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杰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
認繳制下債權人利益保護措施之有效性探究
張文杰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本文從實務角度、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對認繳制下學界提出的眾多債權人利益保護措施的有效性進行探討。賦予債權人查閱權、債權人參與公司內部治理、變革公司利潤分配制度看似合理,實則不然。建立出資催繳制度、強化公司人格否認制度、建立失信懲戒制度是比較合理有效的措施,但須綜合運用。
認繳制;債權人利益;保護措施;有效性
新修改的公司法于2014年3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最大的變動是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由此引發認繳資本制下債權人利益保護問題。
(一)賦予債權人查閱權
且暫不說債權人的查閱權,先探討一下股東查閱權的行使。股東的查閱權是《公司法》明文規定的法定權利,但股東行使查閱權受到遵循正當程序、符合正當目的,權利行使對象、主體、客體等條件的限制,附加不應泄露公司的商業秘密,不應影響公司的運營效率等義務。對于公司內部的自家人行使查閱權就困難重重,賦予債權人這一“外人”查閱權,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債權人參與公司內部治理
該觀點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認為公司債權人作為利益相關者之一,有權利知悉更多的公司事務,參與到公司的日常運營當中。公司,作為一個自治體,如獨立之王國。讓債權人參與公司內部治理犯了與“賦予債權人查閱權”同樣的錯誤。
(三)變革公司利潤分配制度
該制度要求,公司進行盈余分配時,不得降低償債能力或者在少于法定資本的情形下不得分配。與這一制度類似的“法定公積金”、“任意公積金”盈余分配制度,意在實現對債權人的保護,但在實踐中效果并不理想。以上制度看似合理,想象美好,但經不起實踐檢驗。
任何措施都是有利有弊的,但當采取這一措施利大于弊時,我們認為該措施是合理的、有效的。
(一)建立出資催繳制度
出資催繳制度,也稱“加速到期制度”,當公司經營出現特殊情況,將嚴重影響到債權人利益時,此時視為股東認繳出資時間到期,股東須按照董事會決議所指示的繳納時間、繳納方式,就其認購的資本在未繳納的范圍內及時支付給公司。
其制度構建為以下要點:第一,催繳的主體一般為董事會,董事會對股東資本的繳納數額、繳納時間、繳納方式享有決定權;第二,催繳的對象為認繳出資但未實際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第三,催繳應以書面的形式告知股東;第四,催繳應在實際出資到期日之前合理時間內進行①;第五,出資催繳前置,催交繳不成再提起訴訟。催繳程序及時將處于休眠狀態的未繳納資本激活,公司資本迅速到位,使得債權人獲得及時受償。
(二)完善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強化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適用
當公司股東會、董事會被幾個大股東操作,控股股東濫用股東權利,控股股東是不會讓董事會向自己發出“催繳通知”的,這時候建立在公司內部的“出資催繳制度”就有可能失靈。此時債權人可以通過“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維護自己的權益。
(三)完善信息公開,強化信用評估,建立失信懲戒制度
在信息信用公示方面,“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于2014年已經上線運行。企業在法定期限內,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工商部門報送年度報告并對社會進行公示。公示的主要內容包括:市場主體的注冊登記、許可審批、年度報告、行政處罰、抽查結果、經營異常狀態等信息。在信用評估方面,政府和社會需要建立、發展企業信用評價機構,對企業進行信用評級,為市場主體提供決策依據。在失信懲戒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等八部門已與企業建立聯合懲戒合作關系。建立與完善企業公示信息定期抽查、披露異常名錄、公示信息責任追究等制度,對失信主體給予嚴格的警告、經濟懲戒。
(四)強化董事、高管的責任義務
出資催繳程序中,在如果董事會或高管故意或重大過失,因未及時催繳股東履行出資義務導致相關債務不能及時清償的,該董事或高管應該在公司不能清償的范圍內對債權人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在公司人格否認制度中,當公司高管與控股股東嚴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也應承擔相應責任。在信息披露公開中,公司董事、高管對公開公示的信息的真實性承擔補充責任,受損的債權人有權起訴。
除此之外,因注冊資本完全認繳的確立,刑法、行政法、等關于資本犯罪的懲處規定應當及時修改,出臺相關法律解釋,統一法律適用。總之,注冊資本完全認繳制下,債權人利益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創設新制度,也需要完善原有制度,以上措施需要綜合運用。
[ 注 釋 ]
①胡田野.公司資本制度變革后的債權人保護路徑[J].法律適用,2014(7):36.
[1]趙旭東.資本制度變革下的資本法律責任——公司法修改的理性解讀[J].法學研究,2014(05).
[2]石冠彬.公司人格否認制度在認繳登記制中的適用[J].江西社會科學,2015(12).
D
A
2095-4379-(2017)06-0263-01
張文杰(1991-),女,河南周口人,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