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洋
(150080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淺議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與完善
姜 洋
(150080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隨著時代的發展,民商法的重要性越加突出,任意一個民商事件或法律糾紛都需要用民商法調節,是其必須遵循的原則。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本篇文章是以誠實信用原則為切入點,從內涵與完善兩方面展開論述,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民商法;誠實信用;內涵;原則
民商法是調節市場經濟的方式之一,總結市場經濟發展的規律,以及發展的現實要求,即市場經濟要求平等、自愿交易,保持公平公正,防止出現濫用權力的情況,這是誠實信用的原則,是遵循的綱領。對其內涵的分析以及完善,一直是社會討論的話題。
法學專家對誠實守信原則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直至現在,已經有基本的觀念。
首先,從語義的角度分析,它是用直接表達的語言說出其定義、概念,加入民商法的內涵,強調不可以欺詐民事活動的當事人。其次,從條款的外延性分析,其外延性有待加強,但仍有良好的強制效果。再次,從其具有的雙重功能分析,該原則既有法規,又有道德觀念,對這兩方面都會起到約束作用,彌補了法律具有的滯后性,保證公平公正。最后,從立法者的意志分析,誠實信用原則會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利益,調節活動雙方的關系,讓兩者保持平衡。這四點闡述雖然并不全面,但依然說明,民事活動的雙方必須嚴格遵循這一原則,保持雙方關系的穩定。
(一)不足
1.內涵與適用范圍也有待明確
為滿足社會發展提出的要求,我國立法人員在民商法中加入了誠實信用的原則,但也隨著出現了很多爭議,一些人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主要闡述的內容是內涵與適用范圍。國際上認為該項原則有不同的說法,分別是雙重功能、條款等,每種說法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有明確的界定。但直到目前,其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內涵,以及具體的適應范圍,且我國也沒有明確的界定。
2.其在所有原則中位置過于靠后
現在,誠實信用原則已經正式歸屬于民商法的原則,在法律實踐中應用,但它所在的位置明顯靠后,人們很少直接想到這一原則,只有其他法律原則不適用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這一原則分析問題,這主要體現的是原則具有滯后性。但它在很多民商活動中的使用,證明了它具有普遍性,為其他法律的落實提供支持,而它在所有原則中的位置,明顯會限制其作用的發揮[1]。
3.缺少完善的法律機制
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民商法中,已經把這項原則的位置提前,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讓該原則更加適用,而對于這項原則需遵守哪些法律法規,仍未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實際操作的水平有待提高,原則的實施缺少保障。同時,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仍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經濟活動中個人信用問題頻繁出現,降低了整體的信用,使市場秩序有失規范。
(二)完善
1.加快內涵與適用標準的制定
若想要一個人對事物有準確的認知,該事物必須有明確的定義,以及它的適用范圍,便于人們考量它的價值,所以,如果要充分發揮誠實信用原則的價值,它必須有明確的內涵,有法律認可的定義,在不同類型的民商事件中應用。即法律制定者需盡快找到該原則準確的內涵,用于分析案件,以做到公平、公正,保證當事人的利益,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制。
2.提升該原則在民商法所用原則中的地位
現在,誠實守信原則已經在民商法案件中大量應用,有很重要的地位與影響,故立法人員必須提升民商法的地位,改變其位置較為落后的情況。即立法部門進一步完善《民法典》的過程中,需了解市場經濟體制變化的規律,消除其中存在的矛盾與問題,以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2]。
3.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誠實信用原則在民商法中重要性越加突出,具有指導意義,但它的應用與落實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讓其有據可依,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即要求政府有關部分加強監督,對原則的使用與落實加以約束,適當引入原則,并用制度確保這項原則全面落實,以發揮該原則的社會效益。同時,政府也要加強對市場的監督,約束人們的行為,公開監督制度,處罰違反法律、社會規定的行為,強調原則的重要性,嚴格遵守。
4.把市場為主體,構建信用體系
完善信用體系的建立,需要不斷探索,分析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所以,為建立一個完善的信用體系,需搜集社會各界的力量,得到政府的支持,并用法律法規約束人們的行為,確保體系的建立符合制度要求。但實際面臨的情況是,法律文獻只可以約束某一方面,很難覆蓋到全面,所以,需要把市場作為引導,借助市場發展的力量,完善體系的建設。每個社會團體與個人都會參與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同時,也會接受體系的監督,是體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由此得出,體系的建立需要以市場作為主體,強化市場主體的宣傳作用,讓其了解自己承擔的責任,以及有哪些義務,明確自身的主體地位,把誠實守信作為一項社會資本,給予足夠的重視。
除以上四點外,也需要加大原則的執行力度。因為城市守信原則內容過于抽象,很難量化,實際落實的過程中可能出現執行力度不足的問題,并未把落實的要求細化,對此,要求各單位用這一標準衡量事物時需要做到把標準細化,確定衡量標準,若一些單位違反了這一規定,必須給予處罰,進行單位內部的整改。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誠實守信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社會上一些有悖于誠信行為的出現,要求立法人員明確該原則的內涵,以及適用范圍,切實解決存在的社會問題,保障人們的利益,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并把市場作為主體,構建社會信用體系。
[1]尤茂蔚.試析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及其完善路徑[J].法制與經濟,2015,19:130-131.
[2]原芳華.關于民商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內涵分析及其完善路徑探討[J].法制與社會,2016,16:22-23.
姜洋(1992~),男,黑龍江哈爾濱人,黑龍江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