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娟
(233010 蚌埠市禹會區人民檢察院 安徽 蚌埠)
檢察環節律師執業權利保障與監督機制研究
趙文娟
(233010 蚌埠市禹會區人民檢察院 安徽 蚌埠)
檢察環節加強律師執業保障,是法治進步的外在表現。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對加強律師執業權利保障作出了新規定,同時對檢察機關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公信力提出了新要求。
檢察環節;律師執業權利保障;監督機制
2015年9月16日印發的《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明確規定人民檢察院等機關應當健全律師執業權利保障制度。目前,各級檢察機關對于律師執業權利的保障與監督均能予以重視,但實踐中仍存在不利于保障律師執業權益的現象。因此,在檢察環節建立律師執業的保障及監督機制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著力權利保障,維護司法公正
律師制度對于一個國家法治的建設意義重大,完善對律師執業權利的保障,并監督其依法執業,不僅是促進律師制度發展的重要方面,也應該成為我國法治進程中的重要的一環。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賦予了律師會見權、閱卷權等各項權利,檢察機關作為法律監督機關,應著力保障律師的上述權利,進而保障案件的公平正義。
(二)體現訴訟監督,保障司法效率
檢察機關作為憲法規定的法律監督機關,保障律師權利亦是其行使各項訴訟權力的重要保障。檢察機關在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過程中也有助于自身發現訴訟違法的行為,進而提高其法律監督的水平,確保法律監督的質量,提高司法效率。
(三)保障公民權利,制約公權濫用
律師權利的行使,能夠更好地代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利益,也能夠更好地促進檢察機關糾正不法行為,保障犯罪嫌疑人作為公民應有的權利。檢察官應積極主動地接受來自律師的監督,尊重和保障律師的會見、閱卷、申請調查取證等權利,重視聽取律師意見,發揮好檢察官與律師的良性互動關系,也是有效制約公權力濫用的有效措施。
(一)接待律師次數相對穩定
隨著近年來各級檢察機關對保障律師執業權的重視,律師近年來至檢察機關申請閱卷、會見等次數有所增加。以我院為例,近兩年來受理律師閱卷申請的次數均在100次以上,2015年全年受理律師申請次數為128次,2016年前十個月受理律師閱卷申請次數為100次,我院近兩年受理的律師接待次數所占比例明顯增加。
(二)受理方式顯著增多
檢察機關受理律師申請的方式逐漸增多,從受理律師現場預約到現在的網上預約、電話預約、現場預約“三位一體”的方式。隨著保障律師執業權力度的不斷加大,律師申請的服務類型也呈多樣化趨勢,從單一的閱卷申請到目前的受理律師閱卷、會見、調取證據、提交材料、申請羈押必要性申請書以及變更強制性措施的申請書等多項業務。
(三)接待流程逐步規范,硬件設施不斷升級
以我院為例,以案管部門為接待律師的職能部門,同時安排專人負責律師接待服務,嚴格按照市院下發的律師接待的相關規定,不斷規范接待律師的流程。我院于2013年設立了律師閱卷室,同時配備了復印機、速拍儀等硬件設施,可以讓律師選擇復印或拍照刻盤,方便律師閱卷。同時設立了案件受理中心,規定一律在案件受理中心大廳受理律師的各項業務申請,同時我院按上級院要求,開通了“案件信息公開管理平臺”,專門用于受理律師的網上預約,截至今年10月共受理網上預約4次。
(一)立法規定模糊,存在立法漏洞
修改后的《律師法》、《刑事訴訟法》等完善了律師的會見權、閱卷權和調查取證權,同時增加了律師執業權利保障的內容。但是存在立法規定過于模糊的問題,容易導致理解上的分歧,從而產生法律適用的隨意,不利于律師執業權益的充分實現。首先表現為“會見和通信規定粗陋,會見率低。”雖然修訂后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進一步對特別重大賄賂犯罪案件作出解釋,但對如何界定是否有重大社會影響的,以及是否涉及國家重大利益等內容都屬于較為模糊的規定。對此,偵查機關可以作出合理解釋,但也容易以此為由拒絕律師會見,不利于律師權利的充分實現。其次,調查取證權不能有效實現。辯護律師要維護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就必須查明事實,進行調查取證,才能提供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意見。雖然我國律師法和刑事訴訟法都明確規定了辯護律師享有調查取證權,然而在實踐中,律師調查取證權形同虛設。刑事訴訟法對律師的調查取證權的行使有著嚴格的限制。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律師在偵察階段介入案件并不具有辯護人的身份,也就不能行使辯護人所享有的調查取證權。在審查起訴階段與審判階段,律師對被害人進行調查取證還要經過人民檢察院與人民法院的許可。當公民和有關機構拒絕配合律師的調查取證時,盡管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律師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在起訴階段還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調取有關證據,但對有關申請和調取的具體程序、當事人拒不配合的后果、人民法院與人民檢察院拒不調查的救濟程序均未規定。此外在刑事訴訟中,我國刑法第三百零六條律師偽證罪對律師依法調查取證構成了顯著的威脅,在發生多起律師因調查取證而被追究刑事責任的情況下,許多律師在辦理刑事案件時往往不敢或者不愿意進行調查取證活動。
(二)觀念轉變不及時,硬件設施不到位
目前各級檢察機關對律師執業權利的保障程度參差不齊,在一些地方,保障律師權益的實現仍然存在一定障礙,主要表現在觀念上的轉變不及時、不徹底,一些檢察官對律師介入訴訟活動仍存在抵觸心理,也存在一些檢察官對律師依法執業不配合,人為設置關口、回避或阻止律師依法介入訴訟活動的現象,在一些具體環節中還缺乏嚴格的制度來保障落實,尚未有效建立檢察官與律師常態化的業務工作交流機制。同時,在我院接待律師的過程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硬件設施不到位,閱卷系統不全面等問題,例如我院不能提供多功能電子顯示系統,只能通過復印卷宗和刻錄的方式閱卷,查詢方式較為單一,也不能及時的跟蹤反饋,有待進一步的完善相關功能。另外,我院接下來準備嘗試提供短信推送的服務,及時告知律師案件的流轉情況,便于律師及時申請閱卷。
(一)切實轉變工作理念,全面厘清職能定位
我國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承擔著控訴犯罪和法律監督的雙重職能,因此檢察官要尊重和保障律師的會見、閱卷、申請調查取證等權利,重視聽取律師意見。實踐中,檢察官和律師是對立統一、相互依存、彼此促進的良性互動關系,因此在檢察環節保障律師依法執業,不僅需要樹立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觀念,還應對律師執業權利的實現建立起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以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加強設施升級和隊伍建設,推進保障能力專業化
以案管部門作為律師執業權利保障的職能部門,為律師執業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如設立律師會見室、閱卷室、聽證室、公開審查大廳等功能性用房,并提供復印機、掃描儀、電子閱卷系統等硬件設施,方便律師執業的需要。探索建立電子閱卷系統、短信推送服務,使檢察權的行使更加公開、透明,促進律師閱卷權的全面實現。同時,案管部門應明確專職人員負責統一對外接待和聯系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實現律師接待服務一體化,包括統一預約登記、解答咨詢、規范接待、聽取意見、受理申訴投訴、評議反饋等,努力提供一站式律師接待服務,”注重對專職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培養出一批專門化人才。
(三)完善律師接待等工作機制,促進保障能力規范化
檢察機關需完善相關制度,并應制定律師閱卷管理等各項工作制度,利于流程化服務。其中案管部門應建立涵蓋統一受理、形式審查、準確分流、跟蹤反饋等內容的工作處理機制,確保事項處理流轉順暢,細化律師接待、會見、閱卷等工作細則,建立業務協作交流機制,嚴格依照法定程序辦理保障律師執業權的工作事項,推動保障律師執業權工作的制度化,以最大程度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實現。
(四)加強部門協作配合,促進工作流轉機制規范化
在檢察環節中不同的階段,律師執業權利保障的內容不同,在偵查階段涉及律師的會見權,在控申階段涉及律師控告、申訴權等保障性權利的實現,審查批捕和審查起訴階段主要涉及到聽取律師意見的權利的實現。因此,應著力建立常態化的業務工作溝通交流機制,案管部門應加強與院內其他業務部門以及法律援助機構的溝通協作,也可以通過定期召開座談會,及時了解信息、執業狀態更改等情況,并對實現狀況加以交流,分析存在的問題,探索如何進一步完善保障律師的執業權利。保障律師執業權的同時,也應健全和完善有效的監督機制,發現律師有違法違規問題的應及時向司法行政部門和律師協會通報,加強對律師職業權的有效監督。
加強對辯護律師執業權利的保障和監督,對于完善我國刑事辯護制度,推動刑事訴訟進一步民主化、法治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檢察機關和律師的共同努力下,相應的應對措施一定可以更加有力的保障檢察環節律師的執業權利,同時律師的權利也將受到有效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