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510000 公安邊防部隊高等專科學校繼續教育處 廣東 廣州)
公安機關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現狀
——以S市H區為例
王 強
(510000 公安邊防部隊高等專科學校繼續教育處 廣東 廣州)
在新刑事訴訟法出臺后,為了使得該特別程序更好的應用于實踐,各地紛紛出臺了相關指導文件和辦案細則。本文以S市H區的刑事和解制度為例,分析刑事和解制度在公安機關的執行現狀。
刑事和解;公安;現狀
在新刑事訴訟法出臺后,為了使得該特別程序更好的應用于實踐,各地紛紛出臺了相關指導文件和辦案細則。2013年2月1日S市中級人民法院印發了《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沈陽市人民檢察院、沈陽市公安局聯系會議紀要》,該紀要主要強調了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辦理的刑事和解案件要予以監督。在2015年6月S市公安局H區分局依據現行刑訴法的規定下發了《關于達成和解的輕傷案件暫不撤案的通知》使得S市公安機關適用刑事和解制度符合2012刑訴法的規定。
為了更加突出H區適用情況,筆者同時調查了S市與其相近的P區與T區公安機關適用刑事和解的情況,并以二者作為H區的參照。具體的在適用情況方面,筆者主要考察了適用案件數量、適用案件類型、適用條件、適用程序、賠償方式、實際效果幾個維度。期望借此方式能夠較為明確的看到H區對有關刑事和解制度的適用現狀。
(一)適用的案件數量
H區近三年來適用刑事和解制度辦理案件所占辦理全部刑事案件數的比例在0.02%左右,適用率非常低。同樣的,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H區適用刑事和解的案件數量共有17起。而與H區相鄰的P區的適用刑事和解數量僅為7起,T區適用的數量為15起。在一整年度范圍內,雖然H區與P區、T區相比較,其在適用數量上是相對多些,但可以看出在H區、甚至整個S市公安機關所處理的刑事案件適用刑事和解制度的案件數量非常少。
(二)使用的案件類型
經過走訪調研H區公安機關法制大隊、交警大隊后發現,H區在適用案件類型上是比較謹慎且范圍狹窄的,實踐中H區在案件適用類型上僅限于輕傷害案件,然而這一調研考察所發現的案件適用范圍情況明顯窄于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適用案件類型。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刑事和解的適用范圍包括: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罰的;除瀆職犯罪外可能判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罰的。實踐中其適用范圍之所以如此之窄,經走訪調研,其原因在于受限于上級機關所下發的規范性指導文件。
(三)適用案件的運行程序
H區在適用刑事和解制度時,其運行程序如下:輕傷害案件發生→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達到案件事實清楚標準→向當事人建議刑事和解→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公安機關在起訴意見書中建議從寬量刑→移交檢察院起訴→檢察院偵查監督部門不收卷(即不批捕)→變更強制措施取保候審→檢察院公訴部門審查起訴→法院從輕判以緩刑。從H區上述程序運行過程可以看到,其基本上是符合我國新刑事訴訟法有關刑事和解制度要求的,其突出特點在于公安機關在向當事人建議采用和解方式前先要對案件的事實情況進行充分調查,在調查清楚后才選擇建議雙方當事人進行刑事和解。這樣的方式不僅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實,同時也為后期建議調解提供了充分的證據,有利于和解的順利開展并降低雙方反悔的風險。
綜上所述,H區在適用刑事和解制度后不能撤案,依法處置解決輕傷害導致的犯罪行為,從刑事和解運行程序來講H區的做法符合刑事和解制度立法本意。
(四)適用案件的和解情況
從和解方式方面來看,雙方當事人在和解方式的選擇上,只有加害人對被害人進行金錢上的賠償一種方式,對于賠禮道歉的方式反倒適用和體現的不多,并且賠償標準一般都根據加害人的經濟收入情況“隨行就市”并沒有一定的數額標準。據統計,在H區的17起案件,賠償金額共91.1萬元,其中最高賠償15萬元,最低賠償5千元,平均每起刑事和解案件賠償金額為5.3萬元,適用刑事和解的案件賠償數額參差不齊,波動巨大。
(五)H區公安機關對適用刑事和解的總體態度
H區公安機關在輕傷害案件符合刑事和解條件時,傾向于采取積極的態度,辦案民警會主動建議當事人達成和解,并積極參與并促進當事人雙方的和解協議的達成,H區將和解協議書單另附卷,并明確在起訴意見書中進行說明,提出從寬量刑的建議。然而從調查問卷和座談反映的情況來看,對于公安機關的辦案民警來說,并不愿意適用刑事和解制度。其原因在于輕傷害案件走普通的刑事程序只要做到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就可以結案移送檢察院,而刑事和解還需要民警協調和解的達成、上報請示刑事和解的適用,還存在與工作考核指標沖突、存在反悔的風險,無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致使民警在心理上并不傾向主動向當事人建議刑事和解。
(六)刑事和解案件的使用效果
從調研的結果來看,在當事人根據“市場行情”達成經濟賠償的和解協議之后,都能積極履行賠償,并未出現不履行賠償或者反悔的情況。刑事和解的優點和便利性表現在:對于被害人能及時獲得賠償,避免訴訟之累的同時相較于走附帶民事訴訟程序能多獲得一些賠償;對于加害人,在積極賠償之后能減輕處罰并避免監禁,確實有效的緩解了當事人雙方因為輕傷害的結果導致的矛盾。實現了案結事了,恢復被犯罪破壞的社會關系。
王強(1981~),男,漢族,山西左云人,本科學士,公安邊防部隊高等專科學校繼續教育處處長,研究方向:邊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