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玲
(450000 河南良承律師事務所 河南 鄭州)
淺談商業秘密法律保護
楊艷玲
(450000 河南良承律師事務所 河南 鄭州)
商業秘密權屬知識產權范疇,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對商業秘密所作的概括性定義為: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因此,在國際間經貿,科技、藝術交流、合作活動中加強商業秘密權的保護,對于維護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利益,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國際間競爭的日益加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加快,商業秘密的保護顯得日趨重要。
商業秘密;法律保護;措施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和加入WTO后國際競爭的日益加劇,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顯得日趨重要。
商業秘密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保有的有關其社會競爭和較大物質利益的,符合保護商業秘密法律規定的信息。商業秘密是商業秘密權的對象。商業秘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符合保護商業秘密法律規定的那一部分信息。各種立法對商業秘密概念的表述不完全相同,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對商業秘密所作的概括性定義為: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在我國,最早對商業秘密這一法律術語作出較為完整表述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有關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該法律文件指出:商業秘密是指技術秘密、商業情報及信息等。包括生產工藝、配方、貿易關系、購銷渠道等當事人不愿公開的秘密。
從各個國家的法律和國際公約對商業秘密的定義來看,其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秘密性。秘密性指商業秘密所處的狀態應當是秘密的,沒有公開過,這也是商業秘密最本質的特征。確定商業秘密的秘密性,客觀標準是“不為公眾所知悉”。例如美國可口可樂暢銷世界已達100多年,但其配方只有10人左右知曉,該配方就是一種典型的商業秘密。
(2)價值性。商業秘密正是“因其屬于秘密而具有商業價值”,所以價值性是商業秘密必須具備的特征,主要是指其能為權利人帶來顯在的或潛在的經濟價值或競爭優勢,也就是說能為權利人帶來實際豐厚的利潤。
(3)管理性。是指權利人應對商業秘密進行管理,要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合理的保密措施,就是建立在商業秘密相對秘密性的基礎上,根據各種商業秘密的不同要求進行控制和保護的措施。如制定企業保密規劃,企業與有關人員簽訂保密協議等。
(4)實用性。商業秘密能在生產經營中具體應用,而不是僅限于理論上,并能實際上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
以上所述商業秘密的四個要素,是商業秘密獲得法律保護的必要條件,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不可能獲得有效的法律保護。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規定“商業秘密是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這一法律規定與世界貿易組織對商業秘密的規定相比,其范圍小了一些。
對商業秘密的范圍如果只從理論出發進行論述,難免有一種無限擴大的傾向,事實上商業秘密保護往往不像學術探討那樣寬。盡管學者在著述中可以無限制地設想商業秘密的特例,但是對商業秘密的保護也許會慢吞吞地跟不上理論,甚至法律的發展。依筆者有限的觀察,在商業秘密保護上,也許存在著學者著述是一回事,法院的判例是另一回事,甚至法律規范是一回事,判例又是另一回事的可能。在這個問題上是理論錯了還是實踐錯了?看來在理論上還有一個嚴重制約商業秘密保護范圍的要素,在著述中常常被忽略,這就是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還與社會的道德觀念的發展有關。在考察一個國家商業秘密保護的時候,必須充分注意到在法律實踐中的文化背景,即該國家有否保護商業秘密的傳統,什么類型的商業秘密可以受到保護。商業秘密在美國有很多道德方面的因果關系,而在其他國家則并非一樣。
侵犯商業秘密,是指行為人未經權利人(商業秘密的合法控制人)的許可,以非法手段獲取商業秘密并加以公開或使用的行為,這里講的行為人包括:負有約定的保密義務的合同當事人;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侵犯本單位商業秘密的行為人。所謂非法手段則包括:直接侵權,即直接從權利人那里竊取商業秘密并加以公開使用;間接侵權,即通過第三人竊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并加以公開或使用。
1.應加強對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意識
實踐中,筆者發現有的權利人發現自己的商業秘密被“跳槽”的職工帶走后,只知道干著急或找“跳槽”的職工私下交涉,卻不知如何通過法律手段進行自我保護,有的甚至不知道法律到底能保護到什么程度,因此需要提醒公民法人,遇到問題及時進行法律咨詢,尋求法律的有效保護。
2.發現侵權行為后,要及時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控告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些公民、法人在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后,開始不以為然,認為侵權行為形成不了大氣候,無形資產受損害又不像有形資產那樣見效快,直到市場被占領,自己的產品受到沖擊,再提起訴訟為時已晚。及時控告或訴訟的好處在于:一是工商行政機關和人民法院均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制止商業秘密進一步擴散。二是及時保全證據,調取證據,更有效的維護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3.樹立保密觀念,加強保密措施
對商業秘密只要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才能維護其經濟價值,并取得法律保護的條件。商業秘密案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企業內部的保密措施薄弱,有的甚至沒有保密措施,使得商業秘密不能獲得法律保護,因此企業必須從思想上加以重視,應采取各種合理的保密措施:一是制定企業保密規劃,訂立企業的內部對文件、資料、圖紙的管理辦法及職工守則,為員工格守企業的商業秘密起導向作用;二是鑒訂企業保密協議。企業應與員工訂立專門的保密協議,以合同的形式來約束員工,保守和不得向外泄露商業秘密;三是加強對某些特殊領域的管理工作,對涉及本企業商業秘密的關鍵部門及人員更應有嚴格的措施。
4.權利人應注意對保護商業秘密證據的采集和保存
由于商業秘密侵權的特殊性,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都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加之權利人不熟悉商業秘密的法律要件,往往給權利人的取證帶來很大困難,這就要求權利人十分注意收集和保護有關證據,一是要全面,能夠收集的一定要收集;二是要注意證據與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關聯性;三是在證據有可能滅失的情況下,及時向人民法院提出證據保全申請,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護權利人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