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寶
(210000 上海市錦天城(南京)律師事務所 江蘇 南京)
金融訴訟案件執行難的成因及對策初探
劉 寶
(210000 上海市錦天城(南京)律師事務所 江蘇 南京)
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提升,法院受理的案件日益增多,金融案件數量也與日俱增,成為訴訟案件受理中的重要組成。這些案件往往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在進行審理判決的過程中并不困難,而其所遭遇的“瓶頸”則是執行難。分析金融案件執行難的成因,尋找相應的解決對策是解決金融案件執行難的重要路徑。
金融案件;執行難;成因及對策
金融案件在近些年已經呈現出增長的態勢,尤其在執行的過程中,因為眾多原因造成其執行困難,使本身非常簡單的案件遭遇執行瓶頸。為了更好地促進金融案件的執行,為了更好地體現法律公正,探究金融案件執行難的成因,尋找相應的解決策略就顯得非常重要。
1.案件被執行人償債能力普遍欠缺
被執行人的償債情況有所不同,但是其普遍存在著償債能力弱的情況。被執行人償債能力欠缺表現形式不同,有的是因為經營狀況每日愈下,甚至只能維持基本經營;有的被執行人基本處于停產狀態,或處于歇業狀態;有的法人為自然人家庭共同財產分割困難或無法處置等等,這都讓被執行人缺乏履行義務的能力,造成了金融案件的執行困難。
2.金融機構自身的疏忽
有關的金融機構對被執行人放貸前,沒有進行嚴格的風險擔保審查,致使擔保本身就存在著許問題;再者,金融機構在簽定合同前沒有對借款人進行相關的資質調查,放貸管理存在疏忽;更有甚者在被執行人不能還貸時還對其進行放貸,盲目放貸,造成資金追回困難;此外還有金融機構的監管手段比較落后,缺乏對借款人的經營狀況及貸出款的使用情況的有效監管。金融機構自身的疏忽也成為金融案件執行難的重要因素。
3.現行法律缺陷造成執行難
針對無能力履行義務的自然人缺乏相關的法律對其進行制約,缺乏對被執行人為自然人的資產負債情況的法律調整,再加上,在執行過程中,由于法律的不完整對執行人員的司法權力沒起到相應的約束等等,都造成金融案件執行的困難。法律缺陷也同樣是不容忽視的金融案件執行難的重要成因。
1.充分重視貸前資信調查,消除貸款安全隱患
相關商業銀行要對貸款人的償債能力、履約能力、守信程度及社會聲譽等相關的資信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對于合乎規定的借款人才考慮予以發放貸款。相關的銀行部門不能單看借款人提供的有關資料決定放款,對于其提供的資料必須深入調查進一步核實,確保資料的準確性,很多時候資料也不能代表全部,也不能排除其他風險的存在,這時候就需要銀行對借款人進行其他方面的調查,或實地考察,以及多方位的調查,確保借款人符合貸款的規定要求。銀行還要對借款人及擔保人的住址、聯系電話、個人身份基本情況等基本的個人信息登記并保存完整,這從而保證即使需要提出金融訴訟,能夠很快聯系到被執行人,或者督促被執行人償還債務,減少不必要麻煩。另外為了以后發生訴訟糾紛時,能及時為法院提供借款人的財產線索,銀行要對借款人的信用記錄、貸款的用途、企業經營狀況、資產情況及償還貸款的資金來源等這些基本的信息,都要認真逐一核實,并把核實的基本信息情況寫成書面的資料保存下來,以免發生糾紛無法向法院提供相關證據及材料。
2.正視金融機構自身存在的問題,杜絕貸款環節管理漏洞
金融機構相關的信貸工作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對工作不認真負責,也為金融訴訟案件的執行增加了難度,加大了工作的困難。有的信貸從業人員對不合乎有關規定的人員發放貸款,不安規定盲目放貸,有的貸款人員的手續不完整,不符合規定的條件,對于這類人相關的信貸從業人員也無視規定對其進行放款,從而造成了金融訴訟案件的發生。由于信貸從業人員自身的原因使法院的執法工作變得非常困難,阻礙了法院執法工作的順利進行。有時候,法院在案件判決、執行的過程中,出于相關工作的需要與要求,也需要相關信貸從業人員的配合,可能需要其提供一些與案件相關的線索與證據,以此來作為參考資料,這就需要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的積極配合,爭取案件執行時間,促使法院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實施。金融機構應加強對相關信貸從業人員的培訓與要求,使他們做到按規定依法辦事,增強職業道德素質,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時,要對貸款的審批程序進行嚴格的審查,貸款手續必須完整,不完整的不予發放,確保做到按照有關規定與要求進行放款,對貸款進行嚴格的把關,爭取做到把可能存在的風險降到最低,切實做到、做好金融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為金融安全把關,為金融安全負責。
3.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增強約束力
第一,對《貸款通則》、《商業銀行法》、《擔保法》、《民事訴訟法》以及其他與債權保護相關的民法中的有關法律規定作出進一步的完善,在保證被執行人強制履行償還債務義務的同時,也使相關的債權人得到法律的保護,使他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第二,執法機構一定要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執法,確保執法的落實。對于法院作出的裁定或判決,相關執法機構及人員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執行,在執法過程中,可以利用法律的國家強制性這一特點來確保執法的順利進行。對于那些在執法過程中,不配合執法以及阻礙執法工作的人員,可根據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對其進行制裁,必要時追究其刑事責任,加強執法的力度。第三,盡量在案件受理審結的限制時間里,對被執行人采取相關的法律行動,減少不必要的債權損失,使訴訟的效率得到提高。關于訴訟的相關費用方面,建議按調解和解案的立案件數進行收費,取消相關的與價值掛鉤和按比例收費的規定,至于判決案件可以根據執行的相關金額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從根本上降低訴訟的成本,真正實現司法的公正。
金融案件的增加極容易造成金融機構損失的發展,減少金融機構損失,提高金融信貸信用,促使債務人積極還債應當成為法院執法的重要根基。相關法律人還要對金融案件執行難的成因進行分析研究,積極探索相應對策,力爭減少金融案件執行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促進金融案件積極解決。
[1]李超然.淺析法院執行難的成因及對策[J].法制與社會,2016,(25):193-194.
[2]凡明天,王利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執行難原因探析及對策[J].法制博覽,2016,(04):154-155.
[3]劉兵.金融案件執行難的成因與相關建議研究[J].商,2015,(18):174-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