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棟
(022350 得耳布爾林業局 內蒙古 呼倫貝爾)
淺析網絡時代如何加強黨員教育工作
張國棟
(022350 得耳布爾林業局 內蒙古 呼倫貝爾)
在黨員教育管理中應用網絡有利于培養和增強黨建創新力,有利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有利于提高黨務工作者的自身素質,有利于永葆黨的先進性。利用網絡資源,與時俱進地做好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豐富黨員教育工作的形式和內容,擴大黨員教育工作的成效,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黨員教育;網絡培訓;思想建設;網絡思想教育
信息化社會,網絡的開放性、互動性和便捷性使其日益深入到社會生活中來,成為人們獲取和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對人們的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目前,網絡在家庭和企業廣泛普及,網絡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對網絡的信任和依賴程度也在不斷地增加。尤其隨著形勢的發展,黨員隊伍年輕化,知識化程度將越來越高,“黨員網民”也將越來越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新形勢,主動利用網絡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管理。面對網絡這個新的陣地,先進的思想不首先占領,其他非主流組織必然去搶占。我們黨建工作者要從黨的戰略發展需要出發,從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高度,主動出擊,利用正確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領網絡這個陣地,為新時期黨建工作服務。
高校應運用校園網絡開展大學生黨員教育,通過網頁、微博、QQ、電子郵箱等媒介,建設“黨員交流室”、“黨建微博”,宣傳黨的知識與理論,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優勢,突破黨員教育的時限性、地域性,讓黨員教育滲透到學生黨員的日常生活中,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傳播黨的宗旨、方針政策。同時強化網絡監管,對于“假”信息、“偽”信息給予及時有力的回應,對于社會熱點不回避,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進行辯證分析,這對于有效開展黨員教育,促進學生黨員正確觀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依靠網絡媒介的獨特作用和功能,形成基于校園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模式,有利于學生黨員的培養和發展。因此,我們要深刻認識網絡黨建的創新點,把握黨建創新的必要性。
1.網絡黨建體現了黨建工作與時俱進的時代性
現代化的黨建管理模式與現代化的教育是同步進行的,網絡黨建出現后必將帶來許多變化:①黨建工作理念的變化。由原來的以任務為主的工作模式轉變為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從而體現黨員的主體性。②黨建工作內容的變化。從做好常規動作,到目前提倡做好自選動作,較好地體現黨員的自覺性。③黨建工作方法的變化。實現從原先的單一型向現在的立體化轉變,更好地體現黨組織的先進性。④黨建工作途徑的變化。由會議推進向信息網絡轉變,更好地體現黨組織的時代性。
2.網絡黨建能激發黨員學習的主動性
傳統的黨建方式主要是依靠會議推進,時限性強,不可重復。如今我們把黨建內容的PPT文件、黨組織推薦的好文章上傳到網絡上,這樣,有事缺席的黨員,可以自覺通過上網來補課;對感興趣的文章,可以反復閱讀。菜單式的文章摘要、問答式解讀,也方便了黨員的速讀與選讀。網絡為廣大黨員提供了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平臺,增強了黨員教育的效果。
3.網絡黨建能提高黨組織開展黨員教育的實效性
依靠黨建網絡平臺,可以把黨組織的活動信息及時傳遞,無論是組織座談會還是新黨員的發展討論或者轉正討論,無論是黨組織的參觀學習,還是黨員公益愛心活動,都可以通過網絡及時報道。圖文并茂的活動報道,可以加大黨組織活動的宣傳力度,擴大黨組織的影響,提高黨員教育的實效性。
4.網絡黨建能調動廣大黨員、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開通黨組織黨建微博后,黨員與黨員間、黨員與群眾間、黨員與入黨積極分子間可以直接進行網絡交流,使網絡黨建工作得到實質性的突破。黨組織黨建微博的建立具有更強的交互性,教師和學生能夠平等、深入地交流,擴大了黨建宣傳的覆蓋面。
搭建網上黨員信息管理平臺。由于種種原因,目前黨員統計信息仍沿用單機管理模式,各級組織的黨員電子檔案只能“躲”在各自的電腦里,每年統計上報一次,致使黨員動態信息難掌握,數據難統計,信息難共享,應用不到位,制約了黨員的管理。我們可通過建立網絡信息平臺,將每名黨員的基本情況輸入網頁,形成黨員信息庫。采用多重安全防范技術和保護措施,專人管理,制定嚴格的信息錄入和管理制度,準確登錄信息,及時更新維護,規范操作程序,全部信息實現一個數據庫集中、分級維護管理,一點更新,整體同步的效果,確保黨員信息變化一個,組織就掌握一個,架設出一個安全保密、信息全面、查找便捷、數據準確的黨員“電子檔案”,使黨員信息得到有效運用,黨員管理功能明顯提高。
搭建網上組織關系轉接平臺。開放的社會,使黨員的流動性加大,傳統的層層轉接組織關系的做法與現代化高速運轉的工作節奏已不相適應。在網上黨員信息管理模塊中加入黨組織關系自動轉接和異地報到監督反饋管理功能,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只要黨員提出申請,轉出地黨組織填寫相關信息,便可實現組織關系點對點對轉接,黨員在規定期限內到接收地報到確認,系統將自動反饋一條成功的轉接記錄;如果黨員在規定的時間內未到接收地報到確認,系統將自動向轉出地黨組織發出未報到提醒。這樣,就可改變轉出地只管開介紹信,不管去向的狀況,結束轉接組織關系需跑五六個部門的歷史,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管理的人性化、智能化。
搭建網上組織生活平臺。實踐證明,在各種教育方式中,自我教育效果是最佳的,網絡教育是一種新型的自我教育,已成為思想教育的一種新途徑。我們可通過開設“網上黨校”板塊,組織黨員自主選學課件,或聘請客座教授視頻講座等多種形式組織黨員遠程教育,把學習內容以視、聽、畫的多維方式展現給大家,使受教育者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自由有度地學習,增強黨員教育培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搭建網絡服務平臺。可通過建立網絡服務QQ群、微信群,及時把黨建工作動態、要求和決策部署直接上傳到群中共享,實現各級黨組織與廣大黨員干部之間快捷、及時、安全、雙向的信息溝通。同時,要明確網絡管理員,落實網絡服務責任。
搭建黨務公開平臺。運用網絡優勢,將黨內的一些事務及時進行公示,如黨內選舉、表彰情況的公示,發展黨員、預備黨員轉正情況的公示等。同時,還可以面向基層黨員設置一個專門的合理化建議模板,讓每位黨員都能為我們黨的建設及社會事業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議和意見,并且指定專人負責統計整理報送相關領導,定期給予答復。這樣,既可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擴大民主渠道,又有利于黨內外群眾的監督。
1.整合教育資源
實現信息資源整合是節約教育成本、優化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要提高黨員教育基礎設施的利用率就必須要科學整合信息網絡資源,實現教育資源共享。一是整合網絡資源。充分利用已經覆蓋所有鄉鎮和行政村的電信寬帶網絡作為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計算機網三種業務的承載平臺,努力實現三種業務的融合,實現一條入戶線,同時滿足廣大基層黨員打電話、上網、看電視需要,共享網絡信息資源。二是整合服務資源。通過一網多用、一站多用、一機多用等方式,充分滿足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工作學習需求,做到現代遠程教育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服務在一個平臺上運行,互聯網經營、培訓和先進文化傳播在一個信息服務站實現,計劃生育、工商管理和惠民服務等服務項目逐步遷移到同一個平臺。三是整合信息資源。充分發揮各方積極性,以合作共贏的利益機制帶動發展。
2.搭建學習平臺
一是建立信息傳遞平臺。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可以在第一時間把中央和省市縣的最新精神傳達到每個支部,傳遞到每位黨員,使廣大黨員干部能在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建立學習交流平臺。充分利用網絡的包容性和互動性,開設“黨員論壇”欄目,刊登廣大黨員干部結合自身學習、工作、生活實際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文章。三是建立示范帶動平臺。網上圖文并茂的宣傳方式能夠使廣大黨員干部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激勵廣大黨員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
3.創新教育方式
一是推動教育內容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信息化網絡條件下,黨員教育管理的內涵和外延發生了變化,它與其他各項事業有了更多的相互包容性和整合性,我們要大膽發揮現代傳媒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優勢,使黨員教育管理工作覆蓋和滲透到廣大黨員的各個方面。二是實現教育手段由“被動型”向“自主型”轉變。三是促進教育方法由“灌輸型”向“滲透型”轉變。信息化網絡條件下黨員教育要改變單純硬性灌輸的狀況,注重思想滲透,講求宣傳藝術,提高科學水平,寓教于知、寓教于樂、寓教于美、寓教于理,寄生動活潑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之中,精心設計活動內容,提高學習教育的檔次和水平。
[1]王想平,粱雪梅.論網絡思想教育的實現過程[J].學校黨建思想教育,2003年第5期.
[2]黎剛.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問題研究綜述[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濟南行政學院濟南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