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羽
(150001 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黑龍江哈爾濱市石油公司 黑龍江 哈爾濱)
簡析我國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現狀及其完善
毛 羽
(150001 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黑龍江哈爾濱市石油公司 黑龍江 哈爾濱)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縱深發展,現行個人所得稅收法律制度與當前經濟生活的不適應之處逐漸增多,與世界稅制改革發展趨勢間的差距也逐漸顯現。本文通過對我國個人所得稅收法律制度現狀和存在問題的細致分析,指出我國個人所得稅收法律制度完善的路徑選擇。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問題;完善路徑
個人所得稅是對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征收的一種稅。它最早于1799年在英國創立(在1799年,英國將原來用于募集戰爭經費的“三步合成稅”改為個人所得稅),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征了這一稅種,有近4O多個國家以其為主體稅種。由于個人所得稅在世界稅收史上具有稅基廣、彈性大、調節收入分配和促進經濟增長等諸多優點,因而正在世界各國得到廣泛的推廣和發展。不僅成為許多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而且有利于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發揮稅收對經濟的“自動穩定器”功能。在國際社會享有“經濟內在調節器”和“社會減壓閥”的美譽。”并且與每個公民的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力。
1.稅收制度設計粗陋,不能體現科學、公平和合理
稅率結構不合理,嚴重損害效率:由于我國現階段采取分類所得稅制,個人所得稅稅率依所得的性質類別不同而異,大體有三種:一是超額累進稅率,即對工薪所得實行5%~45%的9級超額累進稅制,對個體經營、承包租賃經營所得則實行5%~35%的5級超額累進稅制;二是對其他8項所得項目適用20%的比例稅率,稿酬所得在使用20%的比例稅率后減征30%;三是對一次收入畸高者的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加成征稅稅率。這種稅率結構設計得非常繁瑣、復雜,既不利于納稅人納稅,也不便于稅務機關征收管理。特別是工資薪金所得,級距過多,達到九級,邊際稅率過高,違背了稅率檔次刪繁就簡的原則。對于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同為勞動所得,而征稅時卻區別對待,對勞務報酬所得還要加成征收,這種做法缺乏科學的依據。因為稅率設計復雜,邊際稅率偏高,嚴重影響了稅收征管的效率,也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勞動者的積極性,間接損害了社會發展的效率。
2.公民納稅意識淡薄及社會評價體系的偏差
長期封建社會的影響,是公民納稅意識薄弱的歷史原因。相當多的人不管收入高低一旦要納稅就使出渾身解數逃稅。越是高收入者逃稅的越多。他們或利用權利自訂納稅標準或化整為零,以實物、債權、股權分配等方式逃稅,或拉攏稅官以吃小虧占大便宜等手段逃稅。
此外,現在個稅偷逃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評價體系有問題。有人一方面為社會捐款捐物,另一方面又在大肆偷逃稅款。因為社會和個人似乎都認為捐贈比納稅更有價值和意義;另外社會不覺得偷稅可恥,別人也并不因此視你的誠信記錄不好,不與你交往,或與你斷絕交易。而在國外,只要你有偷逃稅行為,不但你在經營上會因此受阻,而且你的行為會受到公眾的鄙視。這就是我們評價體系的偏差。
3.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不對等
一是在納稅人中的工薪層與高收入階層間存在著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現象。雖然在理論上,稅法面前人人平等,但在事實上,以工薪為唯一生活來源的勞動者的稅負不輕,且在發放工薪時即通過本單位財務部門直接代扣代繳,稅款“無處可逃”;而高收入階層及富人卻可以通過稅前列支收入、股息和紅利、期權和股份的再分配、公款負擔個人高消費和買保險、現金交易等多種手段“合理避稅”。高收入者和富人占有的社會資源多,納稅反而更少,這種反差在社會上會形成一種不好的導向。二是在納稅人與政府的關系上,同樣存在著權力與義務的不對等。經濟學把稅收理解成“政府與納稅人之間的交易”,意思是說,政府收了稅,就必須為納稅人提供各種服務。如果交完稅之后,對怎么花這些稅款毫無發言權,甚至被貪官污吏們揮霍浪費時,納稅人也無權置喙,那么,不要說人們納稅的自覺性無法提高,連政府向民眾收稅的合法性都有問題。公民有交稅的義務,同時也有監督政府如何使用這些稅款的權利;國家有收稅的特權,但也有為納稅人服務并接受監督的義務。
此外,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的制約因素還有:財稅制度不完善和不配套;各部門、各行業、各單位的協助和配合不到位;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程度不夠;政府依法治稅的決心不夠等方面。
通過考察個人所得稅制度的產生和發展,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成熟的個人所得稅制度,筆者認為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合理建構必須遵循國情循序漸進,同時堅持低稅負原則和有效運行原則,從以下幾個方面科學設計具體制度。
1.繼續由分類所得稅制逐漸向綜合所得稅制過渡
借鑒美國及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應繼續由分類制向綜合制轉變。變按月按次分項計算納稅為按年收入綜合計算納稅。當然,我國的征管制度和水平尚不完全具備這種轉變的條件,可等待時機循序漸進分步到位。
2.設置合理的稅率結構
首先,將現行的兩套稅率統一為超額累進稅率,平衡納稅人。其次,為簡化稅制,應縮減累進稅率檔次,可考慮將9檔降至3~5檔。再次,在條件成熟時,根據納稅人的家庭和婚姻狀況設計不同的超額累進稅率,鼓勵納稅人以家庭為單位計算申報納稅。
3.規范扣除范圍和標準
首先,應按純收益原則,對為取得收入而支付的必要費用給予扣除。其次,對納稅人發生的特殊支出,如醫藥費、意外事故損失等,應允許實事求是地扣除。再次,確定個人生計費用扣除時,要考慮納稅人的婚姻、家庭照料人口等情況給予個人寬免扣除。
4.加大對偷漏個人所得稅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維護法律的嚴肅性
全國應進行每年多次的個人所得稅的專項檢查,加強稅務部門與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通過立法,賦予稅務機關一些特殊的權力,增強執法的力度;加大對納稅人罰款的力度,參照一些國家的做法——不管納稅人偷多少稅,都罰其個傾家蕩產,并將其偷稅行為公之于眾,以做到“罰一儆百”,促使其他納稅人依法納稅。同時,對一些偷漏稅構成犯罪的納稅人,不能以罰代法,必須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以維護法律的嚴肅性。
[1]丁權賦.中美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比較研究[J].經濟法學,湖南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