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 葉
(沈陽城市學院,遼寧 沈陽 110112)
簡論開展高校啦啦操課程的意義
律 葉
(沈陽城市學院,遼寧 沈陽 110112)
本文對啦啦操運動的定義、分類及特點進行詳細介紹。從促進高校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正確審美價值觀的形成、情商的提高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通過對開展高校啦啦操課程的意義進行研究,以期提高學生參與啦啦操運動的積極性,旨在為高校啦啦操課程的進一步開展奠定基礎。
高等院校;啦啦操課程;意義
啦啦操運動,作為一項既具有健身性、競技性,又具有藝術性、娛樂性及觀賞性的運動項目,雖然傳入我國的時間不長,但憑借其獨特的魅力而深得廣大高校學生的喜愛。近些年來,在我國高校,啦啦操運動已取得了較快較好的發展。大量教學實踐充分證實,在高校體育教學當中開設啦啦操課程,不但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起到健身、健心的作用,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及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2010年4月,在美國奧蘭多舉行的世界大學生啦啦操比賽當中,中國沈陽大學代表隊,以活力四射、動感十足的舞姿展現出了啦啦操所具有的動感美、藝術美、姿態美、造型美、服飾美等多項美感,獲得了第8名的好成績,這一的成績提升了大學生對啦啦操運動的參與熱情,因而分析啦啦操運動的定義及特點,并對其開展意義進行深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1 啦啦操運動的定義
啦啦操運動是一項新興的健身運動項目,起源于美國,在20世紀初期才傳入我國,但是啦啦操在我國卻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成為深受年輕一代喜愛的運動項目。啦啦操運動融合了舞蹈、音樂、體操等多項元素,主要是通過隊形的變換、隊員綜合素質的體現來為同伴加油助威,以活躍賽場氣氛的一種運動形式。啦啦操的英文名是“cheerleading”,在這個單詞當中,“cheer”便具有為……加油、為……喝彩的意思。追溯到原始部落時期,為了激勵外出打獵或外出打仗的戰士的士氣,一般會舉行一個儀式,在儀式當中,人們便會歡呼雀躍、手舞足蹈地來鼓舞士氣,期盼他們能夠凱旋。
1.2 啦啦操運動的分類
以啦啦操運動的性質進行分類,可將其分為兩類,分別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所謂舞蹈啦啦操,是指以舞蹈動作為主要內容的一種啦啦操運動形式,它在表現形式方面沒有嚴格的界定,既可以是街舞、爵士或諸如花球之類的單個舞蹈表現形式,也可以是由多種舞蹈形式組合而成的。技巧啦啦操則對運動者的技術水平要求更高,這種形式的啦啦操是以一種高難度的技巧疊羅漢造型和以緊張刺激的集體拋接動作為基礎,并且融合了操舞結合的統一形體動作,最終展示給觀眾的是一種具有鼓舞性及感染性的套路組合。技巧啦啦操對運動者素質水平的要求更高,相比之下,舞蹈啦啦操更加簡單易學,因而舞蹈啦啦操更適合在高校開展。
啦啦操運動的特點主要從以下3方面:(1)在啦啦操競賽活動當中,通常要求一組隊伍的參賽人數是在8~24人之間,沒有性別限制,參賽隊伍需編排出空間轉換靈活、隊形變換多樣、造型獨特新穎的套路組合,能夠真正展現出啦啦操所具有的藝術魅力;(2)啦啦操運動可以更好地展現出年輕人所具有的青春活力,能夠展現出一種積極健康的精神狀態,所以通常在組建啦啦操隊的時候,都需要挑選那些青春靚麗、形體勻稱的隊員,這樣才可以更加完美地展現出啦啦操的成套動作;(3)啦啦操運動是一項蘊含了藝術化趨勢、健康化趨勢、個性化趨勢等為一體的運動項目。其所展現出來的是一種熱情奔放、剛柔相濟的運動形式,十分符合高校學生的特點,同時它所具有的技巧性也可以更深層次地激發高校學生的探索欲及好奇心,能夠反映出高校學生所具有的一種勇于追求完美、敢于超越自我、勇于挑戰極限的心理需求。
3.1 促進高校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的提升
進行啦啦操運動的學習與鍛煉,會運用到運動者的身體各項機能。在進行跳躍類技術動作的時候,能夠起到促進學生彈跳力,并提高靈敏度;在進行身體姿態練習的時候,能夠幫助學生塑造形體,促進學生外在氣質的提升;通過手位動作練習,則能夠有效提升鍛煉者的協調性及對音樂的掌控;種類各異的舞蹈動作,對培養學生身體柔韌性及協調靈活性都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技巧啦啦操中,如托舉、拋接之類的技術動作,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力量素質、速度素質及平衡力的掌控。一套啦啦操的完成通常是在2min~2min30s之間,在這2min多的時間里,需要運動員連續不斷地完成多種類型的難度動作、配合動作及舞蹈類動作,這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耐力素質的提升。由此可見,高校學生通過進行啦啦操運動的學習與鍛煉,對其綜合身體素質水平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
3.2 促進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多項研究已經充分證實,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能夠起到緩解心理壓力、改善運動者心理狀態的作用,能夠起到預防各類心理疾病的作用。作為一項融合舞蹈藝術、音樂藝術的運動項目,啦啦操運動的動作十分優美協調,可根據啦啦操風格的不同而選擇風格各異的音樂進行伴奏,能夠給人在聽覺上、視覺上及心理層面產生輕松愉悅的心理狀態。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啦啦操學習及練習當中,能夠讓暫時地忘記生活中的失意與壓抑,盡情地享受這項運動帶給他們的快樂與激情,從而有效緩解學生在學習及生活當中的精神壓力,以調整其精神狀態。由此可見,在高校開展啦啦操運動教學,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3.3 有助于高校學生正確審美價值觀的形成
啦啦操運動雖然傳入我國的時間不長,但是卻在我國高校得到了較快速度的發展,主要原因是其所具有的表演藝術與體育相結合的特點,十分符合年輕一代高校學生的心理需求。進行正規的啦啦操運動表演,不但對舞臺效果、燈光效果具有一定的要求,同時對音樂、服飾及造型也都有一定的要求,要通過表演能夠給觀眾帶來活力四射、歡快活躍的現場氛圍,因而無論是對啦啦操表演還是啦啦操比賽,都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美的享受。在舞蹈啦啦操當中,優美的舞蹈動作與音樂相交融便形成了一副優美的畫面;在技巧啦啦操當中,緊張驚險的技巧類動作能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通過實踐發現,這樣一種立體的空間美,不但可以起到凈化學生心理、緩解學生壓力的作用,同時還能夠促進他們審美價值觀的形成。
3.4 有助于高校學生情商的提高
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通過音樂、舞蹈、比賽都是培養學生情商的有效途徑,并且效果顯著。啦啦操運動便綜合了這些元素,啦啦操運動是在音樂的節奏中結合舞蹈動作來完成的,在參與這項運動的整個過程中,學生都能夠全程體會到這項運動所帶來的精神享受,啦啦操運動自然成為了一項提升學生情商的有效運動方式。無論是舞蹈啦啦操還是技巧啦啦操,都是借助啦啦操運動員優美的形體、燦爛的笑容及獨特的個性來感染場上觀眾,讓他們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賽的緊張氛圍中。與此同時,通過進行啦啦操運動的學習與練習,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自我調節能力。以技巧啦啦操為例,由于其技術動作難度較高,因而在日常的學習訓練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這就需要學生具有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自我調節能力來調節這些突發狀況帶來的心理壓力,讓他們以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堅持參加啦啦操運動鍛煉。除此之外,由于啦啦操屬于團體運動類項目,要想獲得理想的表演效果,需要隊友之間默契的配合,在一場表演當中,不是運動員一個人的運動,它更強調的是團體協作意識的表現。因此,在啦啦操表演及比賽的過程中,都要求運動員必須將團隊利益放在首位,提升個人的集體榮譽感,這也是啦啦操運動的精髓所在。
3.5 開設高校啦啦操課程還可以活躍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通過啦啦操運動在大學校園中的開展,能夠起到活躍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的作用。啦啦操表演的主要作用在于烘托比賽氣氛,它是極具青春活力的,因而能夠較好地展現出大學校園文化的特色。通過啦啦操運動員有節奏的口號及動感十足的表演,能夠激發學生更加積極踴躍地投身到各項體育運動中去,讓他們能夠在賽場上盡情馳騁。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具有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內涵,這種體育精神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讓學生更深層次地感受這種文化氛圍帶來的愉悅感。同時,啦啦操課程的開設,能夠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體系,促進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
啦啦操運動擁有集舞蹈藝術、音樂藝術、服裝造型藝術等多項藝術元素于一身的特點,十分符合高校學生參加體育運動鍛煉的心理需求,因而,雖然傳入我國的時間不長,但在高校已經得到了較好的發展。通過高校啦啦操課程的開展,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活躍校園體育文化氛圍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高校應重視對啦啦操課程的開展,充分發揮啦啦操運動的作用。
[ 1 ] 梁紀娜.高校開展啦啦操運動的意義與存在的問題探討[ 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1):141-142.
[ 2 ] 王蘆英.舞蹈啦啦操的審美藝術取向[ J ].大舞臺,2013(1):82-83.
[ 3 ] 汝鐵林.對高校大學生進行啦啦操鍛煉價值的探討[ J ].成功:教育,2010(9):193.
[ 4 ] 趙新瑜,周燕,張中印,等.2014年啦啦操世錦賽花球舞蹈藝術價值分析[ J ].遼寧體育科技,2016(1):83-85.
G831
A
1674-151X(2017)10-09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0.051
投稿日期:2017-04-02
律葉(1987—),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