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軍,鄭青青,王 玲,姜 梅
云南農業大學
網絡環境下大學外語教學環境的構建
馮 軍,鄭青青,王 玲,姜 梅
云南農業大學
在高校大學外語教學中,如何通過使用網絡信息技術提高大學外語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語言綜合水平已經成為一種挑戰。本文研究了網絡環境下大學外語教學環境的創新模式。通過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方式,在網絡環境下改善大學外語教學環境,從而促進外語教學水平的提高。
網絡環境;教學環境;構建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網絡媒體的運用,給我國高校的外語教學帶來巨大的挑戰和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外語教學觀念、方法和環境的變革。網絡媒體教學的發展為新的大學外語教學提供了多樣的教學模式和平臺,為改革現有的傳統教學模式提供了新理念。網絡環境下大學外語教學資源的構建和運用受到人們廣泛的關注。然而,大學外語教學資源的構建與實際需求還存在很大的差別。
2.1 網絡作為大學外語教學中的重要工具
網絡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打破了以教師、課堂和教學材料為中心的傳統概念,更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網絡技術扮演著教學和認知工具的角色,培養學生的探知能力和創造能力。教師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進行教學。首先,在教授外語的時候,教師要提前做出一份詳細的設計和規劃,這樣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如:PPT。此外,網絡技術作為一種溝通工具提供了溝通的平臺,有利于實現師生之間的無障礙交流。
2.2 網絡環境有利于學生向多元化發展
網絡環境對學生發展起著關鍵作用。首先,網絡技術可以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其次,網絡環境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激情。只有不斷發現問題,不斷探索問題,學生才能克服各種困難,打破現有知識從已知到未知的局限,學習更多新鮮、有趣、有用的知識。第三、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形成個性化的知識結構。第四、在網絡環境下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信息素養,在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具有較高信息素養的學生能夠適應當今社會的步伐,進一步實現自身的生存價值。
2.3 網絡環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外語理解和運用能力
網絡環境下的外語教學模式是聲、動畫、圖形、視頻等有機結合的創造性模式,它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視覺體驗,豐富學生的信息資源。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眼、耳、手、口、腦等器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們的表達和交際能力,達到語言環境的自由轉換的程度。該模式以學生為核心,教師為教學組織者,采取大學教學法,為學生提供寬松的學習環境。這樣能有效和充分挖掘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助于培養具有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外語人才。
3.1 構建教師的教學框架
教師是大學外語教學環境的核心因素,因此優化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是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外語教學環境的關鍵。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進入課堂給教師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因此,教師應優化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適應教學的全面發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除了掌握專業知識和彰顯教師道德修養,教師也應該持有反思和批評的教學態度,順應社會和時代變化的步伐。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高校外語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助手,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做學生的導師,為學生答疑解問,針對不同的學生給予個性指導,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只有教師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充分利用好信息資源,才能在外語教學中采用生態多元教學法優化課堂教學環境。
3.2 構建生態型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框架
生態背景下的大學外語課應積極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習慣,激發他們的潛能,為他們創造一個自由探究的學習環境。為了解決高校外語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學習、信息素養和教師監督等方面的生態失衡問題,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轉變錯誤的觀念,提高學生網絡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完美而科學的外語學習系統.教師還應該著重學生自主學習觀念的塑造,自主信息素養的培養,針對學習動機和自主學習策略,應多給予指導和幫助。具體來說,網絡自學是人腦與計算機相結合的一種新型自學模式。這種模式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3.3 構建高校生態外語課堂教學環境
環境中的供給可以引起人們的反應或行動,即感知驅動行為。課堂環境是網絡環境下外語課堂環境所要考慮的關鍵因素,包括軟硬件環境。這個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和認知有著內在的影響。因此,學校應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課堂硬件建設,這是現代課堂教學的重要保障。同時,硬件建設要堅持用戶設計和相關人員參與的原則。作為用戶,教師和學生應該參與從宏觀層面的校園規劃,尤其是教學空間的設計,網絡多媒體教室設備的選擇和教學軟件需求的研究,使學生和教師成為硬件環境建設的決策者。
大學外語教學資源需求程度將不斷提高大學外語教學改革進程。網絡多媒體將對教學資源的建設和應用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本文分析了網絡環境下高校外語教學環境創新的必要性,構建了優化高校外語課堂教學模式的模式。通過對該模式的應用方法研究為創造一個更加積極和活躍的課堂環境,提高大學外語教學的效率提供了創新對策。目前高校應大力促進網絡環境下的外語教學新模式,引領高校外語教學和教學改革,為社會輸送多元化人才,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
[1]呂亮球,趙玉閃.網絡時代高校外語教學的挑戰與應對[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2):164-166.
[2]覃幼蓮.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外語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10):106-109.
[3]史光孝,鄒佳新.我國高校外語信息資源優化應用策略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3(5):54-58.
[4]徐正芳,李秀峰.信息化網絡的推廣與網絡環境下高校外語教學探析[J].綏化學院學報,2013(11):149-151.
馮軍(1976-),男,漢,云南曲靖市人,講師,學歷:碩士,研究方向:運用語言學,跨文化。