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玉霞
(021008 內蒙古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公司 內蒙古 呼倫貝爾)
論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桑玉霞
(021008 內蒙古呼倫貝爾農墾集團公司 內蒙古 呼倫貝爾)
企業文化是一種無形的生產力,一種潛在的生產力,一種無形的資產和財富。企業文化會極大地促進企業的發展,所以,只要做到企業和企業文化的互相協調,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使兩者同步運行,建設出一套優秀的企業文化來,一定會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起到積極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企業文化;企業發展;作用
國際著名的蘭德公司經過長期研究發現,企業的競爭力可分為三個層面:第一是產品層,包括企業產品生產及質量控制能力、企業的服務、成本控制、營銷、研發能力;第二是制度層,包括各經營管理要素組成的結構平臺、企業內外環境、資源關系、企業運行機制、企業規模、品牌、企業產權制度;第三是核心層,包括以企業理念、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內外一致的企業形象、企業創新能力、差異化個性化的企業特色、穩健的財務、擁有卓越的遠見和長遠的全球化發展目標。第一層面是表層的競爭力;第二層面是支持平臺的競爭力;第三層面是最核心的競爭力。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多項功能,可以形成一種上下和諧、內外一致的合力,是企業加強經營管理的推動器。
眾所周知,物質資源總有一天會枯竭,而企業文化卻是生生不息的,它是企業可持續成長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長壽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他們都有一套堅持不懈的核心價值觀,有其獨特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本質體現在其核心價值觀上,企業成長的可持續關鍵是它追求的核心價值觀要被接班人確認,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這樣就能使核心價值觀在適應技術與社會環境變化的前提下得以繼承和延續。近年來,眾多企業所提倡的第二次創業,其目標實際上就是可持續成長。第二次創業的主要特點是要淡化企業家的個人色彩,強化職業化管理,把人格魅力、個人推動力變成一種氛圍,形成合力,以推動和引導企業的快速發展。
雖說沒有好的企業文化的企業也可以成長,但沒有好的企業文化的企業卻難以實現可持續成長。沒有文化就好像沒有靈魂,沒有指引企業長期發展的明燈,因而無法獲得牽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文化不解決企業贏利不贏利的問題,文化只解決企業成長持續不持續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企業能否不斷長大成為世界級企業,成為長壽公司,與企業文化建設的成敗有著密切關系。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好的企業文化,它就會失去持續發展的動力,最終走進失敗的深淵。國內有好多小企業不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在短期內,由于一些原因,企業經營狀況可能會好一些。但是,這種狀況不會持久,這些企業經不起時間的考驗,由于沒有企業文化的引導,企業就像失去靈魂一樣,如一盤散沙,最后在競爭中被淘汰。
當今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使人才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為優秀人才是能夠推動企業實現升值的人力資本。對這些人才的爭奪已經成為當前國際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跨國公司紛紛看好我國市場的發展潛力。在我國本土企業和跨國企業爭奪資源和市場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本土優秀人才也成為國內外企業競相爭奪的目標。這就使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然而,在這個人才爭奪戰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錢,而是企業文化。”如果單純以金錢報酬為標準,只會造成員工沒有歸屬感,頻繁跳槽,企業不敢投資對員工進行培訓,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對人才成長和企業發展都會造成消極影響。
優秀的企業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它會使員工非常熱愛集體,有時達到一種難以想象的地步。例如,在海爾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姑娘在海爾的洗衣機一分廠工作,她18歲的時候走進海爾集團,這個姑娘的名字叫王俊晟。她接受2年海爾文化的洗禮,2年之后得了疾病,被診斷為白血病。就在她將要離開人世的時候,她跟她的親人提出她最后的一個愿望:她要最后再看一眼她所工作的海爾。就在她去世之后,她的家人讓她的靈車在海爾的大門口整整停了30分鐘。這說明了什么呢?只有一點,就是海爾文化的魅力使得海爾人這樣熱愛這個集體。我們可以看到,優秀的企業文化使員工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以致于那名女工在臨死前都要再看一眼自己工作的海爾。由此可見,企業文化的魅力是非常大的,它的力量確實超出想象。
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管理學教授、企業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企業管理系主任蘇勇教授在“東方論壇”上的講演中,提出創建優秀企業文化有四大步驟:精神文化的提煉。企業文化建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落實到行動之中。我們常說,看一個人,不僅要聽其言,而更要觀其行。社會公眾對一個企業的認識也是如此。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企業家要積極倡導優秀的行為文化,并且身體力行。行為文化的倡導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企業要有全新的管理行為,在自己的管理行為中處處體現出本企業的文化特點,體現出企業的文化品位;二是員工要有全新的工作行為,要用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的行為,來具體實踐企業的文化,使社會公眾通過企業員工的行為,更好地認識該企業的文化內涵。物質文化的構件。企業的物質形態,往往也反映出一個企業的文化特點。這種物質形態表現在整潔的廠容廠貌、現代化的工作設施和環境、具有先進理念的辦公環境等等,在企業的“硬件”中反映出企業的文化追求,使員工處于良好的文化氛圍之中。一個企業的文化形態,我們可以用從小到大的四個同心圓來表示。最小的一個圓圈我們把它叫做精神文化,稍大一點的圓圈是制度文化,再往外的一圈是行為文化,最外層的一圈稱之為物質文化。每一個企業的文化建設都可以由內而外,從最核心的精神文化做起,直至最表層的物質文化,針對本企業的特點,通過具體而扎實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必將能夠把企業文化建設落到實處,抓出成效。
在知識經濟時代,如果用企業文化對員工進行管理會極大地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在有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里,企業高層與中層、基層之間的溝通是很順暢的。由于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共同認可的一套價值體系,并且在建設過程中員工都曾參與,因此對員工都有普遍的、很強的引導、約束作用,不會造成員工感到迷惘、遲疑而不愿跟進的情況。另外,也不會出現文化虛脫的現象。由于企業文化的凝聚力量,企業也不會出現分權分利就分心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