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衛 麻鑫鑫
(457100 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人民檢察院 河南 濮陽)
公安派出所刑事偵查活動監督機制研究
袁海衛 麻鑫鑫
(457100 河南省濮陽市濮陽縣人民檢察院 河南 濮陽)
在新形勢下,為了延伸監督觸角,切實依法履行好法律監督職能,應廣泛借鑒成熟法治國家偵檢關系的有益經驗,對公安派出所開展法律監督的必要性進行了法理分析;運用實證分析方法,對公安派出所開展刑事執法監督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剖析,構建起具體有效的檢察機關對派出所刑事執法監督的新機制。
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監督機制;職權配置;程序控制
在司法實踐中,由于公安派出所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刑事執法運行機制法治化程度低、監督機制軟弱無力甚至缺乏等諸多原因,致使公安派出所辦案規范化程度和辦案質量低、由于自由裁量權過大而出現的違法現象大量存在等問題。
當前,受傳統監督觀念束縛、監督范圍的狹窄、監督手段乏力、監督保障機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響,檢察機關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活動監督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監督理念被動滯后,監督積極性不高
一方面,各地基層檢察機關案多人少問題普遍存在,一個偵查監督部門干警需定期對轄區內多個公安派出所開展刑事執法活動監督,監督力量嚴重不足,監督的積極性也不高。另一方面,基層檢察機關除重大、復雜、疑難案件依法提前介入,主動對公安派出所的刑事執法活動進行監督外,絕大多數刑事案件仍系由公安機關提請逮捕、移送起訴后,檢察機關通過審查案件材料發現監督線索,故而難以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活動進行及時、同步、跟蹤監督。
(二)監督信息來源單一,監督范圍不全面
檢察機關主要通過提前介入偵查、審查卷宗材料、召開聯席會議等方式獲取偵查監督信息,導致對公安派出所違法采取拘留、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的監督滯后而流于形式、法律監督難以做到及時、高效。
(三)派駐檢察配置薄弱,監督手段較少
一方面,根據《意見》的規定,基層檢察院派駐檢察室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活動,采用展開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面監督的模式。雖然保證了檢察監督范圍的最大化,但一般派駐檢察室1~2人的檢察人員配置,檢察監督方式單一的現狀與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活動的監督需投入較多人力、較強精力的要求不相匹配,嚴重掣肘了檢察機關依法履行監督職能,糾正刑事執法不規范、不合法行為的實際效果。另一方面,檢察機關主要是通過制發糾正違法通知書、檢察建議、要求說明立案或不立案理由等方式開展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活動的監督,但囿于監督方式的適用范圍和適用情形缺乏明確的規定,導致實踐中具體操作較為混亂,監督糾錯的效果欠佳。
(四)法律責任保障缺失,監督效力不足
一方面,雖然《憲法》、《刑事訴訟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等法律賦予了檢察機關對公安派出所刑事執法活動實施監督的權力,但對于檢察機關如何實施法律監督仍缺乏明確規定。同時,《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388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提出的糾正意見不被接受的,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報告并抄報上一級公安機關,但對于監督的強制力、監督的實效性也未有明確的制度性規定,導致檢察監督制約剛性不足。另一方面,檢察實務中,檢察機關對公安派出所等偵查機關不服從檢察機關監督的,主要是通過《糾正違法通知書》、檢察建議來制約偵查機關的拒絕監督的行為。
(一)強化責任意識,明確監督目的,有效化解矛盾
對公安派出所進行監督的目標是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和社會公平正義。具體來說,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加強法律監督,有效糾正公安派出所在執法辦案中存在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公正、不嚴格、不文明等行為,促進公安派出所規范執法;二是通過加強法律監督,使派出所不斷加強和改進工作,促進公安派出所全面正確履行職責,從工作職責上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新期待,增強公安派出所的執法公信力,提升公安派出所的整體形象;三是通過加強法律監督,促進公安派出所有效預防、控制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提高保障民生和駕馭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最終實現整個社會治安的良性循環,有效化解矛盾,推進經濟社會的和諧、穩定、健康向前發展。
(二)以立案監督和偵查活動監督為“兩翼”,扎實推進監督工作
(1)深入開展刑事立案監督,建立并推行受理前審查的監督機制。《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刑事立案監督有關問題的規定》明確指出:“刑事立案監督的任務是確保依法立案,防止和糾正有案不立和違法立案,依法、及時打擊犯罪,保護公民的合法權利,保障國家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派出所對于接受的案件或發現的犯罪線索,應當及時進行審查,依照法律和有關規定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決定,檢察機關發現派出所可能存在應當立案偵查而不立案偵查情形的,應當依法進行審查監督;對于有證據證明公安機關可能存在違法動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經濟糾紛,或者辦案人員利用立案實施報復陷害、敲詐勒索以及謀取其他非法利益等違法立案情形,且已采取刑事拘留等強制措施或者搜查、扣押、凍結等強制性偵查措施,尚未提請批準逮捕或者移送審查起訴的,及時進行撤案監督。
(2)刑事偵查活動的監督貫穿案件辦理的各個環節,嚴抓搜查、扣押、凍結等偵查措施的監督,偵查活動監督的相關規定和監督渠道。重點推行對搜查、扣押、凍結等偵查措施的監督機制。
(三)創新監督模式,深入探索部門間聯動工作機制,加大對兩項監督的工作力度
(1)檢察機關在刑事強制措施的各個階段都有權依法對該案進行監督,公安派出所要全力配合。公安機關也要建立相應的職能部門,專門負責公安機關對刑事案件提捕前的審查把關工作,不能把提捕案件的公安派出所和辦案人員隨意擴大化。需要報請批捕的要報請,達不到報請批捕條件或需要補充偵查的,繼續偵查或撤案、或轉為治安處理,不再報請批捕。對于交通肇事理賠完畢的案件、輕傷害刑事案件、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輕微刑事案件原則上可以不提捕,減少了偵查監督部門的一些無謂的壓力和繁雜的工作量,為偵查監督工作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拓寬工作思路,探索細化聯動工作機制,為監督工作的辦案流程提供政策指引。①建立刑事拘留案件備案審查制度。②建立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談話教育和問卷調查制度。③建立在押人員出所理由說明和在押人員釋放案件數據制度。④建立在押人員全程跟蹤監督制度。⑤建立延長刑事拘留期限、捕后延長偵查羈押期限審查制度。
[1]李心鑒.刑事訴訟構造論[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2]樊國慶.檢察制度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