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宏
(046000 山西大路律師事務所 山西 長治)
工程招標活動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及應對措施
任曉宏
(046000 山西大路律師事務所 山西 長治)
工程招標是工程項目建設承包權形成競爭的最主要手段,同時也是最為公平、公正的方式,具有法律效應,對于確保工程招標的規范、有序進行,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和建設效益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實際工程招標活動中,仍存在較多的法律問題亟需解決,嚴重擾亂了招標市場秩序,對工程承包建設造成了眾多的不利影響。為改善工程招標現狀,就需要充分發揮法律資源集約優勢,構建一體化法律服務保障體系,采取有效措施,強化招標法律保障,確保工程招標活動能夠依法進行。
工程招標;法律問題;資源優勢;保障;有效措施
工程招標是指建設單位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使多家承包單位對建設項目的承包權進行公平競爭,然后建設單位根據多家承包商的具體競標情況,將建設項目承辦權交給最具優勢的承包單位,來完成項目建設。工程招標的順利、有序進行,需要以國家頒布的各項法律法規以及行業規范為基準,受法律約束和保護,在實際招標過程中,應將相關法律法規條例進行整合,形成較為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進而才能避免工程招標過程中出現法律問題和法律糾紛,實現法律資源的集約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工程招標屬于一種法律行為,但是,綜合現階段工程招標活動來看,其中的法律問題和法律糾紛仍是比較突出和嚴峻的,常見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招標文件不合理
在工程招標活動中,經常會出現招標文件不合理現象,一方面,不符合自行招標條件的建筑單位,沒有聘請專門的人員或機構編制招標文件,或者具備自行招標能力的建設單位,沒有獲取主管部門批復,擅自招標。另一方面,在招標文件中,并沒有詳細、清楚闡述采購需求、評審規則、投保承諾等內容,也沒有對施工安全和施工文明成本進行單獨報價[1]。
2.市場監管不到位
當前,我國工程項目招投標市場秩序不夠規范,招投標仲裁制度存在漏洞,難以為招投標監管部門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據。同時,也沒有對監管責任作出明確劃分,經常出現無人監管或者多方監管現象,無法有效落實招投標監管工作。另外,很多監管單位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存在嚴重的表面化和形式化現象,很難有效發現招標過程中的違規操作現象,也沒有進行嚴肅懲處。
3.專家評審不嚴格
現階段招標評價專家緊缺現象嚴重,尤其是中小型城市,評標專家在多次合作過程中已經變得比較熟悉,在具體評審過程中,可能會礙于人情關系,不認真對待評審結果,難以保障招標評價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另外,部分投標單位采用托關系、走后門的方式,用金錢、物質等誘惑評價專家,存在弄虛作假現象,難以保證招標評價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4.合同管理不重視
很多工程招標活動中,對合同管理重視力度不足,招標合同和招標文件內容存在較大不同,難以確保招標的規范進行。首先,沒有在合同中對總包和分包工程作出明確規定,相關費用計算規則也不夠清楚,沒有給出量、價變化時的具體調整幅度。其次,有關甲方所供材料及工作的計算規則,以及招標工程的合同類型等內容,都沒有在合同中加以準確、詳細說明。
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能夠為工程招標的科學、規范、合法提供法律保障,這就需要充發揮法律資源集約優勢,從法律層面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并解決當前工程招標環節中存在的法律問題。
1.科學編制招標文件
招標文件的編制,是工程招標活動中尤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必須提高其規范程度,首先,對于符合自行招標條件的建設單位,應經過主管部門審批后,才可開展自行招標,編制招標文件;對于不符合自行招標條件的建設單位,應聘請代理機構或專業人員,完成招標文件的編制。其次,完成招標文件編制后,需要依據一體化法律保障服務體系,分別由代理機構和采購單位上交審核兩次。另外,在招標文件中,應對采購需求、評審規則、投保承諾等做出明確規定,并將施工安全和施工文明等涉及到的費用納入其中[2]。
2.強化市場監管力度
通過加強市場監管力度,能夠確保工程招標活動依照法律程序,更加規范、有序地進行。一方面,應該完善招標市場制度體系,構建嚴密的監督機制和嚴厲的懲處機制,對工程招標活動進行全程監控,以一體化法律保障服務體系為依據,及時找出違規操作現象,依照法律規定采取相應的懲處措施。另一方面,應該依據法律清楚劃分監管機構的職權范圍,將監管責任落實到具體負責人身上,采用更為先進的監管方法,打破政府地域保護,營造公平、公正的招標市場環境。
3.加強專家評審力度
嚴格把關專家評審環節,對確保招標的規范化和法制化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有效解決招標活動中的法律問題。首先,在聘請招標評價專家的時候,需堅持持證上崗基本原則,并對專家的評審行為時刻監督,在完成招標評價后,綜合評價專家的專業水平、工作能力、職業素養等多方面情況,做出全面性的客觀評價,以此對專家形成督促和約束作用,提高招標評價的規范化程度。其次,應構建多層級專家評審模式,使基層單位的法律顧問有機會參與到招標評價中。
4.嚴格規范合同管理
合同作為重要的法律依據,在開展工程招標工作時,必須提高對合同管理的重視力度。在簽訂招標合同時,必須將合同內容與招標文件進行對比,保證兩者的一致性。同時,如果出現分包需單獨招標的項目,應在合同中對總包和分包工程作出明確劃分,詳細、清楚地闡述費用計量規則,以及量、價變化時的具體調整情況。另外,涉及到甲方所提供的資料及相關工作時,也需要在合同條款中對計量規則加以明細。
確保工程招標的依法進行,是科學選擇承包單位的基礎和前提,同時也是實現更加理想工程項目建設效果的重要保障,更是維護工程招投標市場秩序穩定性的必要措施,對促進我國各類工程項目建設事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意義重大。針對當前的工程招標活動中所暴露出的法律問題,可以通過科學編制招標文件,強化市場監管力度,加強專家評審力度,嚴格規范合同管理等措施,對有關招標活動的各項法律法規進行集約化處理,構建一體化法律保障服務體系,為工程招標活動的順利、規范進行提供法律保障。
[1]宋學杰.試論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中的關鍵法律問題[J].法制與社會,2014(4):67-68.
[2]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發揮法律資源集約優勢,強化招標法律保障[J].國家電網,2016(5):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