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維 叢培松
(155700 黑龍江饒河縣人民檢察院 黑龍江 雙鴨山)
分權理論在防止公訴權濫用中的運用策略研究
徐 維 叢培松
(155700 黑龍江饒河縣人民檢察院 黑龍江 雙鴨山)
自從公共權力產生以來,權力的濫用就給人民帶來了苦難。分權理論是防止公訴權濫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公訴權附屬于行政權,是一種與其他政治權力分立制衡的獨立的法律監督權。由于公訴權濫用的現象不斷發生,通過分權理論對公訴權濫用進行解決的必要性也逐漸被重視起來。
分權理論;公訴權;濫用
在西方的法律建設過程中,著名的學者洛克在其著作《政府論》中提出,要將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執行權與對外權,其中立法權就是指建立全體國民都需遵守的日常行為準則和法律條款的全力,執行權指根據法律的設定對實際事物進行執行的權利,而對外權則是指對其他國家進行交流、戰爭、貿易等方面的權利。孟德斯鳩在其基礎上創立了三權分立的理論,即:司法權、立法權、行政權。在此之后,西方國家的建設都強調了權利的對立與制衡,最終形成了西方依依上的分權制衡理論,分權制衡理論也就成為了西方資產階級的治國理論。
國家層面的任何權利一家獨大都會導致對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因此通過分權理論,對權利進行制約與平衡,讓權利之間互相監督,防止一家獨大,成為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在司法領域,公訴權是指對犯罪進行進一步和追訴和審判的權利,在維護社會和平和保障人權、深入的對犯罪事件進行處理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濫用公訴權,會導致公民日常生活遭到重大的影響,因此對于公訴權進行分權和約束,是對國家保障公民權利、實現法律合理性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法律的不斷完善,刑事訴訟范圍不斷地拓展,檢察官在法律領域的地位越來越高,一旦檢察官的地位到達一個危險的高度,缺乏對于檢察官的約束,有可能會導致檢察官的地位凌駕于法律之上,出現人操作法、人濫用法的形式產生。因此對于公訴權的分權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各國的法律建設中,分權理論都對公訴權產生著巨大的制衡作用,通過公訴權的分權,可以有效的防止公訴權濫用的行為出現,而對于公訴權如何正確的分權,還有相關的討論和實踐要進行。
公訴權的外部分權制衡,是指將公訴權附屬于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等眾多權力之中,通過與其他權利的彼此制衡,達到限制公訴權的目的。在一個國家中,公訴權如何與外部分權相制衡,要考慮到該國的實際情況,與該國的政治結構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
我國的政治制度中,檢察機關往往有人民代表大會選擇,檢察機關也要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因此人民代表大會可以對檢察機關行使制約權,但是由于我國的檢察機關長期獨立于權力機關,因此檢察機關應該注重區分職能獨立和機構獨立的區別,在機構并不獨立出現的前提下,要對自身的職能進行獨立化處理,應該產生人民代表大會雖然有最高的權利,并且檢察機關要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但檢查機關在行使職能時不需要對人民代表大會以及任何一個部門負責的效果,最大限度的發揮檢察機關在司法過程中的自由度,促進我國法治體制建設的健全和發展。
司法權的內部分全也就是指司法權中,檢察權、公訴權和審判權之間形成對立和制衡,更好的保障公訴權的合理使用,防止公訴權濫用的現象產生。在這個過程中,檢察機關要在其中起到樞紐的作用,檢察官在其中既要制衡法院中法官的權利,也要制衡警察局中警察的權利,通過司法權內部的互相制衡,達到更好的推動我國法律發展、防止公訴權濫用的目的。
1.檢察權與公訴權的分權
在案件的處理過程中,為了避免公訴權過于介入偵查活動,從而導致偏見的產生,影響案件的處理,因此要講公訴權與偵查權進行分權處理。一方面,警察在案件處理過程中不得使用公訴權,因為警察在案件處理過程中會產生明顯的情感偏好,一旦警察能在案件處理過程中使用公訴權,則會使案件的審理更帶有情緒化,有失公允。由于警察是最不能濫用職權的群體之一,因此廢除警察的公訴權,可以更好的保障和促進公訴權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檢察機關也不能介入案件的調查之中。一旦檢察機關過度深入到案件之中,難免受到案件處理過程中有罪假設的影響,在案件審理之前就給犯罪嫌疑人有罪的先天想法,這會導致公訴權出現不公正現象的產生。因此在我國的公訴權上,要做到檢察權與公訴權相分離,更好的促進案件審理過程中的公正性,減少人為情感因素等方面的影響。
2.審判權與公訴權的分權
審判權與公訴權的分權勢在必行,在司法過程執行的過程中,要避免審判權與公訴權集中的情況,防止出現司法權過度集中,而對被告人產生人權侵犯的可能性。一旦審判權與公訴權相結合,則會出現法官或檢察官對于判決權力的高度集中,會產生在心理或情感上的偏向。通過審判權與公訴權的相分離,要讓檢察官和法官在司法過程中處于一種彼此制衡、超然的態度,更好的促進司法的公正,減少因情感因素導致的誤判現象產生。
公訴權的內部分權也就是公訴權行使權力主體的多元化,也就意味著犯罪事件的公訴權將要交給不同的主體,以防止公訴權過于集中和強大引起的公訴權濫用的現象發生。在檢察機關內部進行公訴權的多元化和內部分權,可以使公訴權分散在不同的檢察官之中,不光在機構之前形成權力的對立,還使機構內部的不同檢察官也形成了權力的對立。
總之,分權理論是西方早起誕生的權力理論之一,對分權理論的合理使用可以更好的減少一權獨大的現象產生,通過權力的分化和制衡,可以讓公共權力更好的為人民所用。在我國的公訴權領域,通過對于分權理論的使用,集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可以減少公訴權濫用的現象,讓公訴權更好的保障被告人的個人權利,從而促進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讓我國的法律更好的為人所用,保障人民的權益。
[1]林鈺雄.談檢察官職監督與制衡——兼論檢察一體之目的[J].政大法學評論,2011,4(10):200-201
[2]謝小劍.分權理論在防止公訴權濫用中的運用[J].河北法學,2011,29(2):133-134
徐維(1993~),女,漢族,黑龍江雙鴨山人,研究生,黑龍江饒河縣人民檢察院公訴科科員,研究方向:公訴;
叢培松(1971~),男,漢族,黑龍江雙鴨山人,本科,黑龍江省饒河縣人民檢察院公訴科科長,研究方向:公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