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程
(200063 恒天凱馬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淺談質押資金投向、股權質押與公司績效
高 程
(200063 恒天凱馬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股權質押與質押資金的方式越來越為常見,而且這也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融資方式。尤其是這些年來,質押資金投向、股權質押與公司的績效密切相連,所以引起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因此,本文將從關于質押資金投向、股權質押的相關文獻入手,具體來談關于質押資金投向、股權質押分別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提出自己相應的見解,以供參考。
股權質押;質押資金投向;公司績效
所謂股權質押也即為股東將自己在公司所擁有的股份作為質押物,向銀行借取相應融資資金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在這幾年的資本市場運行中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對公司控股較多人員來說,這種方法更是他們首選的方法。但就目前來看,很多時候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控制權、資金流權等問題。而這些問題也直接影響著一個企業的績效。因此,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下關于質押資金投向以及股權質押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見解。
首先,先從國外學者研究方面來談。據筆者從查找資料的情況,國外關于直接研究這方面的文獻相對較少,很多都是與之相類似的問題的研究。總的來說,可以分為現金流權以及控制權的分離。具體來說,也即為即使股東將自己的股份進行質押后,也不會影響其自身對于公司控制權。很多時候,通過股權質押而取得的貸款,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就實現了公司的現金流權,而這個現金流權對于控股的股東來說也是沒有什么影響的。根據國外的經濟報刊指出,倘若現金流權和控制權出現了問題,存在很大的分離,那么它就會使得代理問題雪上加霜。有相關學者指出,就東亞國家現在的情況而言,因為質押資金投向、股權質押問題,已經出現了控制權和現金流權距離拉大的想象,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不利于經濟的發展。有學者指出,這將會帶來金融危機,而金融危機將會使得現在的企業績效出現大幅度下降,但也會出現控股股東更為“囂張”的掠奪中小股東的現象。
再者,從國內學者研究方面來談。我們國家在對股權質押方面進行研究時,主要是從它所造成的代理問題來分析的。他們通常是以代理理論為主,指出股權質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代理的成本。比如黃志仁等人就提出,說股權質押其實是一種操作行為,通過財務杠桿的操作可以將個人的效益和公司股價的情況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嚴格意義上來講,遇到公司股價出現下跌的情況時,董事會會使用相應的控制權來侵占小股東的權利,這樣一來,就會影響到公司的績效情況。學者高芬蘭也提出過同樣的理論,他指出股權質押會引起現金流權和控制權的差距,從而就加大的代理的成本。以上是關于股權質押的相關理論研究。學者鄭雪櫻就指出股東在進行質押資金投向的時候,會引起公司相關效益的變動。很多人認為質押資金投向可以演變成公司在特殊情況下的綠色通道,也即為在公司出現股價大跌時,可以幫助公司及時脫離經濟危機。也即為,通過一定的融資渠道,來實施質押資金投向,從而解公司的燃眉之急。
筆者認為,質押資金投向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從某些方面來說不該以偏概全,因為對于公司最終的績效影響,不同的質押資金投向,有著不同的影響。就目前而言,我國在股權質押方面沒有一些明確的規范或者是統一的信息,所以,就股權質押而言,它的格式、內容不能達到統一性。據筆者了解,現在很多的上市公司在質押方面所透漏的信息都比較少,大部分只是質權人、開始的日期以及其他質比率的內容。但是關于質押資金投向的用途是不從得知的。所以從這一點來說,質押資金對于公司的績效很多時候是不能百分之百確定的。但從另一面來講,采用質押資金投向的決策,很多時候是公司高層為了保障控股股東以及其他中小股東的利益來選擇的一種機制,從而促進公司取得一定的績效,但這只是會在特定的情況下出現。
再者,筆者還想強調一點,在控股股東面臨著一定風險時,但還需要繼續為公司進行融資保障時,此時運用質押資金投向,就會使得其自身產生的利益出現分歧,因為要考慮到全部股東之間的利益,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分配,控股股東就會擁有部分利益,但是卻要擔起整個公司的風險。如此一來,很多的股東就不想為上市公司提供相應的擔保。
關于股權質押對于公司績效的影響可以用一句話概括,股權質押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具體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首先是兩權分離。眾所周知,股權質押從某些方面來講,指的是附加于質押股權方面的投資收益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股票的利息以及紅利部分。但從公司績效的影響來說,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公司績效,但也有特殊性。我們知道當行使股份轉讓權之行,如果用股權質押的方法,就會使股東的現金流權受限,但對于他們的控制權來說是沒有影響的。但值得一提的是,當控股人員的權利受到限制的時候,就會影響到代理問題,因為當控制權和現金流權出現很大差距的時候,公司自身的價值也會受到損害。嚴格意義上講,股權質押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不良影響,比如財務風險,而且對于也會降低公司的績效,尤其是在空頭市場中的影響會更大更強。
對于很多的公司來說,都說股權質押是讓大股東套現或者是在危機中快速抽身的武器,這樣來說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當一個公司出現危機的時候,很多擁有控股的股東人員來說,他們會想盡辦法第一時間脫離危機,而這最好的辦法也即為通過侵占小股東的利益來補償自己的利益,這也是我們常說的侵占效益。但不管怎么說,在特殊情況下,能夠降低公司的風險,但對于真正是否能給公司帶來效益還不好說,因為在改善公司績效方面它還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這也是為什么現在有很多的學者專家說股權質押和公司的績效并沒有很大關系,因為沒有起到一定的實質性作用。
總而言之,要想較好地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必須合理的對質押資金投向以及股權質押投向進行改革,并客觀的看待這一現象,結合現在現有的一些特點,進行分析,并需求最快的解決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促進公司的績效,從而大力推動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1]郝項超,梁琪. 最終控制人股權質押損害公司價值么?會計研究,2009(1).
[2]黃潔,王宗軍. 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的關系研究.華東經濟管理,2007(2).
[3]季華,鄭國堅. 控股股東控制下的日常關聯購銷交易——“業績促進”、“掏空”抑或“相機支持”.財會通訊:綜合(下),2009(10).
高程(1966.7~),男,上海市,東華大學在職研究生,專業:企業法律顧問,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