時代新聞出版工作的重要前提。
新聞出版業邁進新時代,要勇于擔當行業發展的新使命。明晰行業發展的新方位,是要認識我們“在哪里”,而承擔新的使命,就是要明確我們“去哪里”。黨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繪制了宏偉的藍圖。具體到新聞出版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進行了兩階段安排,在第一階段基本實現現代化時,要使“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的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這一目標要求是新時代新聞出版工作的根本遵循,也賦予我們正在推進的新聞出版強國建設以新的內涵。因此,新時代的新聞出版工作要更加自覺地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為崇高使命,以推動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持續提高、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為奮斗目標,這是做好新時代新聞出版工作的重要保證。
新聞出版業邁進新時代,要積極推進行業發展的新方略。解決了行業發展“在哪里”和“去哪里”的問題,我們要聚焦“怎么去”的問題,就是如何實現新時代新聞出版業發展的宏偉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制定了路線圖,結合新聞出版業發展的實際,順應新的時代要求,我們要積極推進新的行業方略。一是要優化新聞出版產品服務的質量,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配合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持續提升行業供給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強化科技支撐,十九大報告提出要“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我們要積極應對新的傳播技術挑戰,用新技術推動行業實現新發展,確保主流媒體牢牢占領輿論主陣地。三是要不斷提升全球化發展能力。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這就要求新聞出版業必須以更自信的姿態進入國際文化領域。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在國際文化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還要持續提升新聞出版業的國際化水平,在世界文化舞臺發出中國更響亮的聲音,扮演更加舉足輕重的角色。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新時代,這個新時代也是新聞出版強國建設的新時代。時代催人奮進,讓我們立足新聞出版業發展新的方位,肩負新的使命,踐行新的方略,在新時代不斷創造新的更加輝煌的成就,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中不斷書寫行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