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碩
(102202 北京警察學院 北京)
基于風險評估下社會治安預警模式的思考
王 碩
(102202 北京警察學院 北京)
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逐漸提高,人、財、物流動速度較快,社會治安程序正逐漸朝著復雜化的方向發展下去。而預警是社會災難是發生之前所制定的規避風險措施。另外,預警還可以通過以往的規律對風險進行評估,并及時向當地政府部門發出緊急信號,報告危險情況,從而降低風險造成損失。基于此,本文對風險評估下社會治安預警模式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風險評估;社會治安;預警模式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我國經濟水平逐漸提高,加強對社會治安管理對于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安全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社會治安預警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導向性作用。現階段,我國所開展的社會治安預警在本質上是對社會中各類型的威脅、風險評估過程,可以有效的對社會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并根據風險的種類指定對應的預警目標,之后再通過警源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為其制定有效的解決對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社會可以和諧、穩定的發展下去。
1.自然風險
自然風險是社會風險中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由地震、強風、暴風、雷電等部分組成,這些風險造成的影響是不可挽回的損失。另外,自然環境造成的風險影響范圍較大,比如說,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八級地震,并引發大規模海嘯,繼而引發大規模的破壞,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雖然說,自然風險的破壞范圍較大,是人們不可阻擋的。但是通過專業的預警監測技術對其進行監測可以有效的掌握在風險來臨之前的相關信息,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出一項科學、合理的預警措施。
2.人為風險
在當前的社會治安風險中,其主要原因就是人類行為所造成的風險問題,這對社會的發展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類的知識、文化水平逐漸提升,再加上現代化信息技術水平不斷的提升,社會中的信息量逐漸擴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社會風險范圍,使人類成為風險結構中重要組成部分。
人為風險主要由社會風險、經濟風險、政治風險等部分組成。其中的社會風險覆蓋范圍較廣,對于人口總量、結構、貧富差距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經濟風險主要指在當前的背景形勢下,市場調劑機制缺失,導致市場中的物質、金融流通、生存質量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威脅,這對社會經濟的發展來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由于就發展不協調,導致各個城市之間的貧富差距較大,所開展的社會治安工作也存在著較大的潛在風險;政治風險主要社會在發展過程中我國各個政治決策之間存在的潛在風險與矛盾,這一風險問題未能及時得到控制,從而引發風險問題[1]。
3.主觀風險
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而主觀風險主要指人們對風險的直觀性認知。對于風險管理者來說,其在開展風險防御工作時,應該加深對風險的認知,了解風險的主觀影響,只有這樣才能對社會中的風險問題進行判斷,為社會治安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礎。
1.信息收集與傳遞
社會治安風險的收集可以有效的對信息風險種類、征兆等方面進行分析,并保證所得出來信息的準確性,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的預警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礎。在信息收集過程中還應該做好信息收集范圍的管理工作,對于不同預警信息來說,應該將其合理規劃,明確信息來源途徑,之后再將所得出來信息通過多種手段來進行考察、驗證等。除此之外,在信息傳遞過程還應該做好信息傳遞速度的控制工作,保證人民群眾可以在第一時間接受到最新的預警信息資料。
2.信息加工與決策
社會治安風險信息的加工主要由信息整理、信息識別、信息轉化等部分組成。由于社會中風險信息數量、種類較多,要想做好信息加工、整合工作,首先就應該清晰掌握正確的信息總體情況,并根據社會發展的狀況制定出一項科學、合理的決策方案。其次,工作人員在對信息處理過程中為了保證信息的準確性,還應該對其中的虛假信息識別、剔除,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信息的準確性。最后,做好信息的轉化工作,將一些復雜的信息通過簡單、直觀的信號、指標的形式進行轉化,保證人民群眾可以通過直觀的形式來了解預警信息。
3.預警信息發布
在確定警情之后要及時向當地的管理部門與受害者提供準確的預警信息,向當地部門與受害人宣布風險即將到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風險防控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首先,當地管理部門應該建立預警信息發布渠道,擴大宣傳范圍,加深人們的認知。當報警作用正常發揮時,那么當地防御部門硬廣告為報警對象與接收對象之間健康應該良好的溝通平臺,保證報警信息可以正常的傳遞下去,并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在傳遞預警信號時,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形式進行傳播。對于老年人、孕婦、兒童等社會中特殊的群體,還可以為其設置對應的語境渠道,保證其所傳播的預警信息具有較高的針對性[2]。
4.風險控制措施
在社會治安預警中,要想保證社會可以健康、穩定的發展下去,首先就需要根據社會發展現狀制定出一項科學、合理的預警措施,并保證其具有針對性的防御功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現階段,我國所開展的預防控制措施主要在一些特定的預警信號中對警級劃分,對于不同等級的預警風險來說,可以結合以往的案例進行分析,從而保證所設定出來的防御措施具有科學、合理的特點。另外,在開展社會風險防御工作時,還應該成立對應的專家咨詢小組,并對風險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保證所開展的防工作具有及時性的特點。
社會治安預警對于社會治安管理工作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學的社會治安預警可以為社會治安防控工作提供正確的目標方向。因此,在開展社會治安工作時,首先要做好風險的分析工作,并根據所得出來的分析結果制定出一項科學、合理的治安預警措施,加強對各種不穩定因素的控制,從而保證社會治安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下去。
[1]寇麗平,黃凌娟.基于風險評估的社會治安預警模式[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50-57.
[2]雷蘇文,唐小哲,侯培森,倪方.對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2,03:3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