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昕竹
(200122 上海政法學院 上海)
從《代表法》的修正看人大代表的專職化
薛昕竹
(200122 上海政法學院 上海)
從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我國《代表法》開始至今,我國《代表法》一共經歷了3次修正,分別為根據2009年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于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進行的第一次修正,根據2010年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進行的第二次修正和2015年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決定》進行的第三次修正。而這三次修正也逐步將當下人大代表制度存在的問題顯現在眾人面前,引起了我們深刻的思考以及人大代表全職化與否的熱切探討。
人大代表;全職化;代表法;監督
(一)《代表法》第一次及第二次修正
《代表法》的第一次修正是在2009年對于內容卻并未有任何實質性的修正。且該次修正并不是針對于《代表法》的一次專門的修正,故在此不作多說明。
而2010進行的第二次修正,卻是在《代表法》實行之后的18年來針對實際操作上發生的一系列問題首次作出的實質上的針對代表法的修正。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大代表在履行其職責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以及新問題。其中較為顯著的問題為一些地方出現代表工作室,譬如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調元鎮、御營鎮先后成立了專職人大代表工作室,劉圣會、李國喜分別擔任兩個鎮的專職人大代表,接待選區來訪群眾,集中聽取、收集民意,南京市江寧區設立人大代表工作室等等。以及利用人大代表身份以權謀私的“梁廣鎮現象”。
對此,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李適時介紹說:“一些地方提出,有的代表利用代表職務干涉司法機關對個案的處理,有的代表還利用代表職務干涉招標投標等活動,這與代表職務不符,負面影響也較多,建議作出明確規定。”針對這種情況,草案規定,代表應當嚴格區分從事個人職業活動與執行代表職務,不得利用執行代表職務干涉具體司法案件或者招標投標等經濟活動,不得利用執行代表職務牟取個人利益。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代表法》做出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修正。
(二)《代表法》第三次修正
時隔5年的《代表法》第三次修正,筆者認為相比第二次修正來說修正范圍是縮小的。該次修正主要是擴大了代表法涉及的主體范圍,由縣到鄉,由省至縣;其次更加深入的規定了代表的匯報義務以及匯報工作的開展。也再一次加強了對代表的監督。但實際上該次修改仍舊沒有做到明確監督。沒有明確由誰來組織,如何監督、監督程序和監督結果處置等。再加上監督代表的選民和原選舉單位對代表履行職責的情況不明,實際上很難進行監督。譬如筆者學校自身的人大代表選舉以及社區人大代表選舉,代表被選中后如何進行代表工作,解決問題與否都只是隔霧看花不甚清楚。另外此次修正也沒有解決人大代表以權謀私的根本。
(一)《代表法》修正帶來的思考
《代表法》的三次修正,面臨的是人大代表工作室的出現,是代表履職多有以權謀私,是代表履職意識不強等,而這些現象的產生,溯及本源就是人大代表的專職或兼職與否。猶記得“梁廣鎮”現象是因為人大代表可以不接受逮捕,遇到有逮捕需要時必須要上級同意,雖說這條規定本身是為了防止人大代表遭受報復,是對他們人生安全的一種保障,而對于很多的企業家來說這無疑是最好的護身符,而其他“賄選”現象的出現亦是如此,因為人大代表的身份能夠帶來個人的收益和保護。故人大代表是可以選舉身兼數職的人么?非常值得深入思考。另外人大代表被選舉之后代表的究竟是誰的利益,他們日常的代表工作是如何進行的,選民要如何將時事問題反映給人大代表都是目前《代表法》不能回答的問題。
而目前人大代表履職本身卻也存在著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問題。部分代表主體意識比較薄弱,只是把人大代表當成一種政治榮譽,并未真正了解代表應履行哪些職責,對如何履職并不關心,缺乏履行職責的主觀愿望和內在動力。有一些部門對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不夠認真,有的重答復輕落實,有的推諉扯皮,拖延不辦,久而久之致使代表履職熱情降低,缺少履職動力。
(二)人大代表專職化的優勢和劣勢
按照標準的憲法學理論,專職代表制是與兼職代表制相對而言的,它是指議員或代表當選之后就要放棄原有職業而專門作為代議機關的人員履行職務的制度。它意味著專職代表是職業政治家,不得兼任議員以外的其他公職,不得兼任社會兼職尤其是營利性職務,以議員或代表身份從事議會內外的政治活動。四川省羅江縣就試行了縣級專職人大代表制度,三位新當選的專職人大代表還在鄉鎮設立了自己的人大代表工作室。這項改革旋即被譽為“民主憲政探索的一種有益嘗試”。
代表素質直接影響代表履職的效果。而人大代表提出議案建議是反映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呼聲。所以筆者認為專職代表更有時間和精力去行使憲法所規定的各項權利和履行職責,提高了代表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了人大與人民群眾的聯系。人大代表專職化可以確保其成為真正的選民代表,人大代表專職化可以在制度制定上保障弱勢群體的利益,可以打破強勢主體利益的壟斷,可以穩定社會并增強其所表征的民主意義,有利于進一步實現分權制衡和去除私化,避免權錢結合可能帶來的種種弊端。
[1]王蕾.從《代表法》第五條探討人大代表專職化[J].現代商貿工業,2012,13:41-42.
[2]蔡定劍.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王宗炎.對《代表法》修改的若干思考[J].上海人大,2010,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