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瑤
(710100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 陜西 西安)
人民幣支付結算在“一帶一路”國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徐 瑤
(710100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 陜西 西安)
“一帶一路”戰略能夠有效推動沿線國家乃至世界各國實現互利共贏。通過對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亞及俄羅斯、南亞、西亞、中東歐)開展金融合作的現狀分析(包括雙邊本幣互換與結算、各類金融機構合作等),指出當前金融合作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國際金融合作
目前,亞洲國家大部分處于手工業化、城市化起步或加速的發展階段,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亟需長期的資本服務。而中國的一些產業已經具有輸出能力,如中國的高鐵、核電、大型設備、建材生產線等已經具備國際競爭力。其可以采用人民幣作為結算和計價的貨幣,這些都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金融合作主要體現在邊貿本幣結算及本幣互換、設立境外金融機構兩方面。
1.邊貿本幣結算及本幣互換
開展跨境貿易本幣結算既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也有利于規避美元匯率波動的影響。①早在2003年,中國就與吉爾吉斯斯坦簽署以雙方貨幣作為支付結算的協定。2009年7月,中國頒布并實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2014年,中哈兩國簽訂新的雙邊本幣結算與支付協議。
2.設立境外金融機構
1993年,第一家中資金融機構哈薩克斯坦中國銀行在阿拉木圖設立.同年,中國工商銀行的第一家海外分行工商銀行(阿拉木圖)股份公司也正式成立。2004年7月,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簡稱國開行)與哈薩克斯坦開發銀行簽署全面合作協議。截至2013年11月,中亞國家及俄羅斯的銀行在新疆開設了13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
1.宏觀層面的問題
(1)金融市場波動的風險加劇。“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除了中國、印度、俄羅斯、土耳其這樣的較大的新興經濟體之外,絕大多數是經濟不發達、貨幣幣值波動風險高、金融機構抵御風險能力弱的小國,這些國家多發貨幣信用與金融風險,并且通過“一帶一路”的聯結,周邊國家潛在的信貸違約風險極易通過亞投行傳導給我國。
(2)削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人民幣國際化后,央行的貨幣供給不但受到國內貨幣需求影響,還受到國際貨幣需求影響,另外,來自國際的需求,不管是出于盈利、保值還是風險規避等多種目的而進行外匯交易,都會影響國內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
2.微觀層面的問題
(1)區域金融合作仍處在初級階段。當前,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數國家的金融合作仍處在初級階段,需要加強實質性的區域金融合作。例如,從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金融合作情況看,區域金融合作簽訂的合作協議較多,而建立的合作實體較少;區域金融合作大部分是雙邊合作,多邊金融合作很少。
(2)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及政治體制差異較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經濟發展水平上存在較大差異,既有經濟總量大國,如中國、印度等,也有經濟總量小國,如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存在多個次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其國別構成、合作范圍與合作機制均存在一定差異。
1.宏觀層面金融配套體制的完善
(1)實施控制風險措施,降低金融市場波動風險。我國需要實施控制風險的各項措施,為人民幣搭建金融安全區域,從而有效降低金融市場波動風險。②例如,為了我國進口商面臨的風險問題,應該構建大宗商品人民幣期貨市場和其他的金融產品。
(2)為大型經濟項目構建融資平臺,穩定人民幣匯率。針對“特里芬難題”,一方面,我國可以在其他國家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另一方面,我國應積極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IMF等多變金融機構合作,共同為大型的經濟項目構建融資平臺。
2.微觀層面具體金融合作模式和機制的完善
(1)創新區域融資保障機制,發揮亞投行的引領作用。2014年10月,亞洲21個國家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亞投行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總部設在北京,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為500億美元左右。③
(2)加快推動人民幣區域化及國際化。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隨著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規模的擴大,人民幣的區域化和國際化水平逐步提高。④在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如越南、老撾、緬甸、蒙古等國,人民幣已經直接使用,中亞國家也開始廣泛接受和使用人民幣,人民幣已經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貿易結算的重要貨幣。
“一帶一路”建設為人民幣在中國周邊國家流通范圍的擴大提供了戰略機遇。為此,要繼續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推動以人民幣為中心的區域外匯交易市場建設,使人民幣真正成為周邊國家金融市場上的借貸和投資貨幣,進而成為儲備貨幣,最終實現人民幣的區域化和國際化。
注釋:
①張曉濤,修媛媛,李潔馨.《金磚國家金融利益合作研究》.《宏觀經濟研究》,2014年5月.
②趙曉斐/《“一帶一路”背景下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特區經濟研究》,2016年1月.
③趙青松.《“一帶一路”建設下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國際金融合作研究》.《蘇州職業大學學報》,2016年3月.
④趙青松.《“一帶一路”建設下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國際金融合作研究》.《蘇州職業大學學報》,2016年3月.
[1]張曉濤,修媛媛,李潔馨.《金磚國家金融利益合作研究》.《宏觀經濟研究》2014年5月.
[2]郭朝先,鄧雪瑩,皮思明.《“一帶一路”合作現狀、問題與對策》.《中國發展觀察》2016年4月.
[3]袁平,張錦燦,朱利霞.《“一帶一路”與人民幣國際化》,《宏觀經濟》,2015年11月.
[4]林月芬,王少楠.《“一帶一路”建設與人民幣國際化》,《世界經濟與政治》,2015年11月.
[5]張曉濤,修媛媛,李潔馨.《金磚國家金融利益合作研究》.《宏觀經濟研究》,2014年5月.
[6]劉軍梅,《中俄金融合作:歷史、現狀與后危機時代的前景》.《國際經濟合作》,2010年1月.
[7]陳繼東,趙羅紅.《中巴金融合作:現狀、作用、走向》,《南亞研究季刊》,2013年3月.
[8]孫鳴蔚.《“一帶一路”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及對策》,《經濟研究導刊》,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