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晗明
(530000 廣西高速公路投資有限公司 廣西 南寧)
新常態下國有大型企業法律風險及其管控
盧晗明
(530000 廣西高速公路投資有限公司 廣西 南寧)
經濟新常態對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律風險的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濟新常態下國有大型企業法律風險的特殊內涵。國有大型企業面臨嚴峻的結構調整以及轉型升級的任務,面臨提質增效和保增長的雙重壓力。本文提出了國有大型企業法律風險的管理和控制的對策建議。
新常態;國有大型企業;法律風險
所謂常態,就是正常的狀態。新常態就是在經歷一段不正常狀態之后重新恢復至正常的狀態。新常態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關于否定之否定的事物發展規律。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河南時提出了經濟新常態這一說話,成為了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的高度概括。經濟新常態對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都產生了影響,對于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律風險管理來說,即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律風險管理。
企業法律風險一般是指企業在其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當中,由于內外因素,隨時都有可能誕生的對企業產生法律層面的風險。企業的法律風險包括訴訟風險、合同風險、投資風險和經營決策風險等等。從法律的角度看,企業法律風險產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企業法律主體在依照契約約定和法律規定來履行義務方面做得不足, 或者是由于企業的外部法律條件進行了改變,企業沒有來得及采取相應的法律措施從而帶來的法律后果。新常態下,國有大型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既有著一般條件下的內涵特征,也有著新的含義。新常態下國有大型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體現了經濟新常態對企業外部法律運用和內部法律運用的要求,意味著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律風險由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帶來的諸多風險。因此,必須有效把握住經濟新常態下國有大型企業法律風險的特殊內涵,才能給其法律風險的管控提出有效的辦法。
經濟新常態是指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經濟增長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為創新驅動的這樣一種經濟狀態。經濟新常態對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律風險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在經濟新常態下,國有大型企業面臨嚴峻的結構調整以及轉型升級的任務,面臨提質增效和保增長的雙重壓力。具體表現為:國有大型企業會隨著經濟新常態進行各種改革,因而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人力、物流、資金、財務、資源等諸多方面的風險;同時,國有大型企業與其他企業、政府部門、客戶、股東,甚至與員工之間,由于信息不對稱、權利和義務不對等,從而導致了以往的各種隱性風險慢慢地顯性化,從而導致了新的矛盾和法律風險的誕生,給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律風險管理帶來諸多挑戰。對于國有大型企業來說,由于其經營領域涉及國家重要的經濟命脈,稍有不慎,有可能給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盡可能地減少或避免發生法律風險,將國有大型企業自身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損失降到最低。
經濟新常態給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律風險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律風險的管控包括了法律風險的管理和控制,即包括了法律風險產生之前的控制預防,也包括了法律風險產生之后的管理。
(一)完善國有大型企業制度體系建設
法律風險重在預防,而完善的制度建設將各種潛在的法律風險化解在萌芽狀態。因此,新常態下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律風險預防工作首先要制定合理、規范的制度建設流程。出臺明確的企業制度建設管理制度,將制度進行層級性劃分,實行分層審批管理,推動國有大型企業制度建設和審查機制的常態化。同時,要及時廢除與國有大型企業經營不相適應的舊制度,尤其是不符合經濟新常態下國有大型企業經營活動不相符的規章制度,制定或修訂符合新常態要求的新規則制度,保證國有大型企業的規章制度能夠真實預防各種潛在的法律風險。
(二)提升國有大型企業合同管理能力
當今社會是一個講究契約精神的社會,合同交易是國有大型企業參與市場活動的重要途徑。從實踐上看,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律風險也更多地是合同糾紛產生的。因此,國有大型企業必須要加強合同監管,提升合同管理的能力。而合同管理是個講究細節的工作,合同文件內容的不謹慎極有可能釀成合同風險的發生。這就需要嚴把合同審核關,將合同立項、合同文本、定價磋商與資質證明等全過程納入監控體系,嚴格審查,及時提示問題及風險,杜絕風險漏洞。對各類合同仔細歸類,立項、評審及定價手續均較完善,劃分總臺帳和分類臺賬,建立有序,資料收集歸檔較齊全完整,能實時更新,按期報送,實現合同動態管理,避免因為合同管理不善而導致的合同糾紛。
(三)建立國有大型企業常態化的溝通反饋機制
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務部門要提升監管手段,對國有大型企業的制度建設情況和運營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列選出需要新增、修訂或廢除的制度,提升監管的手段。以廣西高速公路投資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了建立“高投-項目”聯動的法律事務常態化溝通反饋新機制,做好以“定期、定向、定重點”為內容的“三定”走訪項目法律服務工作,針對建設項目同類癥結,或個別項目獨特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調研,采取實地考察、座談、書面上報等多種方式,從而完善了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律風險的常態化的溝通反饋機制,使得法律風險更加具有警示性作用,為今后的法律風險預防控制和管理工作提供了積極的借鑒建議。
(四)提升國有大型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水平
提升國有大型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水平,形成組織內部各級部門協調統一、靈活高效的法律風險控制管理體系,逐步發揮法律管理在風險控制機制方面的監督作用。國有大型企業要搭建包括重大決策法律論證制度、招標投標管理制度、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案件糾紛管理制度等等,加強法律風險的管理工作。同時,要在國有大型企業內部職工中加強法制宣傳和教育,編寫法律風險管理的崗位手冊,對重要的崗位進行有針對性的法律風險管理方面的培訓和考核工作,積極宣傳國有大型企業的法律風險控制及管理方面的重要舉措,從而使得企業的風險控制管理能夠得到充分保證。這樣,可以把國有大型企業的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納入法律化軌道,以堅強的法律風險控制和管理能力應對經濟新常態下的各種挑戰。
[1]崔毅.國有企業法律風險及其管控[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5).
[2]柴慧婕.淺析新常態下對企業法律風險的管理[J].經濟師,2015(7).
[3]吳蕾.試論國有企業法律風險及其管理[J].品牌,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