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起
(621000 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 四川 綿陽)
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法律研究
王 起
(621000 西南科技大學法學院 四川 綿陽)
上市公司是市場經濟的微觀主體,其對資源的利用和污染物的排放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在全球環境問題依然嚴峻的背景下,政府管制力度加大,公眾環保意識增強,綠色消費需求增加,投融資的環境風險提高等方面使是上市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為促進上市公司特別是重污染行業的上市公司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披露相關環境信息,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十分有必要探索研究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以滿足不同利益相關者所希望獲得企業環境方面的信息,以便做出理性投資選擇。
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法律研究
(一)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內涵
信息披露制度又稱為信息公開制度,是上市公司為保證投資者利益,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而依照法律規定必須將自身的財務變化,經營狀況等信息和資料向證券管理部門和證券交易所進行報告,并向社會公開或者公告,以便使投資者充分了解情況的制度。而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也被稱為環境報告制度,是指各上市公司對環保設備運行情況、污染物處理和排放,環境管理以及環境績效評估結果等信息,按照法定方式真實、準確、完整的向社會公開一種制度。
(二)環境信息披露的種類
根據要求和內容不同,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分為強制性信息披露和自愿性信息披露兩種。強制性是指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標準、制度和政府文件中規定上市公司必須披露的環境信息和履行的相關要求。自愿性是指上市公司為了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和義務,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水平和形象,自愿有關環境保護的信息。
(一)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現狀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已有的法律法規基礎,一是與環境保護相關的,二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關的。
1.與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基礎
我國已先后頒布了以《環境保護法》(1989)為核心的,由多項自然保護法及《安全生產法》(2002)《清潔促進法》(2002)、《環境影響評價法》(2002)、《循環經濟促進法》(2008)所組成的比較健全的法律體系。對于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的環保核查工作,原國家環保總局頒布了,《關于申請上市的企業和申請再融資的上市企業進行環境保護核查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規范重污染行業生產經營公司申請上市或者再融資環境保護核查工作的通知》、《上市公司環境保護核查工作指南》、《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環保核查的相關文件,對于促進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遵守國家環保法律法規,降低因環境污染帶來的投資風險發揮了作用。針對企業環境信息公開,《關于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公告》,明確列入名單的企業必須披露的環境信息,《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2008),其中針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制定了相關規定。
2.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關的法律法規基礎
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關于貫徹信貸政策和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對沒有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審批制度或者環境保護部門不予批準的項目,金融部門一律不予貸款。作為信息披露的主要承擔者上市公司面臨著更為嚴格的環境信息披露要求,其中多個信息披露規則涉及對環境信息的披露。如在《公司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1號招股說明書》中許多規定涉及環境信息披露,第七十一條第四款規定:“存在高危險,高污染情況的,應該披露公司對人身、財產、環境所采取的安全措施”等。目前《會計法》、《公司法》、《證券法》等構成了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最主要的法律基礎,《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工作的意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關于重污染行業生產經營公司IPO申請申報文件的通知》則構成了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規基礎。
(二)我國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問題
1.環境法規的不完善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各個國家的環境法規都會逐漸增多,我國目前在環境保護與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方面已經分別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但針對規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規基本是空白的,比如《環境保護法》中規定了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進行申報登記,但它主要是滿足政府宏觀環境管理的需要,并不完全屬于證券法所要求的強制信息披露義務。近年來,環境保護部門與中國證監會就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相關事項逐步合作,特別是對首次申請上市的企業或者申請再融資的企業在環保核查方面的法規相繼出臺,核查結果的通報得到了加強,但也僅限于重污染企業。
2.會計法規的不完善
在現行的會計準則下,對環境信息披露的會計處理會涉及到會計法規,同時上市公司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其年度報告,由此對于公司發布的環境成本信息就自然提出了環境會計法規及環境審計問題,當環境信息披露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會引申出環境審計問題之外,也引出對公司在環境治理、保護、預防、管理等方面的會計處理問題,這些最終會落實到的是否需要建立專門的環境會計法規。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方法論上還沒有一致的統一。
(1)修改環境保護基本法的相關規定。在《環境保護法》總則部分應以法律的形式明確確立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特別是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作用和地位。
(2)修訂《會計法》,加強環境會計立法。建立健全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環境披露成本,環境績效等方面的信息,使環境會計具有操作性。
(3)組織制定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建議環保部和證監會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和《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的基礎上,盡快共同制定出臺《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明確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方式、范圍、內容、以及信息披露相關方的責任追究機制,獎懲措施等。
綜上,對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研究,可以避免高耗能的上市公司因環境污染事件給廣大投資者帶來的資本風險,推動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向更透明、更公開、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1]齊斌著.《證券市場信息、披露法律監管》.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符啟林主編.《中國證券交易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王起(1993.5~),女,漢族,河南許昌人,經濟法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