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彬
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
論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思想的特點
郭杰彬
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馬克思主義的人文關懷強烈關注人的生存與發(fā)展,其理論之光照進這歷史性時刻。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和歷史感,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思想具有融合相通的傳承性和厚實的文化感,也具有樸實的現(xiàn)實性和強烈的革命感。
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思想特點
馬克思一生致力于工人運動,領導工人階級反對剝削與壓迫,在其著作中,充分關注工人階級,尤其是最底層人民的生存和發(fā)展。無論是《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闡釋的人的實踐性,《共產黨宣言》闡釋的“全世界無產者,聯(lián)合起來!還是《資本論》在經(jīng)濟學的研究中,透析剩余價值理論,關注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的無產階級,這一切都體現(xiàn)了一種對人類命運充滿關切的偉大胸懷,對人的真摯關懷。正因為此,馬克思主義的人文性,對人的關懷,尤為突出。
處于中世紀的歐洲,在宗教神學的籠罩下,由于文藝復興的星火,才有了資本主義歷史的新篇章。17、18世紀的歐洲,在理性主義的指引下,啟蒙運動興起,由此而誕生了人本主義。康德著名的理論“人為自然界立法”,黑格爾崇尚理性主義,強調絕對精神,而費爾巴哈對“人本學”進行研究。這一切對于“人”的研究,對于“人”的關懷研究,都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但是,無論是人文主義,還是人本主義,都還是在哲學體系中對“人”的闡釋,都是對“人”的抽象性理解,都是邏輯意義上的理解,即使是具體的人也只是局限于自然的人。馬克思主義的人文關懷所關注的“人”,其本質是人文性的關懷,其理論指導是科學的實踐觀,其歷史依托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通過具體的現(xiàn)實的語境,社會的實踐的變革,關注人的生存與發(fā)展。他所關注的絕不是以一種幻想的方式關注那些脫離物質生產實踐,帶有空想性狀態(tài)的人,他所關注的必然是在實踐基礎上,可以考量現(xiàn)實狀況的人。
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思想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和歷史感,除此之外,也具有融合相通的傳承性和厚實的文化感,尤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視角來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關懷性與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具有融合性,形成特色鮮明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厚實的文化感具有傳承性和相融性,以儒家文化為例,無論是孔子的“仁”的思想核心,還是孟子的“仁政”思想,都體現(xiàn)著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除此之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達到社會和諧,以及“大道”得以施行的大同社會,都體現(xiàn)了從個人的關懷上升到群體的關懷、社會的關懷,體現(xiàn)著一份博愛。不僅如此,從黨的指導思想看,毛澤東思想的實事求是的理論觀,人民軍隊的建設觀,鄧小平理論“共同富裕”的全民發(fā)展觀。當下,我國處于“十三五”規(guī)劃的開局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最深切的人文關懷是最樸實的以人為本。中華文化“仁”的內核,始終彰顯著“以人為本”的光輝。中華文化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更能增強兩岸同胞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馬克思主義的人文關懷以唯物史觀為依托,以科學的實踐觀為指導,以最真摯的情懷,高度關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對人類的生存、發(fā)展、自由、解放進行了全方位的關注,以最深切的關懷,以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架構,關注人的生存與發(fā)展
(一)馬克思主義的人文關懷具有樸實的現(xiàn)實性。現(xiàn)實的基礎是人文關懷發(fā)展的土壤與根基。強烈的現(xiàn)實感不再只是以情動人,用關懷來凸顯價值,更為重要的是一種厚重的踏實感,從現(xiàn)實出發(fā),又回歸實際。現(xiàn)實性的考量是當下人民實際生存與生活的狀況,所關注的點是人民的需求。
(二)馬克思主義的人文關懷具有強烈的革命感。人文關懷不單是從現(xiàn)實語境中滋生出來的深切的情感升華,更是一種對未來深遠的期冀。要立足當下,關心人民的所需所想所愿,更要放眼未來,肩扛使命,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而奮斗。到那時,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生活資料按需分配,再也沒有剝削與壓迫,每個人都能實現(xiàn)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這絕非是毫無根據(jù)的幻想,這正是馬克思依托科學的實踐觀,在資本主義社會剝削與壓迫的血淚罪惡中,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偉大的理論研究,對全人類的最深切的關懷。
[1]俞吾金.人文關懷:馬克思哲學的另一個維度[N].光明日報,2001-2-6.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8-286.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D
A
2095-4379-(2017)09-0298-01
郭杰彬(1991-),男,漢族,河北邢臺人,河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