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偉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大數據時代下我國高校就業信息化建設研究
蔡金偉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高校就業信息化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化建設現狀的基礎上,指出當前高校就業工作在數據信息應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結合大數據時代特點,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優勢,提出在大數據環境下,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化建設新的發展思路。
大數據;就業信息化;信息化
歷經多年的發展,截止目前,我國高校就業信息化工作已初具規模,初步形成的就業服務信息網絡體系,在各級政府就業指導部門、用人單位、高校以及畢業生之間,切實起到了橋梁和紐帶作用。與此同時由于我國高校就業信息網絡體系研究起步相對于國外較晚,就業信息化建設工作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依然存在因信息資源整合度低下導致的信息利用率低下、因信息網絡平臺聯系不緊密導致的信息共享性差、因信息網絡平臺功能不健全、種類不完善導致的就業指導服務不細化等諸多問題,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導致求職的便捷性和成功率低,影響了我國高校就業信息化建設的健康有序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高校就業信息化工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探討在大數據環境下如何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的各種優點和優勢,加快實現信息化就業進程,對目前高校深入開展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大數據簡介
大數據,是以容量大(Volume)、種類多(Variety)、蘊藏價值大(Value)、實時性強(Velocity)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可以充分發揮大數據的識別效應、重現效應、關聯效應、溢價效應、預測效應,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數量繁多、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應用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大數據技術已經成為繼云計算、互聯網之后IT行業又一大顛覆性的技術革命。
(二)大數據時代為我國高校就業信息化建設提供的發展機遇
利用大數據技術可以解決目前就業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更有利于高校深入開展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加快實現信息化就業進程。
1、通過大數據分析,增強就業指導工作針對性,有利于畢業生就業的個性化發展
一方面,充分發揮大數據的關聯效應,結合畢業生的專業、興趣、愛好,幫助其樹立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等方式為大學生個性化就業指導提供更加科學的支撐。另一方面,利用大數據技術,充分發揮其預測效應,對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就業方向、就業行為趨勢進行數據挖掘,結合就業單位的不同人才需求,預測就業前景、薪酬水平等,通過數據分析和挖掘平臺在精準掌握每位畢業生個人就業意愿的基礎上,實現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和畢業就業需求的智能匹配,提出對畢業生個人發展的建議,實現就業指導從共性到個性化、粗放到精準、從虛耗到高效的轉變。
2、整合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平臺,增強就業信息共享,提高就業信息利用率
一方面,整合各級政府就業指導部門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平臺、各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平臺、各種招聘信息發布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平臺、畢業生求職信息發布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平臺等各個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平臺,實現信息平臺信息及時共享。另一方面,利用整合的就業服務信息平臺,通過大數據綜合分析,合并重復的求職信息、剔除網絡上的虛假招聘信息,強化信息審核,大幅度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3、完善就業服務信息平臺功能,細化就業指導服務
一方面,在提供求職信息的基礎上,增加在線就業分析預測、實時交流、在線就業指導、在線簡歷投遞、在線簡歷篩選、視頻面試、在線面試培訓等功能。另一方面,結合大數據環境下現階段畢業生的特點,實時在線測評引導畢業生的職業傾向、在線分析和培訓面試過程,促使其掌握更多的就業和面試技巧,方便畢業生能夠更容易、更便捷地找到合適的就業崗位,提高求職成功率。
4、拓展就業信息平臺種類,增強新興媒體的利用
大數據環境下,隨著社交網絡、以及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日新月異的大發展,互聯網上數據信息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博客、微博、微信等新的信息傳播媒介的日益涌現,帶來新的就業服務信息平臺。利用這些新的信息平臺,高校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發布用人單位招聘信息、在線就業指導、在線面試培訓、實時發布學校通知文件等;用人單位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發布招聘招聘信息、在線篩選簡歷、在線答疑、視頻面試、在線測試等;畢業生可以實現隨時隨地瀏覽招聘信息、投遞個人簡歷、在線提出疑問、實時與用人單位交流溝通;畢業生家長也能多方面對就業指導工作及進展狀況進行監督和評價,極大地提高求職的便捷性和成功率。
大數據背景下,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大數據技術應用到高等院校就業信息化建設中,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服務,整合并完善就業服務信息平臺功能、細化就業指導服務,拓展就業信息平臺種類,增強新興媒體的利用,對于目前高校深入開展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加快實現信息化就業進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